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發明的涮毛肚

古人發明的涮毛肚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3 15:11:07

古人發明的涮毛肚?洛陽地處秦嶺淮河一線,每到冬天,呼嘯的冷風成了标配古時,沒有暖氣、空調,逼人的寒氣讓取暖禦寒便成為許多人家的一件大事在物質匮乏的古代,古人要如何度過苦寒的冬季呢?祖先們想出的五花八門取暖方法,絕對讓你驚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古人發明的涮毛肚?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人發明的涮毛肚(吃着火鍋撸着串)1

古人發明的涮毛肚

洛陽地處秦嶺淮河一線,每到冬天,呼嘯的冷風成了标配。古時,沒有暖氣、空調,逼人的寒氣讓取暖禦寒便成為許多人家的一件大事。在物質匮乏的古代,古人要如何度過苦寒的冬季呢?祖先們想出的五花八門取暖方法,絕對讓你驚歎。

清代《九九消寒圖》,九個字系雙鈎空心字,每字均為九畫,每日塗一畫,九九八十一日正好塗完。

古代也有“暖氣房”

早些年,洛陽一帶的老房子多是夾心牆,兩邊青磚砌就,中間填充蓋房子所産生的廢磚爛瓦,一則提高承重能力,一則加厚牆體,以便取得更好保暖效果。有些人家牆中還留有煙道,與屋中的爐火竈台相連,生火做飯的熱氣通過煙道從牆中穿過排出,便可增加室内的溫度,也算是環保節能的取暖方式了。

有些人家睡覺用火炕。炕由磚、土坯砌成,下面留有炕洞,同煙囪相連,可以燒炕取暖。更多的人家為了節約燃料,将做飯用的竈台同炕連在一起,亦起同樣效果。家裡地方寬暢些的,就将竈台做得大些,竈台上放着溫罐,存放熱水,空餘的地方還留有坐人的空間。冬天不便到室外活動,大人便把小孩子放在竈台上,或睡覺或玩耍,既可以随時看護,又能禦寒取暖。

清代民間居室布置展示

此外,古代的帝王們還有很多禦寒取暖的辦法,譬如建椒房、鋪火道等。椒房裡的“椒”指花椒,花椒在古代被視為一種保溫材料,和泥之後,覆抹在牆壁的表面,達到保溫的作用,跟現在的建築内外牆保溫原理相似。

古代的宮廷建築師們,想到比較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其中一種就是将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着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台基下出氣口排出,這其實就是北方暖氣的最初雛形。

室内取暖還容易些,室外取暖就不方便了,受諸多條件限制。當然,也有不受限制的。如掃地工人和室外工作的工人将幹枝枯葉或碎木塊攏成一堆點燃,火煙交加,熱烘烘的,大家圍坐在一起談天說間把身子烤得暖烘烘的。洛陽老話“廖天野地烤火——一面熱”,就是其生動真實的寫照。

流動取暖是那些室外經營的攤販、出苦力的人要面對的難題。長久以來,聰明的勞動人民總能想出解決辦法。簡單省事的用個熱水壺拿布裹起來抱着暖手,也可揣入懷裡,還有的帶個小火爐,捎上煤炭或木柴便可。

冬季陰冷,但愛夜晚垂釣的人們不會在冬季閑着。冬天有人夜釣時帶一個鐵桶,裡面橫、豎插兩根粗棍,然後将鋸末在桶中壓實。抽出粗棍,便有了一個通風道,烤火時點燃鐵桶下面風口處的鋸末即可。若想火燃大點,就打開風門。這樣一桶鋸末可以燃一夜而不會熄火,這不失為冬天流動取暖的好辦法。

暖爐

火盆、暖壺、手爐……來見見古代的“暖寶寶”們

但凡冬景,都少不了火盆的身影,可置于室内或庭院中,燒炭取暖,故亦稱“炭盆”。

古時,姑娘出嫁的嫁妝中多備有炭火盆架子和炭火盆。炭火盆架子為方形小桌,也叫炭火桌。桌面上依火盆大小挖一圓洞,洞内放入炭火盆,火盆有銅質、鐵質,大小與臉盆相似。

炭火桌一般分兩層,下層有一個方抽鬥,可以放些小工具,如炭鏟、火鈎等,也可放備用的木炭;上層火盆外側有五六寸寬,可放水壺保溫,也可烘烤衣物。每至冬季飛雪彌漫之時,三五友人圍坐炭火桌旁,桌上置酒壺小菜,邊酌邊聊,興緻盎然。腳冷了可以蹬在桌子的第二層上,很是暖和。

聰明的古人還會玩二合一:在火盆裡燒松枝,可為居室添香,香薰取暖二合一;也會在火盆上放水,變身加濕版火盆。

西漢大墓出土的銅手爐。隻見于史料記載,系首次出土實物,具有重要的補史價值。

富裕人家孩子們上學多用暖手爐,是舊時民間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圓形,多窟窿,帶把手,可以放入炭,可拎也可放進懷裡。

爐身分外殼和内膽。内膽多為銅制,内放燃炭,以産生熱氣,而外殼包裹内膽,既能保存内膽的熱量,又能通過内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把熱量由内膽口沿上的镂空爐蓋(爐罩)散發出來。爐火不會一蓋即滅,又不會太旺、摸着燙手,還能透過蓋子的空隙,侍弄炭火。古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于袖中或懷中随身帶着,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

足爐比手爐大,用錫或銅制成,民間稱“湯婆子”,裝上熱水,可以放到被窩裡焐腳,與現代的熱水袋相似。講究些的,還給暖壺做個棉套,晚上腳蹬着不會燙,還能延長保溫時間。家中實在沒條件用不起暖壺的也有辦法,拿塊紅磚在火上燒熱或把布鞋放在爐邊烤熱後用布一裹就是個“暖寶寶”。宋代黃庭堅詩雲“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仿唐代八面熏爐

在這些常用的取暖設備基礎上,文人墨客還發明一些比較雅緻的取暖設備,熏爐就是其中之一。熏爐是用陶土或銅鐵制成的貯火器具,銅質器具做工精緻,多為宮裡使用;民間多用陶土或鐵制作。既然是文人雅士所用,它就有一些雅稱:“暖爐”、“紅爐”。它們在古代詩詞中,經常現身,為詩詞帶來一股“暖意”。白居易曾有一首寫熏爐的詩,名為《别春爐》:“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西周獸面紋銅方鼎。鼎最初是人們用來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

火鍋 燒烤 溫酒=讓胃溫暖起來

有沒有發現,“鼎”字有點像一個火鍋?鼎最初是人們用來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柱狀足底部可以來燃火,烹煮食物。

東漢镂空花邊銅溫酒爐。溫酒爐下層燃火,上面可以溫酒或做小火鍋來涮肉。

考古學家在偃師二裡頭遺址發掘出了許多做飯用的陶鼎:鼎足可當支架,不用另起竈台,直接在鼎下燒火就成;鼎内熬油煮湯,想吃啥往裡擱啥,跟現代人涮火鍋差不多。到了周代,吃火鍋已不算什麼新鮮事,東周王城洛陽内外,能找到各式火鍋器皿。比如青銅溫爐,上下兩層,上層盛食物或酒漿,下層放炭火。

戰國錯金銀銅鼎。鼎内煮肉,肉湯則可以從這個短嘴兒裡倒出來。

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時,銅火鍋“五熟釜”已經問世。“五熟釜”分有五格,不同的格子裡可以放不同的湯料,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可算是鴛鴦火鍋、九宮格火鍋的前身。

漢代綠釉烤爐

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展廳裡,一件出土于漢墓的“燒烤爐”最為引人注目。這隻烤爐長20厘米,寬16.5厘米,高14厘米,長方形,底部有四隻腳,兩端有把手,與現代的燒烤爐外形差不多。有意思的是烤爐上架着兩根“鐵釺”,各穿了5隻蟬,蟬眼、蟬翼雖經千年歲月腐蝕,仍清晰可辨。這件文物可以佐證漢代就流行燒烤。

銅斝(jiǎ),土于偃師二裡頭遺址。

此外,明清以前,由于蒸餾酒尚未發明,酒精純度較低,因此,飲用前常需要溫酒。溫酒具是将酒加熱的器具,配以勺子,便于取酒,又稱尊,後來也寫作樽。李白的詩中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可見尊這種酒具在唐代仍在使用。

斝(jiǎ)是我國古代一種用于溫酒的酒器。1987年出土于偃師二裡頭遺址的青銅斝(jiǎ),通高26.8厘米,口徑14.8厘米,腹徑8.9厘米,侈口、圓鼓腹、圜底、三柱足,口沿上有2個傘形柱,頸至腹部有一折弧形鋬(pàn),是我國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早的青銅斝之一。

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的洛陽貴族,吃着火鍋,撸着串,邊酌邊聊,那畫面多美好。

古人冬天都穿什麼呢?

在冬季衣着上,現代人有羽絨服、保暖衣,但古人沒那麼好的待遇。冬天家境貧寒的人家隻能将諸如柳絮、蘆花等縫進衣物或被套中禦寒。棉花大面積種植應用後,情況才好了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貴人家,會選擇用動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風等,厚重擋風。而明清時期皇室的服飾更顯奢華。冬季的龍袍,會用黑狐皮制作,用紫貂皮等滾邊,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則用熏貂和黑狐皮制作。

繡老鼠葡萄黑綢耳暖

頭部的保暖措施夜是花樣百出。在唐代,有一種從西域過來的“蕃帽”比較流行:它又稱“搭耳帽”,帽兩邊有護耳,冬天垂下來正好護住耳朵。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禦寒且擋風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暖耳多用狐皮類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

唐代戴高帽子的三彩文官俑

善于創造和充滿智慧的先輩們創造出衆多“禦寒神器”,不少設計延用到現在。這些“器物”早已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在淩冽的寒風裡,繼續給予我們溫暖與庇護。(策劃:馬佳佳、孫陽丹 圖片來源:魯博、餘子愚、李砺瑾、常書香、洛陽社區)

來源: 洛陽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