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是1939年由太田正雄首先描述的,所以稱為太田痣。
主要表現為面部單側或雙側藍褐色斑片,亞洲人及黑人常見,由于它是發生在三叉神經支配區域的藍灰色的胎記,又稱為眼上颚部褐青色痣。
太田痣
太田痣是怎麼發生的?太田痣中的藍色、藍灰色是由于真皮内黑色素細胞産生黑色素所緻,它的病因是由于胚胎發育的時候,黑素細胞于11周左右從神經嵴向表皮移行的過程中,部分黑色素細胞掉隊引起。由于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有人認為女性患者中激素水平對于該病的發生起着一定作用。
太田痣的表現是什麼樣的?太田痣一般發生于單側面部的上下眼睑、顴部、颞部、偶爾也有雙側的太田痣,但是很少見。2/3患者都有同側鞏膜的受累,是太田痣的典型特征,視力多不受影響。
皮疹通常是由針尖至數毫米大小斑點融合而成,單個斑點可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顔色可以是淺棕褐色、灰色、青色、紫色或者黑色。
有50%的患者出生後即出現,也有一半的患者在10歲左右才出現,範圍随時間擴大,不能自然消失,到青春期後基本穩定。
太田痣有什麼影響?會惡變麼?太田痣主要是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上有很大影響,但很少發生惡變。
有過的惡變報道中,多為高加索人。太田痣累及眼睛時,有病例報道發展為脈絡膜、眼眶、虹膜、視交叉及腦膜原發性黑色素瘤。由于大多數相關惡性黑色素瘤多原發于眼部,所以累及眼部的太田痣需密切監測,當出現新的皮下結節時,必須活檢。
口服和局部外用藥物都沒有治療效果。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激光治療(Q開關紅寶石激光、Q開關翠綠寶石激光,Q開關Nd-YAG激光),治療間隔一般為2-3個月,應待色素沉着消退後再進行下次的治療,一般1-3次治療便能獲得一定的療效,但也有患者需要更多次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部分患者可能複發,複發病例激光治療仍有效。當然瘢痕體質者慎用。
總的來說,多數的太田痣可以通過美容激光治療去除,達到較好的美容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