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450、MX550、銳炬顯卡、RTX、GTX...最近兩年出現在筆記本電腦上的各種顯卡型号越來越多,對于小白來說已經到了看一眼就迷糊,多看兩眼更迷糊的狀态,甚至有時候一些略懂PC的愛好者,看着花樣繁多的各種顯卡,也會犯迷糊。
作為筆記本電腦中重要程度僅次于CPU的内部硬件,顯卡一般分為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兩類,其中集成顯卡指内置到CPU中的GPU核心,而獨立顯卡則是在CPU 之外還有一個額外的GPU芯片,該芯片獨立運作且一般來說具有更強的性能。
至少在幾年前是這樣的。
一直以來,同時代銷售的獨立顯卡性能高于集成顯卡都是一個PC界的共識,但是當AMD的銳龍5000系移動處理器和英特爾的11代酷睿處理器出現後,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在入門領域的地位就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
不僅如此,中高端獨立顯卡的情況也有了很大改變,英偉達從30系開始就給予了廠商更大的功耗調整範圍,在極端情況下,同一款顯卡的功耗差距可能超過兩倍,而功耗則直接決定了性能。
筆電顯卡套路有多深?曾經有個鐵律,獨顯比核顯好,但是如今這個鐵律已經被打破,對于隻有輕度娛樂需求的筆記本電腦用戶來說, AMD和英特爾的核顯換代升級算是徹底改變大家的購機需求。一般來說,輕度娛樂指的是看劇和網遊等需求,其中看劇對顯卡的性能要求可以忽略不計,主要影響用戶選擇的還是網遊的硬件性能需求。
為了能夠适配更多的用戶群體,網遊對硬件性能的要求普遍不高,比如國内最受歡迎的網遊LOL,即使是英特爾11代之前的核顯都可以輕松運行。但是也僅限于此,一些MMO類網遊對顯卡性能的要求還是不低的,甚至在大多數網友的印象中隻有獨立顯卡才可以流暢運行。
所以,如果你去看一些筆記本電腦推薦帖,作者或許會告訴你想要玩網遊最少選擇搭載MX 450獨立顯卡的筆記本電腦。MX 450作為曾經的入門級移動端獨立顯卡,在兩年前尚且算是不錯的選擇,現在卻早已淪為雞肋,當然還有MX 450的升級版MX 550,同樣地位尴尬。
圖片來源:英偉達
雖然地位尴尬,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搭載MX 450或MX 550的筆記本電腦在銷售,而且其中不乏搭配12代酷睿處理器或是AMD銳龍6000系處理器的型号。這些配置了獨立顯卡的型号基本比無獨顯但其餘配置相同的型号貴1000元左右,而類似的筆記本電腦往往價格都在4000-6000之間,1000的差價已然是占到售價的20%甚至更多。
多花20%的成本,能否換回20%的性能提升呢?事實是不能,根據測試,即使是滿血版的MX 550(目前最新)在大多數遊戲中的表現都不會優于AMD的銳龍R7-6800H,甚至在一些優化較好的遊戲中,R7-6800H有着超過MX 550的遊戲性能表現。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12代酷睿呢?事實上也是如此,即使是12500H與MX 550之間的差距也不到20%,在網遊中的實際幀數差别可能僅在10%左右。某種程度上,MX 550唯一的優勢就是2GB的獨立顯存,這讓其在一些大型3D遊戲中會有着較好的表現,但也僅僅是較好而已,沒有本質上的差别。
MX 550尚且如此,參數更低的MX 450就不用說了,可以說表現甚至不如核顯,特别是一些搭配了高頻運行内存的中高端筆記本電腦,核顯性能發揮十分出色,基本穩超MX 450。
簡單來說就是付出與收獲不符,對于大多數的遊戲玩家來說,能夠用12代酷睿或6000系銳龍移動處理器流暢運行的網遊單機,那麼在MX系列上的幀數提升并不會很大。而那些無法流暢運行的大型3D遊戲,你即使換成MX系列顯卡,基本上也是一樣的卡頓,不會帶來質的改變。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承受35W的額外功耗和1000元的差價,換回不到10%甚至不存在的性能提升呢?可以說,對于絕大多數的用戶來說,MX系列都是不值得考慮的顯卡,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讓你的筆記本電腦續航從6-7小時變成4-5小時甚至更短。
當然MX系列也并非一無是處,在一些特殊軟件裡,MX系列可以為視頻渲染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加速效果,從生産力方面來說還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是對于大多數的用戶來說,都是雞肋般的存在。
所以,如果你想要選購一款輕薄筆記本電腦,并且有輕度遊戲需求,那麼搭載12代酷睿處理器或銳龍6000系處理器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殘血版顯卡就是坑?吐槽完坑爹的MX系列顯卡,接下來就說說高性能的獨立顯卡都有哪些,又都有哪些套路。目前筆記本電腦上的獨立顯卡除了MX系列外還有GTX系列和RTX系列,其中GTX系列已經逐漸退出市場,在新産品中不再出現,RTX系列算是正式接過了高性能顯卡守門員的位置。
其中,最低檔的是RTX 2050,雖然整體性能對比3050、3060等顯卡完全不夠看,但是從實際性能來說比MX系列、核顯都是要高一檔的存在,單是核心數就是MX 550的兩倍,而且擁有4GB的獨立顯存,基本上可以滿足多數網遊和單機遊戲的運行需求,此外,因為功耗并不高,RTX 2050基本都是滿血版,沒有殘血版。
而RTX 30系為代表的一系列顯卡,就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間。簡單舉個例子,RTX 3060的TDP是115W,但是英偉達給出的功耗調整範圍相當大,RTX 3060最低功耗可以降低到60W,如果再考慮主闆系統的功耗超頻,則是75W到140W之間,功耗差距接近1倍,而性能的差距則在15-20%左右。
看似不多,在實際的遊戲中就可能是流暢與不流暢的區别,而且,因為顯卡本身的性能足夠強悍,現在許多遊戲本都已經配備了144Hz的顯示屏,當你玩CS:GO這樣的遊戲時,200-300幀的畫面,20%的性能差距就能帶來超過50幀的幀數差别,影響其實比想象的要高出不少。
所以,如果你希望買一個性能足夠強大的遊戲本,首先就要看看顯卡功耗上限,目前主流的遊戲本都會标注自己是“滿血版”顯卡,如果沒有标注,那麼基本上就是非滿血版,大概率是90W的版本,然後加上15W的浮動功耗,合共105W。
圖片來源:京東
如果你是沖着遊戲體驗買的筆記本電腦,那麼就要小心别買到非滿血版的顯卡了。不過,殘血并不意味着就是坑爹,隻有在注重遊戲體驗的遊戲本上還設計殘血版顯卡,才算是坑,如果本身的定位是高性能輕薄本,那麼殘血版的顯卡就恰好滿足用戶的需求。
因為在高性能輕薄本上,首先要考慮的是受體積限制而效率降低的散熱系統,其次就是輕薄本用戶大多有着較高的續航性能要求,那麼殘血版的低功耗就可以适當的延長續航時間,而且搭配獨顯啟停技術,可以進一步降低整機功耗,讓續航媲美普通的商務筆記本電腦。
所以,雖然經常被一些PC愛好者鄙夷,但是殘血版顯卡并非完全不能考慮,隻是其與滿血版所針對的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區分,隻有将殘血版顯卡用到需要滿血版顯卡支持的場景中才算是踩坑。
如果說你拿不準自己的需求對應怎樣的顯卡,可以在一些專業論壇求助或是咨詢小雷,小雷看到的話一般都會為你答疑解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