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Dribbble/Talin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大家日常可能會遇到,但不一定會重視的皮膚問題。
有些朋友突然發現面部及手掌變黃,甚至全身變黃。
一開始以為是肝炎引起的“黃疸”,做了很多檢查也找不到原因,最後到皮膚科就診,發現竟然是…...橘子吃多了......
▌ 1.為什麼吃橘子會皮膚變黃?
因為橘子(柑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長期大量食物,短時間内攝入太多胡蘿蔔素,人體代謝不掉,血液中的含量過高,就會導緻皮膚變黃,稱為胡蘿蔔素血症。
▌ 2.除了橘子,還有哪些食物會引起?
除了柑桔(橘子),還有胡蘿蔔、南瓜、木瓜等蔬果中的胡蘿蔔素也含量豐富,大量食用可引起。
另外,也有長期吃含胡蘿蔔素的營養品引起的,需要注意。
▌ 3.胡蘿蔔素血症與肝炎引起的黃疸有什麼不同?
血内胡蘿蔔素含量過高引起的皮膚黃染。
多見于手掌和足跖,有時面部也可以出現,嚴重者累及全身皮膚,但鞏膜不黃染。
而肝炎引起的黃疸會有明顯的鞏膜黃染。
▌ 4.胡蘿蔔素有毒嗎?
胡蘿蔔素本身對人體是有益的,部分可轉換為維生素A。
但大量食用會引起皮膚發黃, 嚴重的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乏力等症狀。
▌ 5.胡蘿蔔素血症需要治療嗎?
一般停止吃橘子等含胡蘿蔔素豐富的蔬果一段時間,皮膚就會慢慢好轉,2至6周自然消失,多數不需要用藥。
嚴重者需要對症治療。
所以,“吃橘一時黃,一直吃橘一直黃。”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排版:SUN
審核:楊希川
歡迎大家關注@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獲取更多專業皮膚科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