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學界的爸爸們
赫爾巴特
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
一本書:《普通教育學》,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标志
兩個基礎:倫理學、心理學
三中心:教師、課堂、教材
四段教學法:明了、聯想、系統、方法
泰勒
課程評價之父“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當代教育評價之父”
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評價
評價模式:目标模式 圖片 保羅·朗格朗 終身教育之父
名言:活到老、學到老
馮特
心理學之父“科學心理學之父”
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标志着心理學誕生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學之父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學》,标志着教育心理學的誕生,行為主義:嘗試—錯誤說
烏申斯基
俄國教育心理學之父、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對象》
華生
行為主義之父、外铄論代表人物
斯金納
程序教學之父
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教學機器
2、蘇聯第一夫人
簡介: 克魯普斯卡娅(1869-1939年),蘇聯傑出的教育家,她一生緻力于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科學,并擔任蘇維埃教育領導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她被譽為“蘇聯國母”以及“蘇聯第一夫人”。
著作: 《國民教育和民主主義》是最早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探讨教育學問題的著作。
主要觀點: 克魯普斯卡娅根據列甯的指示編著的《國民教育和民主主義》,被認為是使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學和教育史的第一本書。
3、“喊口号”的培根
簡介:
培根(1561-1626年)是英國文藝複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教育學鼻祖,科學歸納法第一人。
主要觀點:
1、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亞裡士多德以來的經院哲學以及其認識論基礎,提出了實驗的歸納法,将其看成是真正知識的必由之路,為後來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
2、1623年,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與發展》一文中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獨立的科學提出來,與其他學科并列。
4、哲學王柏拉圖
主要觀點:
1、重視早期教育:他是”寓學習于遊戲“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強迫孩子們學習,主張采用遊戲的方法,在遊戲中更好地了解每個孩子的天性。
2、提倡女子教育:他在西方首次提出”男女平等“的教育。
他認為男女之間的差别是生理上的差别,沒有哪一項工作是獨屬于男性或獨屬于女性的。他們的差異在于所擅長的領域不同。
3、教育目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養哲學王。
隻有哲學家成為統治者,理想的國家才能成為現實。教育是國家的事業,應由國家統一組織。他是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之一。
4、教育内容:重視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算數、幾何、天文、音樂四門課程(後來被稱為四藝)列入教學科目。大大豐富了教育的内容。
著作:《理想國》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被稱為三個裡程碑。
簡介: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圖中年開始從事教育研究活動。
他從理念先于物質而存在的哲學思想出發,在其教育體系中強調理性的鍛煉。
5.倒U型曲線的發明者
耶克斯和多德森均為美國心理學家,他們共同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了動機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
主要觀點: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影響學習效率。
1、動機的最佳水平随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随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2、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強度的動機。
3、動機水平與行為效率呈倒U型曲線。
6.智力測驗的創始人
簡介:
比納(1857-1911年),法國心理學家,是智力測驗的創始人,1889年創立法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
西蒙(1873-1961年),法國心理學家。
主要觀點:
比納和西蒙共同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比納-西蒙智力量表。
用智力年齡來表示智力水平,簡稱智齡。
所謂智齡,是通過對某一年齡組的測驗項目來确定的,即通過測驗确定兒童的實際智力達到的年齡水平。
7.道爾頓制創始人
簡介:
帕克赫斯特(1887-1973年),她是美國教育實驗家,道爾頓制的創始人,程序學習的創始人之一。
主要觀點:
道爾頓制是帕克赫斯特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的道爾頓中學創設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道爾頓制主張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隻為學生分别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後向教師彙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
道爾頓制的特點是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統知識的掌握,且對教學設施和條件要求較高。
8.把數千名少年違法者改造成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簡介:
馬卡連柯(1888-1939年),蘇聯傑出的教育家、作家。他提出通過集體生産勞動來教育兒童以及在集體中進行教育把數千名少年違法者教育改造成了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著作:
教育文藝著作:《教育詩》《塔上旗》《父母必讀》
教育理論著作:《教育過程的組織方法》《兒童教育講座》《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
主要觀點:
1、平行教育理論: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别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别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别教育辯證地統一起來。
2、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我們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3、班級管理中的平行管理模式:馬卡連柯認為,教師要影響個别學生,首先要影響學生所在的這個班級,然後通過這個集體與教師一起去影響這個學生,這樣就會産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9.昆體良是個律師?
簡介:
昆體良(約公元35-95年)古羅馬時期的著名律師、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個修辭學教授,也是公元1世紀羅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他是西方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著作:
《雄辯術原理》,也稱《論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學法論著。
主要觀點:
1.教育目的:培養善良而精于雄辯的人。
2.學習過程:他将學習過程概括為“模仿-理論-練習”三個階段。
3.班級授課:昆體良認為,大多數的教學可以用同樣大小的聲音傳達給全體學生,可以把兒童分成班級,依照他們每個人的能力,指定他們依次發言。昆體良的這些見解,是班級授課思想的萌芽。
4.論教學:
(1)教育要适應兒童的天賦和才能差異,因材施教。
(2)反對在教育過程中使用體罰。
10.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
簡介:
康德(1724-1804年),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他曾先後四次在柯尼斯堡大學講授教育學,是最早在大學講授教育學課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康德論教育》一書中。
主要觀點:
1、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對人的本性進行适當的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康德認為隻有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必要的”管束“和”訓導“是實現自由的必要保證。
2、教育萬能論:康德認為,人隻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産物。
3、康德在《論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為體育、管束、訓育和道德陶冶四個部分,并将道德教育之外的部分,稱之為廣義的體育。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