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多數心衰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醫生,我得了心衰,是不是就得終身服藥了?”
答:是肯定的。心血管疾病發展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身體為了适應 “心髒泵血總是不夠用”的狀态,就會使心髒擴大以增加射血、心肌肥厚以更有力地收縮。這就是醫生口中常說的“代償”。但這樣超負荷時間長了,心髒總有“累癱”的一天。所以,心髒“變大”或者 “變厚”了,不能置之不理、任其發展,肯定需要服用一些藥物改善現狀,延緩心衰進展。
問:治療心衰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答:首先,針對導緻心衰原發疾病,比如高血壓、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等,是需要長期服藥甚至手術治療的。另一方面,就是糾正心衰常用的四種藥物,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比如卡托普利、貝鈉普利。
2、β受體阻滞劑,臨床上常見的包括美托洛爾、比索洛爾。
3、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比如螺内酯。
4、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會建議使用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比如達格列淨或者恩格列淨。
問:我們在服藥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不能随意停藥或者是變更藥物的劑量。
2、服用藥物期間需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各項指标,尤其是腎功能和離子。
3、心衰患者在家期間,建議每天監測血壓和心率,心衰患者收縮壓應控制在130mmHg以下,一般來說心衰病人休息時心率在55-65次/分為宜。每天記錄出入水量,入量除了喝的水以外,還包括所有液體(粥,湯,飲料和水果),最好控制在1500-2000毫升,人體出液的方法主要是尿量,心功能穩定情況下應維持入量與出量差不多,如果入液量高于出液量,則應該更嚴格地限制飲水,必要時增加利尿劑的應用。心衰穩定後,體重測量也可以作為一種衡量出入量是否穩定的方法。如果體重短時間内快速增長,患者可能就會再次出現心力衰竭症狀。
4、心衰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少吃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限鹽是控制心衰較為适當的方法,心衰患者每日攝入食鹽量應以3g以内為宜。心衰初始時,應适當限制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當病情逐漸好轉後,可慢慢增加魚肉蛋奶的攝入和每餐的飲食量。
另外,心衰病人用利尿藥期間,應格外注意鉀的補充,此外鈣鎂、鋅的供給也應引起重視。
5、注意生活規律,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勞累、受涼、感冒,以免心衰加重。
來源:沈陽急救中心附屬醫院
審核:張繼偉
校對:陳方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