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葛步軍(普通外科)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上端接于食道,下端連于小腸,是“六腑”之一。主要發揮儲存、消化吸收、分泌和防禦的功能。如今,我們生活越來越好,可是胃卻越來越差,全國約三億人飽受胃病困擾,根據病情需要,其中不乏需行胃切除手術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那麼胃切除可治療哪些疾病呢?
通過胃切除手術
可以治療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類
01 胃惡性腫瘤
根據來源不同,胃惡性腫瘤主要分為胃癌、惡性淋巴瘤和間質瘤。
胃癌在我國消化道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發病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常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杆菌的感染,潰瘍炎症惡變等原因導緻。起病隐匿,早期難以發現,胃鏡檢查是最有效的診斷方法。
手術切除治療是延緩腫瘤生長,延長生存改善預後的積極有效治療措施,特别是早期胃癌,及時手術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根據腫瘤分期和發病部位,手術方式不同。原則為整塊切除包括癌竈和可能受浸潤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分期清掃胃周圍的淋巴結,重建消化道。
針對不伴有淋巴結轉移的早期胃癌,胃局部切除如内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内鏡黏膜下剝離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而進展期胃癌根治性胃切除治療則根據腫瘤部位行全胃切除或胃大部切除術;晚期胃癌可能僅針對相應的并發症行手術治療,如針對梗阻的胃轉流手術。
02 潰瘍性疾病
是由于黏膜防禦因子減弱或(和)侵襲因子增強所緻的食管、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疾病,是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的結果。可發生于不同年齡,十二指腸潰瘍多見于青壯年,胃潰瘍多見于中老年。
幽門螺杆菌感染和長期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是主要病因,也與吸煙、遺傳、飲食、應激和心理因素等有關。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确診主要依賴于内鏡檢查。
在内科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潰瘍、内科治療好轉繼續用藥潰瘍複發、複合、巨大潰瘍以及不能排除惡變的潰瘍以及繼發并發症時需考慮胃部位或全胃切除術。
03 肥胖
導緻多種疾病,影響健康,達到病态肥胖(BMI>40)後,其死亡率會呈現急劇增加态勢。目前減重手術可以降低病态性肥胖患者死亡率,降低肥胖帶來的内科疾病發生風險,尤其合并糖尿病患者,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主要通過減少胃容量,降低饑餓感達到治療效果。
手術方式目前主要采用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手術适應症包括:
■ 病态肥胖或BMI>30合并有肥胖症
■内科療法嘗試減重失敗
■ 年齡18-55歲
■ 無内分泌系統異常
■ 無主要精神疾病,無嗜睡或藥物濫用
■ 無主要器官功能嚴重異常,且能耐受手術者
此外,胃部良性腫瘤、内科治療無效的出血、穿孔等疾病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術也在臨床上被廣泛采用,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對胃切除的适應症有所了解後,患者應根據自身病情選擇合适的治療方式。平時還應注意避免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增加營養、注意選擇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食品和維生素豐富的軟食;飲食規律,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輕胃部的負擔。
專家名片
葛步軍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普通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家門診:周三上午
現為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擔任中國醫促會胃腸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糖尿病與肥胖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普外分會胃腸專業、代謝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等。1991年畢業于同濟大學醫學系。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多次在歐洲、美國學習交流,1991年至今一直從事腹部外科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手術精準規範、并發症少、每年完成大、中手術300餘台,專業擅長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胃腸腫瘤、肥胖合并糖尿病、各類疝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指導畢業碩、博研究生10餘名,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上海市優秀發明獎二項,近年來在中華系列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SCI收錄文章10餘篇
文 |普通外科
圖 |以上均為版權圖
編輯丨宣傳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