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人類生存的星球稱之為地球,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積遠比陸地更大,海洋面積占比達到70%,人類的科技不斷發展,現在我們對陸地上的探索比較多。然而人類對海洋卻缺乏足夠的認識,主要是因為進行海洋上的探索要克服的困難比較多。盡管人類在探索海洋這件事上付出了很的努力,但現在的進程也僅僅隻有5%。
巨大的寶庫
光是這5%的已知領域,其豐富度就讓人震驚。僅僅是資源的種類數量,就已經遠超于地球陸地上了。
海洋裡除了我們熟知的煤、石油、天然氣,還有很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結核又稱錳結核,是一種以鐵和錳元素為主的礦石,存在于3500到6000米的海底,通常為直徑5至10厘米的不規則球體。錳結核主要來自于海底火山噴發以及海水對海邊岩石的腐蝕。據估計,全球的錳結核大約含有2000億噸的錳,此外還有大量的銅、钴和鎳。
海洋裡最多的生物是藻類,每年的藻類産量是全球小麥産量的15倍。這些藻類富含蛋白質,用來加工成食品,可供300億人食用。而在南極附近的海域,生活着50億噸磷蝦,人類每年隻需要捕撈1.5噸,就完全能滿足。當然,不一定非要吃藻或者吃磷蝦,目前海洋裡還有足夠的魚類數量。中國海洋研究所的一份報告裡顯示,海洋中具有食用藥用價值的海生物多達 1600多種。
海洋還蘊含着巨大的能量。因為受到月球的引力影響,地球上的海水會出現周期性漲落,一些地區潮水的落差會達到幾十米,其産生的重力勢能可以連續發電。潮汐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可以再生,對于能源緊張的地球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海洋還在人類的交通運輸中占據着很重要的位置。除了亞洲和歐洲,各大洲之間并沒有緊密相連,尤其是歐洲與北美,這兩個地區交流十分頻繁,如果依賴空運,效率低不說,成本還特别高。因此航運承包了這裡面大部分物質的交流。
可以說海洋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裝着我們人類想要的一切資源,比哆啦A夢的口袋還萬能。
為什麼人類隻探測了其5%?
探索海洋的道路雖然困難重重,但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人們可以探索到的最深海域是馬裡亞納海溝。
在一萬米深的大海溝裡面總共有三個載人潛水器到達過,這已經是人類能夠下潛的最深區域。進行深海裡的探索不僅要克服周圍的海水問題,更關鍵的是海洋裡面擁有強大的水壓。
在海洋裡面越深的地方表現出來的水壓越大,就算是一個非常喜歡潛水的人,也隻能在淺海裡面活動。
人類如果不借助任何外在的裝備想要潛下海底,目前保持的最高紀錄是332.25米,這是潛水員所能到達的極限。這幾百米相對于萬米的深海來說不值一提,所以人們要進行深海的探索隻能研究潛水艇。
在深海裡面進行探索不僅要考慮海水帶來的壓力,在海洋裡面同樣存在溫度比較高的地方,有些區域的深海底部仍然存在大量的岩漿,這種海域的溫度可以達到400℃。
很多人以為海洋深處應該是非常美麗的,深海受到人為幹擾比較小,這種海域是否存在大量的海洋魚類呢?
深海内部可沒有想象的漂亮,越往海底的深處走生存的海洋生物就越少。因為大量的海洋魚類都沒有辦法适應深海的壓強,其次深海地區密不透光,周圍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
正因如此,所以潛水艇進行深海探索的時候還要克服黑暗的問題,在深海裡面因為環境黑暗,潛水艇也有可能受到其他海洋魚類的攻擊。
另外,進入到深海之後想要傳輸信号會變得很困難,人類進入外太空之後想要傳輸信号會比海洋更簡單,在外太空裡面利用無線電短波照樣可以傳輸信息。
可是到達深海之後無線電短波就派不上用場了,在海洋裡面信息的傳輸要用聲納,不過聲納的信号傳輸速度比較慢,尤其是在環境不穩定的海洋裡面,還會受到水溫的幹擾。
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在海洋探索這件事情上的進展速度一直比較慢,進行深海探索需要花費的成本也非常高,不僅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技術,這樣才能研究出适合進行深海探索的裝備。
人類對深海進行探索對于未來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是為了了解海洋的情況,也是為了尋找海洋的利用價值。
原本地球上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後來的演變中才慢慢出現了陸地,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變過程。另外海洋裡面蘊藏着豐富的能源,如果能把海洋當中的能源開采出來,還能更好地服務于人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