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肺真菌病如何診斷

肺真菌病如何診斷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9 12:15:50

肺真菌病如何診斷(一文讀懂肺真菌病的診斷進展)1

真菌檢測,一文讀懂!

講者|李華茵 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整理丨LL

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

侵襲性真菌感染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第一時間确診是整個肺真菌病診療過程中的重點,那麼如何才能快速診斷呢?

今日,由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2018上海呼吸論壇暨肺部感染診斷和治療新技術學習班中,來自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李華茵教授為我們解讀了肺真菌病的實驗室診斷進展,幹貨滿滿,不容錯過!

目前,肺真菌病患病率不斷上升,李華茵教授推斷,可能與易感染群的增加、檢測或診斷技術提高、接觸真菌機會增加等因素相關,因此,肺真菌病的診斷尤為重要。

1肺真菌病的診斷方法

首先,李華茵教授回顧了主要緻病性下呼吸道真菌種類:

肺真菌病如何診斷(一文讀懂肺真菌病的診斷進展)2

而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項目包括宿主、影像學、組織病理學和微生物學等,塗片與培養、抗原檢測、分子生物學方法、側向層析法(LFD)、吹氣實驗是目前主要的微生物學檢測方法,李華茵教授對各個診斷項目做了舉例與解釋。

宿主

肺部感染危險因素不同,易感病原體也不同。

肺真菌病如何診斷(一文讀懂肺真菌病的診斷進展)3

影像學

肺真菌病在CT上的表現如下:

氣腔小結節:指6-10mm的小結節,通常反映細支氣管周圍實變,因此呈氣腔小結節:指直徑6-10mm的小結節,通常反映細支氣管周圍 實變,因此呈現小葉中央性分布。有時其周圍伴随暈影(hallo),呈毛玻璃樣密度減低,常是血管侵襲性肺曲黴比較特征的表現,但亦可見于非結核分枝杆菌肺病,毛黴菌、念珠菌、單純疱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韋格納肉芽腫,kaposi肉瘤和出血性轉移。

毛玻璃樣陰影:指原有肺血管結構變得模糊不清的雲霧狀陰影,見于各種間質和氣腔病變。以肺孢子菌病和巨細胞病毒肺炎最具代表性,亦見于非感染性疾病。

樹芽征(tree-in-bud pattern):一種僅在HRCT才能顯示的感染性細支氣管炎的征象,由小葉中央性分枝的小管和小結節組成,反映細支氣管炎症和管腔被炎症分泌物或粘液填塞。見于細菌、分枝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

氣腔實變:指局部性肺衰減增加而原有肺血管結構變得模糊不清。見于細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分枝杆菌的肺實質感染也可以表現斑片狀小結節樣的氣腔實變,伴或不伴空洞形成。

2真菌診斷在微生物實驗室的應用

真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主要包括真菌塗片、培養、鑒定、藥敏試驗、血清學鑒定等,李華茵教授選擇臨床重點實驗室方法進行了詳細講解。

塗片

革蘭染色: 所有真菌、放線菌均為革蘭陽性,被染成藍黑色。适用于酵母菌、孢子絲菌、組織胞漿菌及諾卡菌、放線菌。

墨汁染色:印度墨汁或中國墨汁不能使隐球菌莢膜多糖着色,但可提供黑色背景從而使莢膜更亮而易于觀察。CSF墨汁染色發現圓形厚壁孢子,有出芽、莢膜,提示隐球菌感染。同時李華茵教授強調,不主張用墨汁染色作為腦脊液中隐球菌的常規檢測方法。

■ 培養

李華茵教授介紹,分生孢子頭與足細胞是曲黴的特征性結構,因此培養鏡檢後可有效診斷。

肺真菌病如何診斷(一文讀懂肺真菌病的診斷進展)4

不同顔色培養基也具有診斷意義,例如咖啡酸瓊脂培養基中新生隐球菌3天内産生棕色,而其他酵母及酵母樣菌不産生棕色。

對于馬爾尼菲藍狀菌來說,不同溫度培養下形态不同是它的主要特點。它是藍狀菌屬中唯一的溫度依賴性雙相真菌:即37℃培養時為酵母(組織相),25℃培養時為黴菌(菌絲相),自然界中以菌絲形式存在,在組織中可形成小的圓形的或橢圓形細胞。

血清學檢測

G試驗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檢測方法,根據相關試驗結果證實,連續2次或2次以上的G試驗陽性,可提高特異性與陽性預測值,在确診與拟診真菌感染方面,平均比出現臨床症狀和體征早10天,陽性患者中70%比臨床表現早3天。

同時,G試驗對于診斷卡氏肺孢子蟲肺炎準确性高于真菌感染,敏感性很高,可作為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篩查工具。

而另一位關鍵先生則是“GM試驗”,它作為診斷侵襲性曲黴感染的重要檢測手段,具有早期、快速、高特異性的特點,GM水平可反應曲黴負荷量,血清檢測推薦用于惡性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IPA推薦同時檢測BAL和血清樣本,其動态變化能夠指導抗真菌藥物的使用。

李華茵教授同時強調,三唑類抗真菌藥的使用可能導緻假陰性

3目前可以嘗試的新技術

側向分析法(LFD)

吹氣試驗

MALDT-TOF技術

熒光定量PCR

二代測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