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隽 | 北京報道
片仔癀火了?可能說“瘋了”更貼切。
原本官方售價590元一粒的片仔癀(錠劑)在網上被炒高到1500元一粒甚至更高,這意味着一粒僅3克重的片仔癀,不僅單克價格高過茅台酒,甚至比黃金還貴(6月25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金條報價371元/克)。
随着藥價一同飙升的還有片仔癀(600436)的股價。6月25日收盤,片仔癀報收于446.90元,上漲4.51%,總市值接近2700億元人民币。三個月前,片仔癀的股價還在260元附近,三個月漲幅就超過了70%。
片仔癀為何被奉為“神藥”?為何價格一路飙升還遭遇瘋搶?是真火爆還是饑餓營銷?誰是“一粒難求”的幕後推手?
現場:求購電話打爆,廠家沒有現貨
“目前隻有膠囊,708元一盒,如果要買單粒(錠劑),我們需要您提供身份證進行登記預約,每人限購2粒,而且要有醫生處方。”6月25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一家片仔癀官方體驗店咨詢時得到了如是回複。
記者還發現,體驗店裡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都是在詢問如何購買或者預約的,店員們說,已經連續3天都是如此了。
“我們也沒想到會這麼火爆,現貨沒有了,都要預定。”記者先後去了三家藥店,得到了類似的回複。
資料顯示,片仔癀是一款用于熱毒血瘀所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成藥,産自福建漳州。在閩南方言中,“仔”是語氣詞,“癀”是“熱毒腫痛”的意思,“片仔癀”的意思就是“一片消除熱毒腫痛”。
根據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上的介紹,片仔癀是“具有500年曆史的國寶名藥”,秘方源自明末宮廷,禦醫出身的寺僧,用上等麝香、牛黃、田七、蛇膽等名貴中藥材,煉制成藥錠,被譽為“佛門聖藥”。
其官網還稱,片仔癀的處方和工藝被列為“國家秘密”,至今從未外洩,并被列入國家中藥一級保護品種,是中國中成藥保護的最高級别。
據體驗店銷售人員介紹,片仔癀成名已久,尤其是南方老百姓對其認可度很高,近兩年也開始得到北方消費者們的認可。不過,此前雖然在市場上口碑一直都很好,但并不是“一粒難求”的狀态。
“我們是國家中藥一級保護品種,處方和工藝受國家保護。我們能對外公布的是該藥含有牛黃、麝香、三七、蛇膽成分,都是稀缺藥材,其它配方我們不能公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熱毒血瘀所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癰疽疔瘡,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及各種炎症。”體驗店銷售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銷售人員還表示,因為最近銷售大增,為了防止黃牛擾亂市場,所以才采取預約、出示身份證明、限期限量的策略。“官方從來沒有進行過漲價,漲價行為應是黃牛所為,不是企業行為。”銷售人員說。
但是,《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由于現在買藥的人越來越多,原本片仔癀(錠劑)藥丸是一盒十粒,目前幾乎所有商家都采用“拆零賣”的做法來銷售,而且對于後續是否還會漲價限購,幾家藥店都表示:要根據公司後續的要求來定。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隽
提價19次,是誰在炒作片仔癀?
官方從未漲價,那高價從何而來?而且價格一路飙升為何還如此難買?
“片仔癀的緊俏,與其具有獨特的工藝和配方以及整體産能受限有關,很多人認為,片仔癀具有保健功效,備受消費端追捧,因此産需供應矛盾就進一步突出了。再加上黃牛炒作的因素,該品種整體銷售就進入饑餓營銷階段。”著名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多位三甲醫院肝膽科醫生則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片仔癀目前在臨床使用很少,醫生也極少向患者推薦該藥。“我們醫院沒有這個藥,臨床基本用不到,雖然最近不斷有患者咨詢,但我本人都是根據病情而定是否推薦患者使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一位不願具名的醫生表示。
也有媒體分析認為,由于片仔癀含有牛黃、麝香、三七、蛇膽等名貴藥材,是原材料的稀缺和價格不斷上漲才引起一藥難求。但是,根據西南證券2月7日發布的一份研報,目前片仔癀正推進人工養麝,以彌補稀缺原料供給不足,其陝西養殖基地養麝超1萬頭,推測年産超100公斤,麝香和牛黃均可滿足3年的産能擴張。
此份研報中還披露,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錠劑産品一共提價19次。從2004年到2020年,片仔癀零售價從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價幅度81.54%。
“不論是商家主動還是被動進行饑餓營銷,獲益的都是商家。但是,若有人以投資為目的,想以片仔癀來囤貨謀利,其實沒有太多可持續性。不過,作為中華老字号的片仔癀應從此次事件中總結經驗和教訓,若炒作到一定峰值,就會出現很多泡沫,傷害品牌。片仔癀公司應理性、科學地對待此事,通過加大産能、平抑供需矛盾,才能持續健康地走下去。”朱丹蓬如是建議。
責編 | 孫冰
版式 | 孫珍蘭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鍊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