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款藥,曾經保護了無數人們免受因為感染而失去生命的現狀。而且在上世紀中這一款藥,還挽救了無數我國百姓的生命。甚至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盟軍也是因為這款藥而減少了許多傷亡。甚至決定了盟軍最終的勝利。這款藥究竟是什麼呢?又是怎麼被人發現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
青黴素的應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有很多士兵,并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因為在戰場上受傷感染,最終不治身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44年,盟軍發動諾曼底登陸時才有所改善,随着戰争的進行,成員的傷亡也不斷增加。藥品就成了當時最緊張的物資。
當時能夠徹底杜絕感染的青黴素就更為珍貴了。甚至在當時用兩根金條都不一定能夠換到一根青黴素藥劑。所以戰場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有1千克的青黴素,你的下半輩子将不愁吃穿,如果你有1噸重的青黴素,那麼你将會左右戰争的勝利,可見當時青黴素是有多麼珍貴了。
德國化學家錢恩
可是在當時,青黴素的制造僅限于在實驗室當中,産量極低。但為了滿足當時戰場的需要,美國軍方就宣布青黴素為優先制造的軍需品。甚至同意私人開廠,批量生産青黴素藥劑。也正是在軍方的大力支持之下,青黴素漸漸地走向了工業化生産的道路。
而這一切,還要感謝一位科學家。他就是德國化學家錢恩,他在舊書堆中看到了弗萊明曾經發表的研究成果。他對弗萊明的研究十分感興趣。于是就開始了青黴素的提純實驗。就是這次偶然的巧合。為之後批量制造青黴素成為了可能。
早期青黴素生産現場
在當時,即使有着軍方的支持,青黴素的産量也是少得可憐。因為他必須向培養青黴的營養基中,輸入滅過菌的空氣。但凡有不同的菌類侵入,那麼好不容易成長起來的青黴菌就會報廢。在實驗室中完成青黴素的制作都十分困難。更何況是在工廠中呢?
可是在錢恩的不懈研究之下,1942年青黴素大規模生産,終于成功實現。等到1942年末。全美就有二十多家工廠能夠量産青黴素。這也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天平傾向了盟軍。青黴素的研制,到後來的批量生産。算得上,是在意外中誕生的。而又是怎樣的意外才會使得弗萊明發現這樣神奇的藥物呢?
亞曆山大 弗萊明
青黴素的發現這款無論是在戰争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都挽救了無數生命的藥物就是青黴素。而青黴素的發現,又是充滿着戲劇性。在1928年一個名叫弗萊明的人,他發現了青黴素。他之所以發現了青黴素,是因為他在重感冒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實驗。在1921年11月時亞曆山大,弗萊明,不幸患上了重感冒。但是因為當時的那場實驗十分重要。弗萊明并沒有休息而是堅持進行實驗。
當時弗萊明突然打了個噴嚏,也就是因為這個噴嚏,他突發奇想。于是就取了一點自己的鼻腔粘液,然後滴在了培養基上。他也許不知道,正是他的這個行為,成功挽救了世界上許多因為受到傷口感染而危及生命的人。
研制青黴素
當時弗萊明正在培養基中,培養一種新型的黃色球菌。在兩周後再次觀察這個培養皿時,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整個培養基上布滿了球菌。但是隻要是自己塗抹過鼻腔粘液的地方,就沒有那些菌類的存在。甚至在培養基上還發現了一種像玻璃一樣呈半透明的新型菌類。這讓弗萊明十分高興。
他立馬和自己的同事認真研究來自鼻腔粘液中的菌群。可是讓他們失望的是。那些呈半透明狀,像玻璃一樣的并不是新型菌群。而是原來的細菌被融化了。通俗地講,就是因為鼻腔粘液中含有能夠融化這些細菌的酶。
弗萊明發現溶菌酶
弗萊明以謹慎的态度,又再做了一次實驗。經過第二次實驗,那種半透明的菌群,又再次出現了。這也讓弗萊明确定鼻腔粘液中是含有某種酶可以溶解這些細菌的。
在那之後,弗萊明又認真研究了那些來自鼻腔的粘液。他在這些粘液中發現了抗菌素。而這也就是抗生素最初的原型。為了研究這種抗菌素,弗萊明四處找人讨要眼淚、鼻腔粘液。也導緻他的同事對他避而不及。
直到1922年初,他成功在蛋清中發現了抗菌素的存在,在解決了抗菌素的來源問題後,接下來的七年間,弗萊明一直把自己關在研究室中研究,并且做了無數的實驗。可是實驗結果卻差強人意。因為這種從粘液中發現的抗菌素,對很多病原菌都沒有很強的殺傷力。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28年7月底。
研究抗菌素
弗萊明無奈,放棄了實驗。他随手将很多沒有清洗過的培養基收拾到櫃子裡。然後就去休假了。兩個月後,他休假歸來。等到他回到實驗室後,他驚喜地發現,頂層的第一個培養皿中有一些青黴菌,在這周圍,形成了一個很明顯的無菌圈。于是弗萊明就認為,青黴菌會分泌一種能夠殺死其他菌群,阻止其他菌群生長的物質。在經過更加細緻的研究之後他就把這種物質稱之為“青黴素”這讓弗萊明十分興奮。
在經過多次實驗之後,确定了青黴素的殺菌作用。後來弗萊明在1929年時發表了《關于黴菌培養的殺菌作用》這一研究論文。他也因此獲得了當時的諾貝爾獎。
獲得諾貝爾獎
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總是存在着意外。正是弗萊明這一次的無心之舉。才有了青黴素的發現。意外的不僅僅是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過程,他成為細菌學家的過程也頗為喜劇性,在他成為細菌學家前,小弗萊明就僅僅是一個船務廠的小工,他又是因為有着怎樣的奇遇才會搖身一變成為細菌研究的人員呢?
弗萊明的傳奇一生。1881年8月6日。弗萊明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小鎮裡。在他剛出生不久之後,父親便因為意外離世。而他是由他的母親一個人辛苦養大。小時候的弗萊明很喜歡在自己家附近的大山裡玩耍。也正是這段時光,為他以後進行細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年輕時的弗萊明
到了13歲時,弗萊明便在母親的安排下,到了倫敦。投奔了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在哥哥的幫助下,弗萊明到了一所技校進行學習。在畢業之後,他就進入到一家船務公司上班。直到這裡,弗萊明與細菌研究根本搭不上邊。他之所以能夠進入醫學領域,也完全是因為一次偶然。
在1901年他的一個舅舅不幸去世。因為他的這個舅舅,無兒無女。于是,弗萊明分到了250英鎊的巨款。哥哥便友善的叮囑他。要妥善的利用這筆遺産。當時,年幼的弗萊明聽取了哥哥的意見決定去學醫。
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通過了16門考試。成功被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錄取。在學校學習時,弗萊明十分努力。獲得了學校的不少獎學金。并且在1906年7月在通過了不少測試之後。成功獲得了行醫資格。
就在他從聖瑪莉醫學院畢業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弗萊明為了研究如何防止傷口感染,奔赴了法國前線。在那裡,他成功獲得了最真實的醫學資料。同時,他還證明了用消毒劑不僅不會起到防止傷口感染的作用。甚至會使傷口更加容易受到惡性感染。所以他建議用濃鹽水進行消毒。
前線戰場上的弗萊明
雖然在當初,他的這個建議并沒有受到重視。但是在二戰中他的這個建議,卻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如果說他的這次提議使他在醫學界嶄露頭角的話,那麼他發現青黴素這件事,才是使他真正在世界上揚名立萬。
所以不少人都表示,弗萊明的一生都是十分幸運的和偶然的。且還有不少人說,他之所以能發現青黴素,也是運氣好吧。但無論怎樣弗萊明對世界所做出的貢獻,都是功不可沒的。
青黴素
青黴素的發現拯救了上億的傷員和患者的性命。也結束了,曾經一旦被細菌感染無法醫治的現象。許多瀕臨死亡的生命都得到了生的延續。這一切,都離不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正是有着這些科研人員。我們的社會才能夠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像這些奮鬥在研究第一線的科研人員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