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個大環境,那麼全身的血管必然就是一條條運河。
有的地方像涓涓流淌的小溪,有的地方像奔騰不息的河流。
血液的流動主要擔任着為人體各個地方輸送氧氣以及營養。
當血液出現異常,就意味着河水發生了變化,嚴重地影響環境衛生,自然也會使身體的健康受到影響。
日常生活中,對我們心血管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血栓。
當血液出現血栓後會影響流動的速度,使血管受到阻塞,身體局部無法順利接受血液的滋養就會造成各種疾病,而這種疾病能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器官。
為何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器官呢?
因為血液黏稠恰恰是血栓的第一步!
而血液黏稠才是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比如頭部的出現血栓會引起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心髒出現血栓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
四肢出現血栓會引起肢體麻木、功能障礙……
這些也隻不過是我們看到最直接的危害,如果不及時,或控制不好,還會出現多種并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所以,防血栓先要防止血液黏稠。
血液黏稠,身體會發出4個特殊“信号”,别不當回事,警惕血栓已經在路上。
一、起床時頭暈
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血液流動的速度相對變慢,但如果血液黏稠就會使血流流動的速度更慢。
人在起床的時候由于血壓升高、血液黏稠等問題,會導緻大腦出現短暫性缺氧、缺血的情況,從而引起早起頭暈症狀。
而血液黏稠如果不及時幹預,便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大腦嚴重供血不足就會發生腦動脈硬化、腦血栓,甚至引起腦梗塞,使人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
二、視力下降
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的年齡大了,視力下降是正常現象,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
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如果血栓恰巧在腦部血管形成,壓迫眼部動脈,則會影響到眼睛的供血、供氧,使眼睛的視力越來越差,嚴重的情況還會突然失明。
三、四肢發麻
血液變得黏稠之後就會使體内的毛細血管無法順利循環血液,從而影響血液流動,形成血栓。
人體的四肢遠離主動脈區,血栓出現,供血功能下降之後就會使知覺受到影響,出現發涼、發麻症狀。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及晚上睡覺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
四、蹲下時胸悶氣短
很多人都在蹲下站起的時候發生頭暈的症狀,這是因為在蹲下的時候下肢血液循環不暢,突然站起一下子導緻大腦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血液粘稠的人在蹲下的時候也會使心髒的回血量減少,肺部以及大腦等部位的供血功能下降,使人在下蹲時比較容易感覺到呼吸困難以及氣促。
血液粘稠不代表高血脂
其實,我們人體的血液中90%以上都是由水組成的。血液變得黏稠,明顯也就說明了血液裡面的水分減少了。
當水分減少到一定程度,就達到一種病态,在臨床上“血液粘稠”被稱為高黏血症。
這主要就是指血液裡面的紅細胞、血小闆或者紅蛋白的成分增多之後導緻血液流動速度變慢,使循環功能下降。
而這并非高血脂,所以,出現相關症狀,一定要在醫生确診下服用藥物,切記擅自服藥。
如果沒有引起身體出現明顯的不适症狀可以不用藥物幹預,而是調整生活方式。
首要做的就是堅持每天飲用8杯水,也就是2000ml。
其次,不要吃高脂肪、高鹽分、高糖分、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清淡的蔬菜以及水果,也要增強鍛煉就能使體質增強,利于病情改善。
但是對于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講,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還應聽從醫生建議,服用相關藥物治療,避免并發症。
當然,無論你是健康與否,最好養成定期體檢、複查的意識,以防血管裡已經形成血栓了而不自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