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者是兩個孩子zz、yy的媽媽,該文是孩子上幼兒園時,學校老師讓作者到學校分享育兒經驗時所寫的交流材料,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故事,現分享給大家。[比心][比心][比心]
[玫瑰][玫瑰]現在信息很發達,書店裡到處是育兒書籍,手機裡育兒雞湯天天都在更新推送,我們班的家長裡也有本身就是從事教育的老師,不知道我們的教育理念能否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也談不上有經驗,就借着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和大家聊聊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小心得。總的來說,我認為就是家長要善于學習育兒新知識、用心觀察自己孩子的特征、在細節和平時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太陽]一、育兒先育己,通過學習抓住孩子的成長特點,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
我們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做家長,在此之前我們對孩子的了解知之甚少,所以,育兒之前我們家長必須要加強學習,即“育兒先育己”。現在的育兒理念太多了,各種幹貨傳授、經驗分享、如何抗打擊、如何陪讀繪本、如何讓孩子親近自然、如何讓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這些東西有用嗎?當然有用,但我認為又不完全有用,通過這些書籍我們可以找到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征、成長變化、成長敏感期、語言敏感期、數字敏感期等等,适時引導。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性格、脾氣、興趣愛好,所以我們在學習别人的方法後,當自己孩子出現某項問題時可以借鑒,當發現不适應自己的孩子時就需要我們從學到方法中提煉、轉化成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拿我們一樣yy起床來打個比方,以前她早上醒的很早,但就是賴床,我就按照我看的書上說管理時間的兩件法寶是“鬧鐘”和“沙漏”,我也聽其他媽媽說她家孩子聽見鬧鐘就起床,我首先給yy定了鬧鐘,但是我家yy對鬧鐘确很不喜歡,鬧鐘一響,不但不起床,還邊哭邊喊“關掉、關掉”;沒辦法我就給她嘗試了“沙漏”,她對這個是很感興趣,但就是睡着看沙子漏完還是不起;然後我就想起我一個同學通過“兒童成長自律表”将一個愛看光頭強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愛看書的孩子,我就想能不能通過這個自律表來引導她按時起床呢?我就給她床頭貼上自律表,讓她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後自己貼上彩色的星星,一周有七顆彩色星星的話就可以貼上一個獎杯,yy對這個的很是喜愛,現在即使早上不貼星星,她也能按時起床了。
自律表
[太陽]二、家長的教育“同盟”要牢固,要身體力行,做孩子的好榜樣。
現在好多家庭都是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而且大部分爺爺奶奶、媽媽有點溺愛孩子(當然,也有不溺愛的),我自己也不例外,但我家有一個共識就是不管是誰教育孩子,其他的人不要護短,不要給孩子長勁。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能看出來在受到批評時誰能夠“保護”他們,如果一個家長教育,一個家長護短給孩子長勁,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存在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對這種事情的處理方式是,即使在當時覺得對方的教育方式不對,也不能當着孩子的面表現出來,萬一看不下去就走開,等背過孩子再和對方溝通,這樣既可以維護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教育效果也很好。父母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争吵,不管因為什麼事情,如果吵架,請避開孩子。
人們常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要想改變複印件,首先要改變原件,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給孩子買了書催着看,但自己一年也看不了一本書;電子産品泛濫,不讓孩子看動畫片、玩手機,自己反而是進門看電視,手機不離手,這樣的教育效果肯定不理想。我們需要的是身體力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而不是絮絮叨叨的說,古人說的“言傳不如身教”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我們家裡從孩子自己學吃飯開始,就告訴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我們家長也堅決不看,有時候中午在爺爺奶奶家吃飯,即使是爺爺愛看的新聞聯播,爺爺也會關掉電視,有時候爺爺忘記了,兩個小家夥會主動提出來“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并去把電視關掉。
[太陽]三、規則意識不可少,絕不無原則溺愛,小小懲戒能起到大效果。
三歲以後,孩子的規則意識不可少,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建立規則,并且引導他們去遵守規規則。建立規則容易,但堅持比較難,如果一開始訂立規則後,當孩子得不到滿足大哭大鬧時,家長心疼妥協,這樣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規則就形同虛設了。我們家兩個孩子開始的時候争東西,我們就給他們訂立了一條規則是“誰先拿到誰先玩”,剛開始的時候,zz先拿到yy也想要,我們就告訴她規則是誰先拿到誰先玩,zz不玩了或者yy給她她才能玩,但yy還是不死心,會去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她解決,也會哭鬧,但所有人都會告訴他規則就是誰先拿到誰玩,有時候zz會讓yy,如果是他主動讓我們不加幹涉,但我們大人絕不會主動讓他讓給yy,幾次之後,這個規則就形成了,當他們發生了争執的時候,他們自己就會用這個規則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了。
有次下班回家,我看見爸爸正在對兩個小朋友罰跪(是第一次罰跪,膝蓋下面還墊了個墊子),我悄悄的進屋,順手拍了張照片放在朋友圈裡,結果下面的評論留言就炸了鍋,主要分為兩派,一方認為太殘忍了,這麼小還罰跪;還有一方則認為是教育有方法。晚上我和爸爸也在讨論這個方式是否适當,但我現在想說的不是“罰跪”這種形式是否适當,我認為在教育的過程中,适當的懲罰是必不可少的,隻是采用何種形式需要我們家長選擇,我們傳統的就是挨打、體罰、罰跪,我們現在基本不提倡;但現在有反思屋,多長時間内不準幹什麼,通過這種小懲罰可以讓孩子們反思自己的錯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陽]四、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一蹴而就的,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當發現孩子有什麼苗頭性問題或者以後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未雨綢缪,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一次聽一個朋友說,她兒子今年上一年級,因為放學回家就先看電視,等朋友晚上下班吃完飯後七點多開始輔導作業,孩子又磨叽,等寫完作業就晚上十一點了,睡覺晚了又影響第二天他上課,形成了惡形循環。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我的孩子以後上一年級這樣怎麼辦?想到兩個孩子現在愛塗色,我就又給他們買了新的塗色書,告訴他們每天放學回家先塗色1到2幅畫,這就是他們的作業,兩周下來,孩子放學回家首先就想到塗色作業,而不是電視。有朋友覺得孩子現在才上小班,離一年級還很早,是不是太早了,但我想說的是:好習慣若養成,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早,早養成早受益;若未養成,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都不晚。以下幾個好習慣我認為是對孩子一生有益的。
[玫瑰]1.多運動,多接觸自然。說到對孩子的願望,我估計絕大部分家長都是“健康成長”吧,除了照顧他們的吃穿用度外,我想說多帶孩子出去接觸自然,多運動運動吧,帶領他們看看小鳥蝴蝶、撿撿樹葉、河邊扔扔石頭、玩玩泥巴,這些看是平常的活動對孩子身體的鍛煉,觀察能力、協調能力的培養以及其他方面的好處真是太多啦,在大自然中教育他們會起到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記得有一次帶他們去喂魚,因為很多人一去就是在較近亭子那裡喂魚,魚比較多比較大,但人也比較多,喂了一下我就說我們去前面喂,那裡的魚太小了多喂一點,我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多走走路,但zz就告訴我說:媽媽,那邊魚都沒有人喂,還餓着肚子太可憐了,我們去喂那邊的小魚啊。我聽了很驚訝,因為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有了幫助弱小的品格,而這又是一個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
[玫瑰]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認識我們的人都知道我們這兩個孩子睡覺不用人操心,每天晚上八點半到九點就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七點起床,中午會按時睡午覺,睡覺的時候不用人陪。這也是長期堅持的結果,從開始鍛煉他們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會安排好睡覺時間,哪怕是出去玩,也是要按時回家睡覺,不會因為玩耍或者其他事情而耽誤,當然也花了一些小心思,解決yy賴床就在前面已經說過了。還有包括吃飯等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
[玫瑰]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每天講故事,讀繪本,但其實這個方面因為我們兩個孩子晚上分别在奶奶家和家裡睡的緣故,堅持的并不好,但我也想說,這真的是應該從小培養的一個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在孩子的書籍選擇上,我認為還是要以他們的興趣為引導,有一定的側重點,記得剛開始吃飯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對托馬斯很感興趣,我就給選擇了《肚子裡火車站》,把興趣愛好和我引導他們吃飯這個目的很好的結合起來。後來有一段時間院子裡有一隻小貓他們很喜歡,我就拿出了卡梅拉系列裡面拯救小黑貓那本,孩子自然就有興趣了。
[玫瑰]4.養成懂禮貌的習慣。禮貌是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應有好習慣,從孩子開始學說話時,我們就給他們說要有禮貌,得到幫助要說“謝謝”,做錯事要道歉,要說“對不起”,即使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日常對話中也會刻意的說“謝謝”、“對不起”,慢慢的不用大人刻意說,他們也就會變的有禮貌了。
[太陽]五、孩子愛上幼兒園之小妙招。
[玫瑰]1.家長不焦慮,充分信任孩子。我記得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他們對幼兒園充滿了期待,但我卻焦慮了,我認為家長焦慮不要緊,但千萬不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焦慮,自己趕快調整好,給予孩子充分信任,他們比我們想象中更強。
[玫瑰]2.充分信任老師。幼兒園的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學習的,比家長更了解孩子,雖然孩子小,但是他們能通過家長對他們的問話感受到我們的情緒,不要問孩子老師愛你還是愛其他小朋友、是不是沒有吃飽之類的話,要給他們正面引導,引導孩子對老師的良好情緒,要讓他喜歡老師。
[玫瑰]3.引導孩子記住幼兒園愉快事情,多鼓勵他講幼兒園學到的東西。當孩子回家說到幼兒園不高興的事,沒有必要小題大做,最好轉移話題問他幼兒園今天有沒有新鮮的事情或者問他今天幼兒園有沒有教媽媽沒有教過的歌,給媽媽唱個歌。這樣孩子會很快忘記幼兒園不愉快的事情,隻會記得開心的事情。而且多鼓勵他們講幼兒園學到的東西,他們會很自信,認為幼兒園是個好地方能夠學很多東西,也就喜歡幼兒園了。
[玫瑰]4.隻要不是生病,堅持天天送幼兒園,态度要堅決。不要覺得上幼兒園請一天假無所謂,隻要不是生病要堅持去幼兒園。對孩子要說“明天該去幼兒園了!”,不要說“明天去幼兒園好不好?”,也不要哄騙孩子或者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能動搖。
[鼓掌][鼓掌]相信随着孩子們年齡的成長,我們班每一個孩子們都會健康、快樂、很優秀。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花期,讓我們家長做好自己默默耕耘,在潛移默化中靜待孩子們花開葉茂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