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
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
做好避暑忌貪涼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盡量避開午後太陽非常熱辣的時候外出。
日常調節好室内溫度,保證房間内外溫差不能太大。室溫保持在 27℃,不宜太低。切忌因貪涼而引發各種疾病。
出門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多喝水。從外面回來不能馬上就沖涼水澡,這會引發身體不适,埋下健康隐患。
運動要适量,不可大汗淋漓,而傷陽。可選擇散步、慢跑、遊泳等适合夏季運動的項目。
漿水相對于冰激淩、冰鎮飲料等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消暑食品來說,既不會因為過于寒涼而損傷脾胃,也不會因為含大量糖份而增肥,是非常有效而又健康的夏天解暑飲品。漿水含有豐富的益生菌,清涼可口、消暑解膩,也是良好的開胃食品。
食用漿水可消除夏天中暑,比如口渴、多汗、心煩、惡心等症狀。
夏日之解暑利器——漿水
保證睡好覺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常常導緻人們夜間休息得不好。
長期“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因此,暑季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成年人每天最好保證有 7 小時的高質量的睡眠;
中午小憩 30 分鐘左右,不宜太久,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在夜間休息時,保證室溫不可過低。
此外,晚上睡覺時,不可使風扇直接吹頭,以免風寒從頭部侵入,損傷人體的陽氣,對身體造成危害。
冬病夏治正當時
“冬病”:指某些好發于冬季的虛寒性疾病,由于平時身體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洩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反複發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一方面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的目的。
伏天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對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症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三伏貼”,将各種中藥配制的膏藥貼在後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位上,每伏貼一次,連續貼三年,可增強肌體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肌體的過敏狀态。
另外可内服溫腎壯陽的金匮腎氣丸、左歸丸等配合治療。
養生藥膳
1、蜂蜜蓮藕
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涼血除煩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2、薏苡仁粥
做法:薏苡仁50克,粳米100克。将薏苡仁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左右,與粳米共置鍋中,放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
功效:健脾除濕,适用于脾虛濕盛,不思飲食,大便溏薄,下肢水腫等。
3、三豆湯
做法:取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清洗幹淨後,清水浸泡1個小時;将三豆放入鍋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燒滾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待豆子開花後放入冰糖繼續煮5分鐘即可,放涼後連湯帶豆一起食用。
功效:清熱解暑、利水除濕、健脾補腎。
4、西瓜翠衣粥
做法: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幹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即可。
功效: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可防中暑。
5、苦瓜菊花粥
做法:将苦瓜100g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60g洗淨,菊花50g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後,将苦瓜、冰糖100g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功效:清利暑熱,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煩渴、痢疾等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