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社恐焦慮問題

社恐焦慮問題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3 21:28:47

社恐焦慮問題(社恐是年輕人的)1

如今,一些年輕人喜歡給自己貼上“社恐”(即社交恐懼症)的标簽。在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體平台,諸如“社恐太難了”“社恐人群的噩夢”等話題讨論,動辄熱度過億。還有調查顯示,八成受訪大學生認為自己輕微“社恐”。

顯然,真正符合醫學診斷标準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實非常低。正如一些心理專家所言,大多數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詞,更多時候是一種用來逃避現實社交的托詞。

“社恐”真的是年輕人的“流行病”嗎?步入數字化時代,身為互聯網原住民、更習慣于線上表達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網絡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捷高效,并減少了令他們“恐懼”的真實社交,但這真的是一種好現象嗎?線上“狂歡”、線下“沉默”,為什麼不少年輕人會發出“數字化時代更友好卻更孤獨”的感歎?

年輕一代更習慣于網上交流

所謂“社恐”,大體的意思是,面對人群就緊張,對與人交往感到不自在、莫名恐懼。在網絡相關熱門話題的讨論中,網友講述的一些“社恐”經曆,引發不少人的共鳴。比如,“熟人和我打招呼,覺得我‘又聾又瞎’,其實我隻是太緊張,不知道怎麼辦”“最怕遠遠碰上認識的人,想低頭裝沒看見又已經對視了,想打招呼還隔着老遠,短短幾秒頭腦風暴”……

社恐焦慮問題(社恐是年輕人的)2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訪時介紹,社交恐懼症本指一種精神障礙,有研究顯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約占比10%—15%,但真正确診的隻有2%甚至更少。簡言之,絕大多數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認為,不少年輕人如今自稱“社恐”,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來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評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歲這一階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覺醒,特别在意來自他人的評價,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喜歡,害怕在人際交往中的失敗。

“人天然地會對陌生情境感到恐懼,在現實中‘練習’得少、經曆也少,容易産生‘社恐’的錯覺。”在汪晨波看來,随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年輕一代更習慣于網上交流,他們參與的線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對陌生場景,更容易緊張。

其實,不止年輕人,汪晨波舉例說,從偏遠山村來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對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會規則等,也容易“社恐”。

社交不活躍不等于人生很失敗

雖然“社恐”的标簽在年輕人中十分流行,聽上去這也算不上是件事兒,更像是一種自嘲,但不少大學教師關注到:在校園裡,如何處理好社交問題,确實是青年學子繞不過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對。

社恐焦慮問題(社恐是年輕人的)3

華東政法大學文學教授杜素娟時常接到大學新生求助。有一則求助大意如下: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上課、吃飯時總是一個人,不像高中時一直和小夥伴們成群結隊,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難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擾。

“假如你是‘社恐’,該如何融入新的環境,處理好與室友的關系?”杜素娟以這一場景舉例。确實,随着暑假過半,不少準大學生将在下個月邁入校園、開啟新的生活。相比過去大學宿舍的八人間,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間,住得更寬敞,但人際關系問題比過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與從小适應集體生活的父輩不同,00後個性更鮮明、自我意識強烈,往往不願意妥協、犧牲個人空間,在人際關系應對方面經驗略顯不足。

“部分學生确實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體生活中曆練,補上成長中的這一課。因為今後無論他們的社會角色是什麼,學會與人合作、溝通都是必要的。”但杜素娟也同時強調,對于“社恐”,要做出區分。到底是勇敢拒絕“無效社交”,還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懼與人交往——青年人學會正确看待社交的意義,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狀态很重要。

“結交一兩個氣味相投的朋友,順其自然地被群體接納、融入環境,比‘乞讨’一份社交關系更加健康。年輕人不必過于焦慮短時期内對社交的不适應,更無需認為自己社交不活躍就是人生很失敗。”杜素娟說。

汪晨波也在課堂上做過一項匿名投票。結果顯示,50%—60%的學生認為自己是“社恐”。基于對大學生們的觀察,他的分析是,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社恐”,在獨處中自得其樂,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從傳統的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是基于契約以及約定俗成的規範,而不是遠近親疏的原則。人與人的邊界感更加清晰,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也在不斷适應這種變化。”

真誠永遠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有意思的是,在圍繞“社恐”的讨論中,不少網友提及,随着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更包容的社會氛圍,貌似對“社恐”也更友好。比如,掃碼點餐、網上買菜等應用場景的落地,開始逐一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際,而發達的社交媒體和豐富的線上娛樂,也滿足人們“足不出戶”即可實現交友、休閑、娛樂等多樣的需求。

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觀上減少了人與人面對面的交往。線上“狂歡”、線下“沉默”,可以說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态”。但不少學者也同時觀察到:雖然就通訊方式、交友渠道、信息獲取而言,現在都要比以往更發達,但不少年輕人的内心卻愈發孤獨。

一位社會學學者告訴記者,在疫情前,他曾做過關于城市獨居青年孤獨感的上門調查。他原本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準備,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人都很願意和他這個陌生人傾訴一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知心朋友。

為什麼有的人會既“社恐”又孤獨?出現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與自我和解?對此,有學者在接受采訪時也試圖給出回答:人是社會性動物,既擁有豐富的虛拟世界、強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時在線下的人際交往中獲得支持,當我們做到這一點時,或許才能達到一個相對理想的狀态。

擺脫“社恐”,其實并沒有那麼困難。汪晨波介紹,在心理學上,常采用認知行為療法。“意識到社恐的潛在認知偏差,是改變的第一步。”對于一些自稱“社恐”的年輕朋友,他也給出建議:不妨采用“脫敏”的方法強化行為,積極開啟一些社會适應性訓練。比如,今天計劃和一些陌生人主動問好,或是勇敢地向别人求助。“學生群體往往缺乏社會經驗,進入真實的社會生活後,一般都能有所改善。要知道,盡管每個人的社會交往的天賦存在差異,但真誠永遠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作者:儲舒婷

編輯:吳金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