一件衣服即使再幹淨但是褶皺不堪,就是範冰冰穿上也就體現不出它的美,要達到平面衣片向立體的完美轉化,除運用縫紉工藝中的收省和打褶以外,熨燙加工對服裝立體造型的塑造非常重要,那麼關于熨燙的重要性和有哪些需要了解注意的呢?

一、熨燙方法順序
1、熨燙時要順衣料的紋線熨燙,如遇斜剪的衣料,亦應順紋而熨
2、在一般情況下,熨衣先熨反面,後熨正面;先熨厚的,後熨薄的;先熨尼龍,後熨棉麻。
3、如果衣物的皺褶太深,不易熨平,可在上面噴灑一些水之後再燙,就很容易被熨平。
4、熨燙維綸類織物不宜墊濕布,這是因為,維綸布是由維棉與天然棉混紡而成的。它與其它織物的特性不同,在幹燥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在潮濕時其耐熱性反而顯得很差,如果在熨燙此類織物時墊濕布,當水溫升至90~100℃時,其強力将下降20%,而當水溫超出100℃時,維綸布就會産生嚴重的收縮現象,使布質變硬、變脆,從而大大縮短其穿用壽命。因此,在熨燙維綸類織物不要墊濕布。
5、熨好的衣物應立即懸挂起來,要散掉潮熱氣,保持挺括。
6、不同的衣物,各有不同的熨燙順序,如果能掌握正确步驟,由厚到薄,由裡至外,将可使熨燙效果加倍。
常見的熨燙順序例如:
1、襯 衫 :

(1)肩部 (2)左右袖子與口 (3)領子背面與正面 (4)襯衫後身 (5)襯衫前身
2、長褲:

(1)褲管内側及縫合線 (2)内側口袋、褲腰 (3)翻回正面褲腰部分 (4)正面左右腳邊接線 (5)褲管前後中心處
二、熨燙規則
燙衣之前檢查衣物有無極光、拉痕及、破損、亂襯等瑕疵
1、前拉後燙:前手拉平衣服,後手熨燙;前手拉平衣服引路,後手熨鬥跟着前走;前手拉到哪裡,後手熨鬥燙到哪裡;前手不能空,後手不能停;
2、一烙鐵燙平,一熨鬥到底。減少重複動作,提高熨燙效率;
3、中短裝手提噴燙,有内襯的面料不可噴燙;
4,服裝正面禁止壓燙,特殊情況可墊布壓燙,應确保正面面料無拉痕、無極光;
5、西裝領子三扣以上輕壓三點。兩扣可輕壓,近扣處留半寸,厚料留一寸;
6、領帶不燙死,女裝袖無縫,夾克領子不壓縫,襯衫兩側不燙刹,要求活而挺;
7、燙台拉衣擡三寸,平展翻轉有規律;
8、褲子上台從右側,上腿撩撥要速流。袋口燙平中線齊,後腰離邊一寸齊;
9、羊毛衫、褲腳管左右尺寸應相等;
10、褲子應夾腰挂放,嚴禁倒挂。
三、熨燙的基本原理
通過熱濕結合的方法,使纖維大分子間的作用力減小,分子鍊段可以自由移動,此時,纖維的變形能力增大,剛度明顯降低,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強迫其變形,使纖維内部的分子鍊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得到建立。冷卻和解除外力後,纖維及織物的形狀會在新的分子排列狀态下穩定下來,其定形主要包括3個基本過程:紡織材料通過加熱而柔軟;柔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變形;變形後冷卻使新形态得以穩定。在這3個基本過程中,纖維的柔性化是織物改變形态的首要條件,對織物所施加的外力則是産生變形的主要手段,它加速了變形過程,并能按人的想法塑形。在紡織品達到了預定要求的變形後給予冷卻則是關鍵。不論柔軟、變形和冷卻,這3個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
1、熨燙溫度
熨燙溫度是影響熨燙效果的主要因素。纖維的狀态随溫度變化而變化,在低溫狀态下,纖維分子結構比較穩定,分子鍊間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态,但随着溫度的升高,分子鍊間的相對運動開始變得容易。因此,織物也較易于在外力作用下按外力作用的方向産生變形。這種按工藝要求産生的變形通過冷卻固定下來,就達到了熨燙定形的目的。由于各種面料的熱學性能差異很大,耐熱性不同,它們的最佳熨燙溫度也不一樣。因此,掌握好各類面料的熨燙溫度是整理服裝的關鍵。如果熨燙溫度過高,超過面料允許受熱溫度,面料易燙黃、燙焦、變形,甚至熔化掉;熨燙溫度過低,雖不損傷面料,但達不到熨燙效果。
|
織物纖維 |
熨燙溫度 |
危險溫度 |
|
棉 |
150℃~180℃ |
240℃ |
|
麻 |
155℃~185℃ |
240℃ |
|
毛 |
120℃~150℃ |
210℃ |
|
絲 |
100℃~120℃ |
150℃ |
|
絲膠 |
120℃~150℃ |
220℃ |
|
醋酸 |
120℃~140℃ |
160℃ |
|
滌綸 |
140℃~160℃ |
210℃ |
|
錦綸 |
120℃~140℃ |
170℃ |
|
晴綸 |
115℃~130℃ |
180℃ |
|
維綸 |
120℃~140℃ |
170℃ |
|
丙綸 |
85℃~100℃ |
130℃ |
2、熨燙濕度
熨燙過程中的潤濕作用十分重要,其主要作用就是使分子進入纖維内部分子之間,增大分子間距離并對分子鍊之間的運動起潤滑作用,使纖維膨脹伸展,變得柔軟且易于變形,從而進一步改變纖維特征,給熨燙加工提供變形或定形的條件。但濕度應控制在一定範圍内,過濕或過幹都不利于服裝定形。由于不同面料的吸濕效果不同,因此要根據面料的特征合理掌握。
3、熨燙壓力
在熨燙定形中壓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大小,面料也是如此。但純粹依靠壓力想使服裝達到定形的效果,就面料性質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較大的壓力和較長的作用時間對于服裝工業化生産是不合适的。因此,隻有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同時施以一定的溫度和适當的濕度,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才能使織物按要求來定形。熨燙壓力的大小要根據材料、款式、部位而定。如真絲、人造棉、人造毛、燈芯絨、平絨、絲絨等材料,用力不能太重,否則會使纖維倒伏而産生極光;而像毛料西褲挺縫線、西服止口等處,則應用力重壓,以利于折痕持久,止口變薄。
4、熨燙時間
熨燙操作的時間長短,取決于以上3個基本條件的綜合作用。一般情況下,整燙的溫度高,熨燙的時間就相對較短,反之,時間相對較長;面料的濕度越大,熨燙的時間就越長;壓力大一些,熨燙的時間就會短一些。隻有在溫度、濕度、壓力等3個基本條件運用适當的情況下,适當延長熨燙時間,才能使服裝達到較好的定形效果。
四、熨燙的作用
1、原料預縮和整理
服裝面、輔料在裁剪以前,尤其是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織物,要通過噴霧、噴水熨燙等不同方法,對面、輔料進行預縮處理,并去除衣料折皺,為排料、畫樣、裁剪和縫制創造條件。
2、熱塑變形
利用衣料的熱塑變形原理,采用推、歸、拔等熨燙技術和技巧,适當改變衣料纖維的伸縮度及衣料經緯組織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裝的立體造型,彌補結構制圖沒有省道、撇門及分割設置等造型技術的不足,使服裝符合人體美觀和舒适的要求。
3、定形、整形
為了提高服裝的縫制質量,降低縫制時的難度,在半成品的縫制過程中,衣片的很多部位要按照工藝的要求進行平分、折扣、壓實等熨燙操作,如折邊、扣縫、分縫燙平、燙實等,以達到衣縫、褶裥平直,貼邊平薄貼實等持久定形。對成品服裝的整形熨燙,可使服裝達到外形平整、挺括、美觀、适體等立體外觀形态。
4、修正弊病
利用織物中纖維的膨脹、伸長、收縮等性能,通過噴霧、噴水熨燙,修正服裝在縫制中産生的缺陷。如對緝線不直、弧線不順、縫線過緊所造成的起皺,小部位松弛形成的“酒窩”,部件長短不齊,止口、領面、駁頭、袋蓋外翻等缺陷,都可以通過熨燙技巧給予修正,以提高服裝質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