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媽咪教育分享(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曾經有90後自創的“火星文”,再有00後的“飯圈縮寫用語”,現在逐漸壯大的10後小學生群體,也有了自己的新潮流——充滿“小心機”的聊天暗語。
現在的小學生使用手機和同學聊天,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但他們與同齡人之間的秘密聊天内容,其實是不想讓大人知道的。
為了防止家長和老師的“突襲檢查”,他們的聊天内容中每個字符都藏着秘密,是大人們很難解讀清楚的。
▲表情中的“小心機”
按照諧音意思,每個表情可能都代表着不同的字,幾個表情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詞或者一句話。很多人平時也會用表情代替字,但是發送一長串表情來聊天的,恐怕隻有現在的10後小學生了吧?
其實,小學生們自己在用這種方式聊天時也非常不容易,他們要精準地找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的那幾個表情,還要解讀對方發過來的意思,無論哪個難度都不小。
為了能夠躲避家長的檢查,孩子們可真是“煞費苦心”啊。
▲縮寫中“小心機”
縮寫表達,其實算是一種比較通俗的方式了,比如當下極為流行的網絡用語“yyds”“pua”“btw”,都是用縮寫形式來表達的。但如果用縮寫來表達一長串的句子,就太過于“高難度”了。
如果家長想要檢查孩子的手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解了鎖,卻發現孩子的聊天内容全是縮寫?恐怕家長隻會兩眼懵圈,能看懂說的是啥才怪呢!
▲符号中的“小心機”
全篇沒有沒有一個大家看得懂的中國字,但這兩位小學生就這樣一直聊了下去,甚至還聊出了“ok”的結果,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在普通人看來,符号隻是個表達語氣和形式的東西,但是10後小學生們卻賦予了他們“特殊意義”。就算是同一個符号,個數不同代表的含義也不盡相同,難度堪比“摩斯密碼”。
縮寫和表情的方式,家長如果想要查出來其中的意思,雖然要費點勁但最終都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但是這種符号式聊天,其中的“心機”就更大了,家長想要解讀起來也就更難了。
對于小學生這些“奇奇怪怪”的聊天方式,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理喻,實際上,身為10後的他們思想新潮,接觸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做出的事情自然也就創意十足。
身為上一輩的家長們,與孩子存在着幾十年的代溝,跟不上他們的步伐其實很正常。
讨論話題:大家能看懂10後小學生的這些聊天密語嗎?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内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