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燒麥一詞的來曆,趣說很多。有一說是明末清初時,在呼和浩特市(舊稱歸綏)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倆兒以賣包子為生,後來哥哥娶了媳婦,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歸哥嫂,弟弟在店裡打工包包子、賣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飽以外,再無分文,為增加收入今後娶媳婦,弟弟在包子上爐蒸時,就做了些薄皮開口的“包子”,區分開賣,賣包子的錢給哥哥,開口“包子”賣的錢積攢起來,很多人喜歡這個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賣”,後來名稱演變,向南傳播就改叫燒麥了。
随着時代的變換,燒麥的品種也更為豐富。河南有切餡燒麥,山西有百花燒麥,河北有大蔥豬肉燒麥,安徽有鴨油燒麥,杭州有牛肉燒麥,江西有蛋肉燒麥,山東臨清有羊肉燒麥,蘇州有三鮮燒麥,湖南長沙有菊花燒麥,廣州有幹蒸燒麥、鮮蝦燒麥、蟹肉燒麥、豬肝燒麥、牛肉燒麥和排骨燒麥等等,各具地方特色。
本文給大家分享一款适合家庭燒麥的做法,喜歡的朋友不妨一試。
原材料:
白糯米200g、豬五花300g、面粉500g、食用油70g、幹香菇3個、胡蘿蔔半根、洋蔥100g、生抽25g、老抽20g、蚝油10g、白糖10g、食用鹽15g、胡椒粉1g、十三香1g、水适量。
制作步驟:
1、原料預處理:糯米冷藏浸泡一夜瀝水,均勻鋪在蒸盤上蒸40分鐘,趁熱打散;泡發香菇、胡蘿蔔、圓蔥切5mm見方丁。
2、調餡:鍋中倒油,燒至五成熱,下入五花肉煸炒出油,加胡蘿蔔、香菇、圓蔥炒出香味,再加生抽、老抽、蚝油、白糖、食鹽、胡椒粉、十三香略翻炒均勻,倒入蒸熟的糯米,翻拌均勻,晾涼。
3、調面:面粉500g、鹽5g混勻,加開水150g,攪勻後再加涼水100g調成面團,室溫松弛醒發20分鐘。搓條下劑20g/個,擀成邊緣類荷葉狀的圓形面皮。
4、包制成型。
5、均勻碼在刷油的蒸盤上,蒸15分鐘,出鍋。
小貼士:
想要更省勁,可以去超市買餃子皮,用擀面杖擀薄也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