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人哪個國家最多?每日商報訊(記者 陳敏娜 實習生 陳甜 通訊員 張穎穎)“日本中風患者過半康複而中國80%術後不能自理……”近日一則有關中日中風患者康複狀況對比的新聞在網上流傳鮮明的數據似乎凸顯了我國康複治療的嚴峻态勢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風病人哪個國家最多?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每日商報訊(記者 陳敏娜 實習生 陳甜 通訊員 張穎穎)“日本中風患者過半康複而中國80%術後不能自理……”近日一則有關中日中風患者康複狀況對比的新聞在網上流傳。鮮明的數據似乎凸顯了我國康複治療的嚴峻态勢。
“随着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複意識也在加強,國内大城市基本會開展康複訓練治療,90%的中風患者可恢複步行能力。”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複科主任陳麗娜主任醫師表示“80%”的數據有誇大之嫌,但康複治療仍然存在誤區,康複理念仍需普及。
輕信偏方,企業家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42歲的丁先生從事服裝行業,兩年前突發腦出血,經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外科救治成功後,并未選擇轉入康複科進行康複治療,而是自主尋求康複治療方法。在“朋友”、“鄰居”等的介紹下,丁先生找到了一家民間康複訓練機構,看到機構負責人大力推薦的推拿、針灸、中藥等傳統中醫治療方法,立刻深信不疑,認為這樣一來自己肯定能恢複往日風采。
然而,八個月後,丁先生不僅沒有恢複正常,連路都沒法走。在家人的勸導下,丁先生坐着輪着,被推進了杭州市一醫院康複醫學科。
“一般在神經内科,如果是腦梗患者,三天以後就要介入康複訓練,腦出血患者則在1周内介入康複訓練。”陳麗娜表示時間是中風康複的關鍵,康複治療一定要早介入。
針對丁先生的情況——上肢肌張力過高,不住痙攣顫抖,下肢失去步行能力,康複科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上肢通過注射肉毒素降低肌張力,下肢佩戴矯形器,之後進行系統的康複訓練。經過半年多的康複訓練,丁先生恢複了步行能力,最終回歸社會,重返自己的職業生活。但錯過了康複治療的最佳時期,他的步态并不正常,無法完全恢複正常,隻好留有遺憾了。
陳麗娜強調,患者生命狀态穩定即可介入康複治療,腦卒中(中風)後三個月内是康複訓練的最佳時期,六個月後效果相對較差,複原的可能性也相對減小。
康複治療因人而異,需循序漸進
不管是腦梗還是腦出血,到正規醫院進行康複訓練是首要原則。
陳麗娜說,在正規醫院,會根據病人的病情進行運動、協調、平衡等各項功能的評定,然後依據評定的結果提供個人化的康複治療方案。如果誤用、過用訓練手段很可能會造成二次損傷。醫院還會對病人的狀況進行再評定,從而及時調整康複治療方案。“我們一般會進行初評、中評、末評三次評定。”。
而康複訓練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比如康複訓練中比較基礎的步态訓練,臨床上,進行步态訓練需要滿足以下三點要求:第一,平衡功能達到二級(一級,靜态平衡,指人體在無外力作用下,維持坐位或站位時平衡;二級,自我動态平衡,指在運動過程中調整和保持平衡狀态的能力;三級,他人動态平衡,人體在外力作用下調整姿勢,保持身體平衡的過程)。第二,能進行分離運動(主動屈/伸膝,屈/伸髋等)。第三,下肢負重達體重的75%。
通過訓練,患者具備了這三個條件後,才可通過平衡杠進行步行前準備訓練,之後再慢慢進行步态訓練。因此,患者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堅持訓練。
經系統全面的康複治療後,國内90%以上的患者可恢複步行能力。陳麗娜也表示,恢複程度因人而異,如果病情輕者,可恢複獨立步态,病情嚴重者則恢複輔助步态,即使用拐杖或者AFO(踝足矯形器)。
康複治療任重道遠
康複理念仍需普及
事實上,康複訓練涉及的範圍很廣,不隻是卒中康複,幾乎許多重大疾病都必須涉及康複治療,例如冠心病康複、糖尿病康複等。早期康複治療可有效降低緻殘率,對患者恢複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大意義。
陳麗娜表示,目前國内大城市的基本康複理念都有一定的普及。早期,大多數老百姓并不理解康複治療,認為中風患者能活下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功能恢複程度的要求也在提高,認為活着就要健康、獨立地活着。
盡管如此,人們對于康複治療的認識依然欠缺,許多患者并不了解康複科的工作。由于家庭經濟狀況、文化素質的差異,一些家庭也未意識到康複治療這一重要環節。邊遠地區與大城市的康複治療水平、康複理念普及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國内從事康複醫療的專業人才存在匮乏現象,“相對其他專業,康複醫學專業的碩士生明顯不足。”
可以說,國内康複治療事業發展還不夠成熟,康複治療的知識仍需大力宣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