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逢年過節,出外聚餐——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開胃的酸菜魚!
1、酸菜魚,圖改編
然而就是這樣一道深入民心的國民菜,因為對它了解不夠,也沒信心做好,家裡很少有人敢做……我雖試過很多次,可惜有時好吃,有時又不好吃。
為此,接下來,我将從曆史、酸菜、魚以及做法等四方面對它進行探索,但願正确了解,不再翻車。
2、酸菜與魚片,圖彙編
衆所周知,酸菜魚是一道現代川菜,現代川菜麻辣鮮香,酸菜魚自是鮮香嫩滑!但如果用傳統二字形容,可能就有點牽強了,因為酸菜與魚這個組合,其實也就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出現,退一步說,古代川菜,特别是蓉派官家菜,也并非以辣為特色。
3、川菜分類,圖自編
當然,分開來講的話——
酸菜,即四川泡菜,确實是傳統菜!據《重慶晚報》報道,2010年,重慶忠縣烏羊鎮出土一個距今1500年以上、高約40厘米、雙沿完好的泡菜壇——須知帶沿的壇子才能利用厭氧發酵制作泡菜;文字記載方面,雖然最早可以追溯到3100年前的“菹”(zū)字,《說文解字》注曰:菹者,酢菜也(凡味酸者皆謂之酢),不過,這個菹,據考究是包括泡菜、鹹菜、糟菜等腌漬菜在内,實際上,泡菜這個名詞要到清代中葉才開始出現在一些詩詞雜記裡,清代中葉距今也有兩三百年曆史,說是傳統并不為過。
4、古今泡菜壇,圖彙編
至于魚,不管草魚還是鯉魚,養殖都有上千年曆史,江裡捕撈就更久遠了,顯然也可以說是傳統食材。
——那古人為何沒搗鼓出酸菜魚?
這個……我就想不明白了,也考證不了,就算尋索相近的名菜,例如酸菜魚頭、水煮魚等,也都是好吃莫問出處。
——上個世紀90年代,又是誰最先整合出酸菜魚呢?
同樣無從查實!有說是一戶姓鄒的繼承家業而改良,也有說是姓周的無意間所發現,還有說是姓張的因為觀看婚禮沒看好廚房,魚跳進酸菜裡……總之,都是傳說,都沒有确切證據!不過,大部分說法都将酸菜魚最先發迹的地方指向江津。
江津位于重慶西南,自古為商貿重鎮,此處既有四川泡菜傳統,萬裡長江蜿蜒而過,又是花椒之鄉,更乃江湖菜發源地之一,誕生酸菜魚可能性确實比較高。
5、重慶江津,圖彙編
二、酸菜是這個菜凡魚皆有腥!要去腥,無非酒浸、姜抹、蔥拌、油淋,然而這些處理手法,用在鍋湯上卻總不盡如人意,偶然讓人們發現酸菜來煮是更好搭配。酸菜,或叫泡菜,英文pickled mustard green或sour mustard;泡菜通常用青菜制作,青菜是川渝地區對葉用芥菜的俗稱。
6、酸菜,圖自維基
1、這個菜
芥菜為十字花科芸苔屬,同屬的還有芥蘭、白菜等常見蔬菜。
7、十字花科到芥菜,圖自編
芥菜根、莖、葉、籽皆能為人所用——根用如“襄陽大頭菜”,莖用有“涪陵榨菜”,籽用則可榨油或制作芥末……四大利用中,葉用最為突出!分布既廣,變種又多——常見的有大葉芥、抱子芥、皺葉芥等十幾種;具體到不同地方又形成不同名菜,除了四川青菜,赫赫有名的還有潮汕春菜、惠州梅菜、水東芥菜等;就算同一變種,又分不少品種,例如四川青菜還有寬幫青、倒冠青、紫紅青等!制作泡菜一般以寬幫青為主,寬幫青或稱大葉青、筍殼青,葉大柄厚,肉薄水少,腌漬後口感爽脆,是酸菜泡制首選。
8、芥菜用途,圖自編
2、這樣泡
根據國家食品分類,泡菜屬于醬腌菜,但以“醬”開頭容易先入為主,而泡菜實際是低鹽水漬 發酵,與醬無關!因此,也有學者根據不同生産工藝,将腌漬蔬菜分為鹽漬(鹽濃度高)、醬漬、鹽水漬(鹽濃度低)、糖醋漬、清水漬以及菜醬等六類,常見的以前四類為主,可以理解為腌制法、醬制法、泡制法、糖醋制法,泡菜便屬于鹽水腌漬菜。
9、腌漬蔬菜分類,圖自編
2013年,韓國泡菜申遺成功,國人有些憤怒——這與搶注商标無異!但冷靜一點看的話,也生不起氣……先不說他們是不是偷師,也不說我們為什麼不先申遺!實際上,在泡制方法、材料等,還是有些許差别的,例如韓國原材料以白菜為主,較少發酵等,日本泡菜甚至完全不發酵。
10、韓國泡菜,圖自維基
清代四川華陽縣才女曾懿在其撰寫的《中饋錄》第十七節中,詳細描述了“制泡鹽菜法”:“泡鹽菜法,定要覆水壇。此壇有一外沿如暖帽式,四周内可盛水;壇口覆一蓋,浸于水中,實空氣不得入内,則所泡之菜不得壞矣。泡菜之水,用花椒和鹽煮沸,加燒酒少許。凡各種蔬菜均宜,尤以豇豆、青紅椒為美,且可經久。然必須将菜曬幹,方可泡入。如有黴花,加燒酒少許。每加菜必加鹽少許,并加酒,方不變酸。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幹。若依法經營,愈久愈美也。”
11、泡菜一般工藝流程,圖自編
制作泡菜有老壇與大池兩種方式。大池成本低、産量高、時間快,但泡出來的酸菜風味生澀,普遍較鹹,差強人意;老壇則風味爽脆,層次豐富,利用率高,然而畢竟是一個壇子,産量有限。
三、魚是那個魚
12、常見能做酸菜魚的魚,圖自編
1、那個魚到底是指哪種魚?
——這并沒有規定,也不拘泥于淡水或海産!但一般來說,人們會選擇魚刺較少、腥味不重、适合切片的魚,例如黑魚;而有些腥味較重的像草魚,則會通過各種辛辣猛料加以克服;經驗之選還會講究肉質緊密、富有彈性,諸多鲈魚便當仁不讓;至于巴沙、鯉魚等,或肉嫩或刺多,各有不足,取舍由人。
13、草魚、黑魚、鲈魚三者生物分類,圖自編
a.草魚
草魚,又名鲩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a,英文叫Grass crap,鯉科草魚屬。其口無須,在多數具須的鯉科裡面是比較特殊的,而具有2排梳狀咽喉齒更是它的關鍵特征,該魚背鳍具3枚硬棘、7-8枚軟條,臀鳍則有3枚硬棘、7-11枚軟條。作為中國四大家魚之一,鲩魚早在唐朝就有養殖記錄,且分布廣泛,天府之國自不可缺!因此,最早用草魚來做酸菜魚也就在情理之中。
14、草魚特征,圖自編
另外,在南方,特别是中山,還有一種用蠶豆飼喂的草魚,叫脆肉鲩,這種魚蠶豆喂得越多,肉質就越脆,也許用來制作酸菜魚,更加酸酸脆脆。
15、中山脆肉鲩,圖彙編
b.黑魚,也叫烏鳢/Channa argus,英文是Northern snakehead(目前全世界的snakehead fish約有33種),俗稱烏魚、才魚等,鳢科鳢屬。烏鳢外表具衆多鞍狀斑點,幼時黑色,成熟後多為棕色,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征;背鳍很長,具49-50枚鳍刺,臀鳍則有30枚左右。中國已有上百年養殖曆史,但因為烏鳢好食其它魚類,很長一段時間被視為害魚,以至越來越少;20世紀90年代後,随着對烏鳢重新認識,以及物以稀為貴,烏鳢養殖又開始興起。
16、黑魚,圖自編
除了烏鳢,鳢屬在國内還有兩種常見的鳢魚,分别是斑鳢和月鳢。月鳢也叫七星鳢,體型偏小,外表斑紋十分絢麗,在鳢屬魚類中區分度很高;斑鳢又叫生魚,與烏鳢非常相似,但體表花紋有明顯區别——烏鳢是鞍狀分布,而斑鳢呈縱列點綴。
17、鳢屬,圖自編
鳢屬還和各種塘虱等鲶魚很像,不僅體型相似,性情同樣兇猛,而且生命力都很強,例如烏鳢可以借助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即隻要保持鰓部以及皮膚濕潤,當水體缺氧時,它也能存活三四天。
18、黑魚與鲶魚對比,圖自編
c.鲈魚。
上面的草魚、黑魚還好理解,畢竟再複雜也就複雜到屬,而鲈魚就不一樣了,它複雜到科——不同科的物種因為習慣、商業、曆史等原因而被人簡稱為鲈魚。
實際上,有上千種魚都能叫鲈魚,但日常生活主要以這4種最為有名:
19、四種鲈魚,圖自編
從曆史來看,最早的鲈魚是指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也叫四鰓鲈,英文Four-gilled perch,俗稱媳婦鲈。這種魚很特别,不僅是杜父魚科松江鲈屬唯一一種,身無片鱗,卻密布骨質小突起,鳍比頭大,鳍上橫紋很像扇貝放射肋,最大特征是繁殖季節,左右鰓蓋膜會出現2條橙色條紋,酷似鰓葉,因此被稱為四鰓;更因為它還是一種高級食材,曆來深受贊譽!隋炀帝喜歡吃,乾隆帝賜它“江南第一名魚”,楊萬裡喜歡吃,範仲淹寫下“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
20、松江鲈,圖自編
然從生物分類角度來看,鲈魚其實應該是指河鲈,畢竟有鲈屬這個正牌王師!模式種為歐洲河鲈Perca fluviatilis,英文European perch,又名五道黑,因其體側有5-9條黑色橫帶(離水後會逐漸變淡),胸鳍大多呈黃色,第一背鳍灰色,第二背鳍黃綠色,背鳍具14-19枚硬棘,13-16枚軟條,臀鳍硬棘2枚,軟條7-10枚。鲈屬目前有幾種,除了這種被視為芬蘭國魚的歐洲河鲈,還有黃鲈、伊犁鲈等,伊犁鲈分布于中亞以及中國新疆。
21、歐洲河鲈,圖自編
但從商業角度來看,則一般是指80年代自國外引進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英文Largemouth bass,俗稱加州鲈,鲈形目太陽魚科。口大是它最大的特征,嘴的後端甚至比眼還深;全身被有既大又結實的栉鱗;背鳍硬棘8-9枚,軟條12-14枚,臀鳍硬棘3枚,軟條10-12枚,在同屬魚類中,加州鲈第一背鳍較為凸出。這種鲈魚雖是淡水魚,但它對鹽度适應性廣,就算在大海也能生存,而且體長可達46厘米,肉質細嫩,肌間刺少,對比草魚,腥味更淡,深受垂釣者喜歡,故也經常被垂釣者秘密放生,以緻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它之所以在商業上廣受歡迎,還因為它好養、生長快、抗病力強。
22、加州鲈,圖自編
商業常見的還有一種海鲈魚,學名日本真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英文也叫Japanese sea bass,俗稱花鲈或七星鲈,花鲈科花鲈屬。這種鲈魚雖見于南海到北海道,但主要栖息于鹹淡水交彙處。養殖的體側上部會有不規則黑色斑點,成熟後逐漸消失,野生的大多不會,但背鳍的黑斑即使長大也可能有殘留;背鳍具硬棘12-15枚,軟條12-14枚,臀鳍硬棘有3枚,軟條7-9枚;體長可達102公分,常見的約16厘米。
23、七星鲈,圖自編
除了這四種比較有名的鲈魚,市場能見到的還有條紋鲈,又名銀花鲈魚,學名Morone saxatilis,以及條紋鲈雜交新品種等。
2、哪種魚更好吃?
一般來說,鲈魚肉質細嫩,味極鮮美——不管海鲈魚,還是淡水鲈魚,價格自然比黑魚貴,而黑魚又不比草魚便宜,所以,潛意識裡,我們會覺得越貴越好吃!事實上,大多數館子用鲈魚做的酸菜魚也确實更好吃!但論美味,這又并非絕對——其實,隻要餐館或者廚師做得好,黑魚草魚甚至巴沙魚,未必就差過鲈魚,有“料”始終會出彩!當然,草魚的刺可能會較多。
24、猜猜分别是什麼肉,圖自編
說到刺,這可能最令我頭疼,也覺得是最講技術的!
……(這個等有時間再好好研究一下,特别是看看不同魚種,魚骨的大小、位置、密度等,是不是都不同,不同到什麼程度。)
25、魚骨透視圖,圖彙編
四、親自動手,逢魚足食!酸菜魚雖說是川菜,但其受歡迎的程度,現在可以說是一道國民菜!然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口味習慣,甚至每個人都有其獨特味覺,因此,強調酸菜魚必須辣,未必是與時俱進!更不必說曆史、淵源方面——川菜也非無辣不可!也因此,殊難說哪裡的酸菜魚就是正宗,我甚至認為,隻要好吃便是正宗。
26、各種酸菜魚,圖彙編
接下來,我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愛好,撰寫一道酸菜魚制作流程,可能未必符合你心目中的酸菜魚,但,可能算是我的家傳秘方。
1、準備材料
海鲈魚約500g,泡酸菜250g,姜、蔥、蒜頭、花椒、幹辣椒、食用菊花,鹽、料酒、雞精、芝麻、胡椒粉
27、酸菜魚主要材料,圖自編
①、将魚切好,骨肉各一盆;沖洗魚片,不見血絲;添加鹽、料酒、胡椒粉,沿同一方向攪拌,直至魚肉變粘稠;繼續加入适量澱粉,用手抓勻,确保魚肉都上粉;再加油攪拌一下,腌漬20分鐘左右。
②、酸泡菜清水洗幾遍,擰幹,切成片狀,用碗盛好。
③、姜切絲、蒜切片、½幹辣椒剁碎,與花椒再開一碗存放。
④、½幹辣椒切半與食用菊花又放一碗。
2、起火下鍋
a、熱鍋燒油,爆香姜絲、蒜片、花椒、幹辣椒碎;繼而添加酸菜,煸炒出味;
b、另開一鍋,油熱後,旺火煎炒魚頭、魚骨;然後加水熬至湯白;
c、将a倒入b,添加适量的鹽、雞精、胡椒粉;
d、添加魚片到c,水開試味,适量加鹽;
e、再開一鍋,爆炒切半幹辣椒,與芝麻、菊花一起淋于d。
注意事項:
28、切魚最好帶皮,圖自網絡
參考文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