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花暖在茶園采茶,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應該是工藝和滋味得分較高吧。”來自興業縣山心鎮蓬塘村的茶農盧花暖在談到自己獲得2019年廣西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的經曆時,顯得有些腼腆和羞澀,但在沖泡自己親手炒制的手工茶時卻像是變了一個人,臉上頓時充滿了自信,洋溢着幸福的喜悅。近日,記者走近盧花暖,了解到了這名農家婦女的奮鬥故事。
苦練技藝 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
“天天采茶,但是卻喝不起茶……”盧花暖談起過往的經曆時頗為感慨。據悉,她1993年從河池嫁到興業縣山心鎮蓬塘村,是一名地道的農家婦女,家中有幾畝茶林,幹完基本的農活後就上山采茶制成茶青出售,由于當時的工藝沒有技術含量,雖然辛辛苦苦,但茶青每公斤隻有一元的收入。
轉機出現在2016年。當年,興業縣政府牽線搭橋,玉林市茶藝學校到蓬塘村進行免費茶藝技術培訓,讓村民學習茶葉的辨别、采摘、加工與評級,盧花暖在參加培訓後極大增加了手工茶制作的濃厚興趣。“老師,你住我家吧!”為了方便向老師學習,在老師下鄉幫扶培訓時,盧花暖主動邀請老師住在其家,把學習和實踐中積累的問題一一向老師請教。此外,她還是村裡首位添置小型加工設備的茶農。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為首批獲得炒茶員資格和評級資格的人。
“茶葉很嬌嫩的,采茶的時候要輕輕往上提,它自然就斷了,千萬不能掐。”在茶山上,盧花暖邊采茶邊告訴記者采茶的訣竅。在培訓課上學習到的知識,她全部活學活用,定期給茶園施肥、除草、挖溝,一改以前“胡摘亂采”的習慣,轉而采用“一芽一葉”的方式,保證采摘上來的茶葉是最新鮮、細嫩的。“炒茶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情,這樣制出來的茶才有好味道!”記者注意到,盧花暖在炒茶時臉上始終帶着微笑,自信而從容。
“滿滿的成就感!”盧花暖回憶,第一次賣出自己炒的茶時,心裡十分高興。記者了解到,她在學習期間就已出師,第一次炒制的是白茶,經老師評定為優等,并定下每公斤200元的價格。盧花暖在朋友圈發布後,其朋友欣然購買,還評價頗高。于是,她自信滿滿地走上了制好茶的康莊大道。
在盧花暖家中的後院,記者看到了一口斜放的鐵鍋,這裡就是她的制茶作坊。“用柴火炒的茶有一種天然的味道。”盧花暖說,如今很多茶農都改用電爐來炒茶,但她始終覺得,傳統工具能讓手工茶更加純粹。
樂于分享 讓姐妹們過上好日子
“我就是跟她學的,如今也自己賣茶葉了。”村民黎建英說,她跟着盧花暖學習制茶不久後也順利出師了。盧花暖把自身學到的技術和總結的經驗無償傳授給村民,從茶葉種植、采摘、加工到包裝、銷售、品茶等環節,指導大家學會一門技術,讓蓬塘村的婦女制茶隊伍不斷壯大。2016年,盧花暖加入興業縣一千茶農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該合作社的技術員和工會副主席。在她的帶動下,蓬塘村也逐漸形成了“茶葉生産—手工制茶—網上銷售”的産業模式,社員們紛紛通過“農産品 互聯網”的方式銷售茶葉。2019年,社員銷售手工茶人均年收入為30000元至60000元不等,楊青梅、林海燕、劉振連等社員更是達到1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真正讓茶山變成了村民的“聚寶盆”。
盧花暖一雙練就精湛技藝的巧手也得以大放光彩,2019年8月11日,在興業縣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茶葉加工工選拔賽中,其獲特等獎;在玉林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茶葉加工工競賽中獲第三名;代表玉林市參加自治區舉辦的廣西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在茶葉手工加工工比賽中更是一戰成名,獨占鳌頭。
原标題:一雙巧手讓茶山變“聚寶盆”——記興業縣山心鎮蓬塘村炒茶匠人盧花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