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葉雨拾光,之前為大家分享暢銷了半個世紀的代森錳鋅時,好多朋友在評論區都提到了甲基硫菌靈,的确,它們絕對是一對最佳拍檔,特别是用于防治果樹、蔬菜等病害,優勢互補,相輔相成。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也是元老級的殺菌劑大咖——甲基硫菌靈。
甲基硫菌靈1969年由日本曹達公司研發,是一種苯并咪唑類殺菌劑,也叫甲基托布津、或簡稱“甲托”,是一種廣譜性内吸低毒殺菌劑,具有内吸、預防和治療作用。
甲基硫菌靈的作用機理是當被噴施于作物表面時,它可以迅速被作物吸收,在作物植株體内經一系列生化反應轉化為多菌靈,幹擾病原菌的細胞分裂,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長從而達到殺菌效果。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明白了,甲基硫菌靈這種成分自身是發揮殺菌作用,它是通過轉化為多菌靈來發揮作用的,多菌靈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也是一種廣譜性的殺菌劑。甲基硫菌靈和多菌靈一樣,對褐斑病、白粉病、鏽病、炭疽病、灰黴病、黑斑病等多種真菌病害均具有預防和治病作用,内吸性比多菌靈更強。
1、殺菌譜廣。
甲基硫菌靈目前已在世界上80多個國家取得登記,被用于防治80多種作物的180多種病害,可以适用于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芹菜、馬鈴薯等蔬菜作物,蘋果、葡萄、桃、棗、石榴、香蕉、柑橘等果樹,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油菜等糧油作物,以及甘薯、甜菜、中藥材、花卉等其他作物。
對瓜類白粉病、炭疽病、灰黴病;番茄葉黴病,蔬菜炭疽病、褐斑病、灰黴病;蘋果和梨樹的腐爛病、輪紋病、炭疽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褐斑病,果樹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紫紋羽病、白紋羽病、白絹病等;小麥鏽病、白粉病、赤黴病、黑穗病,水稻稻瘟病、紋枯病,花生瘡痂病,油菜菌核病,甜菜褐斑病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預防保護和治療效果。
2、混配性好。
截至目前,甲基硫菌靈在我國登記有效期内的單劑産品有280多個、複配劑産品有230多個。甲基硫菌靈具有很好内吸性,進入植物體内可以向植株的頂部傳導,常與戊唑醇、己唑醇、三環唑、丙環唑、腈菌唑、氟環唑、氟矽唑、苯醚甲環唑、三唑酮、烯唑醇等三唑類殺菌劑混用,也可以與硫黃粉、百菌清、代森錳鋅、福美雙、異菌脲、嘧菌酯、噻呋酰胺、甲霜靈、噁黴靈、中生菌素等殺菌劑成分混配,或生産複配的殺菌劑,通過混配或複配,不僅能夠擴大藥劑的殺菌譜,同時還能起到相互增效和減緩病原菌對藥劑抗藥性的作用。
3、使用方式多樣。
甲基硫菌靈單劑常見的劑型有50%和70%的可濕性粉劑,36%和500g/L的懸浮劑等,可應用于葉面噴霧、拌種、浸種、灌根等,還可作為保鮮劑,用于蘋果、香蕉、柑橘、菠蘿、哈密瓜、甘薯等的防腐貯存。
另外,這兩年有不少生産企業又登記了3%糊劑産品,可以用于果樹等修剪過的枝條或爛根部位的塗抹,為這個應用了幾十年的老産品又增添了新的應用方式,至于能否再帶來新的銷售高峰,我們将拭目以待。
1.不能與含銅和堿性、強酸性農藥混用。
2.病原菌對甲基硫菌靈容易産生抗性,不能長期單一使用,應注意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甲基硫菌靈與多菌靈、苯菌靈等都屬于苯并咪唑類殺菌劑,有交互抗性,因此甲基硫菌靈不能與多菌靈、苯菌靈等混用或交替使用。
關于甲基硫菌靈在各類作物的應用方法及用量,之前已經發過,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左上]甲基硫菌靈:防治80多種作物180多種病害,應用技術大全。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關于甲基硫菌靈的分享,如果覺得有用,記得點個關注,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我們下次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