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艾灸的種類與益處

艾灸的種類與益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3:23:37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灸法的運用當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艾灸産生于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并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通常針、灸并用,故稱為針灸。

針灸治病在國内外有着深遠的影響,但現代人說針灸,多數時候僅指針療,已經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産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灸的适應症 灸療,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療寒症的。

分類方法

艾卷灸

艾條灸(懸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

(1)艾條灸:是取純淨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将其卷成直徑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松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幹姜、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藥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制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将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将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這種方法也比較方便一般我們在家中就可以自己灸。

間接灸

間接灸--也叫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是用藥物将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間隔灸、隔鹽灸等。

隔姜灸

艾灸的種類與益處(艾灸的種類與益處)1

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錢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嶽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藥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姜一塊,選新鮮老姜,沿生姜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将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亦有針灸工作者采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隔蒜灸

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于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于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複其上,其紙先幹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于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 ",發展成隔蒜藥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将其發展為鋪灸(将作專節論述);在治療範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1.隔蒜片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于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後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鮮大蒜适量,搗如泥膏狀,制成厚0.2~0.4cm的圓餅,大小按病竈而定。置于選定之穴區按上法灸之,但中間不必更換。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于《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于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範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于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淨幹燥之細白鹽适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藥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藥物(藥膏或藥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隔附子餅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緻的陽痿、早洩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實按灸

在艾條的基礎之上,加入了某些特殊的藥物。用法與《壽域神方》所記載的艾條灸法類似,在酒精燈上點燃雷火神針,疊加10層紗布放在穴位上。剛開始布涼,火要吹紅,将燃着的一端直接按穴位上,稍留1~2秒鐘,提起,吹去灰,再按,重複幾次,紗布熱了,不需吹火。因布層較厚,隔熱不起泡,穴位處覺熱很舒服。

新鋪灸

新鋪灸是由傳統長蛇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同時它又吸取了隔姜灸、隔藥灸之精華。将傳統的姜片改成用姜泥,加中藥十餘種,艾絨中又加中藥,共同發揮作用,芳香走竄,穿筋透骨,相得益彰。溫熱舒适不起泡,功效強勁,施灸範圍最大、穴位最多、時間最長、效果最佳。

艾灸的作用:

局部刺激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基本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産物消散吸收;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經絡調節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重要内容,也是灸療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髒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相互協調關系,主要是靠經絡的調節作用實現的。現代研究表明經絡腧穴具有三大特點:

1.經絡腧穴對藥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樣艾灸方法選擇一定的腧穴與一般的體表點,其作用是明顯不同的。

2經絡腧穴對藥物作用的放大性經絡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表循行路線,而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調控系統。在穴位上施灸時,影響其多層次的生理功能,在這種循環感應過程中,它們之間産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的結果,導緻了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3.經絡腧穴對藥物的儲存性腧穴具有儲存藥物的作用,藥物的理化作用較長時間停留在腧穴或釋放到全身,産生整體調節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調節免疫

許多實驗都證實灸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也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狀态下,這種調節作用更明顯。

藥理作用

灸療的用藥情況,雖比不得内治法豐富,但從各種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針灸在臨床應用的情況看也可窺灸療辨證論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療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艾,灸療學就不存在了。

綜合作用

灸療作用于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首先,灸療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藥物貼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療哮喘的化膿灸,以及以隔附子餅灸腎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膿灸、隔物灸)、經絡腧穴(特定選穴)、藥物諸因素,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機聯系的,并不是單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來的治療作用。

其二,治療的作用是綜合的。灸療熱的刺激對局部氣血的調整,艾火刺激配合藥物,必然增加了藥物的功效,芳香藥物在溫熱環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則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

其三,人體反應性與治療作用是綜合的。治療手段(灸療)--外因隻能通過内因(人體反應性)起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相同的灸療對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傳不一樣,療效也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體的反應性各有差異。以上諸因素,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臨證進行合理選擇,靈活運用,方能發揮灸療最大的效能。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于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脈血結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滞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于人體各部,内聯髒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于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滞,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瘡瘍疖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雲:"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于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阙等穴,由于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于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陽舉陷

由于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緻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洩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髒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于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複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複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洩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洩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洩熱

曆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于《黃帝内經》,曆代醫籍均将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髒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緻的癰疽及陰虛内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随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幹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内,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态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内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疠溫瘧毒氣不能着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裡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髒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壽

穴位:足三裡(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于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于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裡;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裡。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分别對準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鐘,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裡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于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藥,打針或者鍛煉,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複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淨,這往往是内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有這麼幾種女性: 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虛胖的女性,并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緻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髒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顔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哪個季節最适合呢?

中醫專家指出,最适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适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于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于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什麼樣的效果好呢?灸的程度應該是,施灸後以自覺溫熱舒暢,直達深部,經久不消,停灸多時,尚有餘溫,才算到家。

艾灸完艾條沒有用完如何處理呢?

艾條最好不要截斷,那樣很浪費,熄滅的辦法最好不要用水,不然下回使用要等很久。我介紹一種既安全又省事的方法:找一個二兩裝空小酒瓶,想熄滅艾條時,把艾條燃燒的部分直接放入瓶口,兩分鐘很快就熄滅,下回想接着用的時候也很好點燃。方的瓶子不會滾動,也很穩。所以很安全。

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裡,溫和灸10分鐘左右。

.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緻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