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紀馭亞
資料圖
高考落下帷幕,大多數高考生們都開始了惬意的暑期生活。但學霸們的較量卻仍在繼續——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内高水平大學的綜合評價招生13日起紛紛開考。
除了省内的44所普通類高校外,今年還有7所高水平大學也在浙江三位一體招生,即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此外,北大、清華、複旦、上交大、浙大等全國39所高校的強基計劃也将陸續開考。
因疫情防控需要,往年在各省設筆試考點的高校,今年基本都選擇了線上筆試。參加線上筆試的考生們要使用雙攝像頭的設備,如電腦做題,攝像頭打開,對準考生,旁邊用手機或平闆作為第二個攝像頭,監控考試環境等。考試期間的監考要求也很嚴格,如書桌上除了紙、筆、水杯外,不能放其他東西。家長入鏡、考試期間有電話打入等情況,都要取消成績。為此,考試前相關高校還會讓考生們進行考試環境的模拟演練。
一位同時參加了複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筆試的考生小王告訴記者,兩個學校的筆試均為3小時,也就是一天之内連考了6小時,“感覺自己被掏空”。
小王選的都是文科類專業。上交大安排在9-12時考試,考的是語文和數學,總共90道選擇題。她感覺考試難度和高考差不多,少量題目超綱。但答錯要倒扣分,扣掉這道題得分的四分之一。綜合考量後,她決定不會的題也都蒙一下,畢竟倒扣的分數不太多。而下午複旦大學則考了政史地,120道選擇題,需要在15-18時的3個小時裡完成。題目量更大,但難度和上午上交大的筆試難度差不多,但答錯倒扣分也更多。
而另一位參加兩所高校理科考試的男生小吳說,上交大考了數學和物理,比較貼近高考。複旦大學的120題裡出現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英語題。英語主要是用來描述數學、物理題的題幹,雖然平時接觸較少,但大緻能看懂。
雖然累,但不少考生都說,這僅僅是自己參加高水平大學強基、三位一體考試的開始。上交大和複旦的筆試結果出來後,還會有面試環節。接下來,不少同學還會參加清華、北大、浙大等名校的筆試面試。
【浙江新聞 】
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深入總結了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是繼《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以來,高校人才選拔培養迎來的又一重大變革,體現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強基計劃指導思想和原則是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曆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強基計劃探索建立基于統一高考的多維度考核評價招生模式。一是按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和考生志願,由高到低順序錄取。二是對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可破格入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