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年前,我寫了一篇科普文章,題目是“糖尿病病因與治療的對應性”。文章針對的是2型糖尿病。
在病因中,除了遺傳之外,環境因素中我重點提到了肥胖和心态。
大家都可能知道:糖耐量減低是可以恢複正常的。我個人認為新發的2型糖尿病如果治療的正确及時,很多病人也有治愈的可能。這就是對因治療,也就是講要分析“你是因為什麼”才得的糖尿病。-----這是部分原文。
後面的“對因治療”,我提到了“脂毒性”和“糖毒性”,以及“代謝綜合征”。糖毒性,是血糖高上去之後才出現的,而脂毒性則在很早之前可能就存在了。它的表現之一就是代謝綜合征。
代謝綜合征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中心性肥胖”
我不止一次的告知那些“胖糖”:
成功的減肥(不是簡單的減重)會使很多的糖友進入“裸奔”-------一種不用藥物幹預而血糖良好的狀态。
2017年年底,首個證實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幹預可實現T2DM緩解并以此作為主要終點的随機試驗----糖尿病緩解臨床試驗(DiRECT),被發表在世界頂尖級雜志《柳葉刀》上。
DiRECT研究是一項開放、随機試驗,在蘇格蘭和英格蘭泰恩賽德地區的49個初級護理中心開展,以評估在初級護理中心實施有效的體重管理能否實現持續的T2DM緩解。
該研究對298例過去6年内被診斷2型糖尿病的BMI在27--45的糖人,分成對照組和幹預組,幹預組又分兩個階段:低熱量飲食3--5個月,然後采用“結構化飲食2--8周 持續的結構化方案,以實現長期的體重維持”。并對幹預組停用所有的降糖、降壓藥物,然後根據血糖、血壓監測情況再給與藥物推薦。目标終點是:1、體重下降15kg;2、糖尿病緩解:停用降糖藥物至少2個月後,糖化血紅蛋白<6.5%。
結果:
經過12個月的觀察,幹預組有24%的人體重降低了15kg以上,平均降重10kg。而對照組,體重平均降低僅有1kg。
糖尿病緩解率又是何結果呢?
幹預組體重降低小于5kg的,糖尿病緩解率為7%;體重降低在5--10kg之間的,糖尿病緩解率為34%;體重降低在10--15kg之間的,糖尿病緩解率為57%;體重降低大于15kg的,糖尿病緩解率高達86%。
有必要提醒您一下,研究中的病例是6年糖尿病病程之内的,而不是單純新診斷的(所以,現在減肥還來得及)。
大家或許在糾結他們的具體飲食安排,每天800多千卡熱量的飲食是如何的?什麼是結構化飲食?
哈哈,我也不清楚。
但是,我傳遞給大家的信息是它的結果:
體重減輕越多,糖尿病緩解率越高。
在我20年的科普曆程中,體重管理一直是我非常重視的内容,是以才有“抗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兩個三角”、“2型糖尿病的治療觀念,您改變了嗎?”,才有那麼多文章奉勸肥胖糖友的胰島素選擇要“靠後”或“短期使用”的“叮囑”......
對于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給予短期的胰島素強化,解決的是“糖毒性”,會使得胰島功能部分恢複,部分患者可以進入臨床緩解期。但是,成功減肥,會使得進入臨床緩解的比例大增,緩解的時間大大延長。
我的病人群中,在體重改善後有明顯獲益的就有數百人:有的糖友胰島素減量非常多,甚至停用,而有的人進入“裸奔”已經長達十餘年了。
體重的管理,就是飲食和運動的管理。
體重,就像您家的存折,存款的多少就是取決您的收入和支出。掙的不多花的不少,那是“敗家”的節奏,而減肥就要這樣。
看看研究中一天850千卡的熱量攝入如何?
主食類,每25g就有90千卡的熱量,如果按照“研究”,碳水化合物占59%計算,如果每天熱量是850千卡,碳水化合物就是501.5千卡。1g碳水化合物産熱約4千卡。501.5千卡就需要125g碳水化合物。主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75%左右,也就是說,每天可以吃166g主食,即一天主食不到3兩半。
主食少吃,餓啊,能吃副食嗎?
蛋白質吃多少?研究中比例是26%。850x26%=221千卡。蛋白質産熱系數也是4千卡,即蛋白質需要55克。主食166g中即含有蛋白質約13克。還剩55-13=42克蛋白質。如果分配到肉蛋奶中,大約就是肉150g,蛋一個,牛奶250ml。豆制品和幹果就不能吃了。否則就會超标。
好像唯一可以果腹的,就是蔬菜了。
這樣的飲食堪稱“苛刻”,我并不推薦大家使用。
我更希望大家用“體重三角”來衡量。如果您肥胖,要減肥,每個月減1.5-2公斤或許是最好的。體重不減,就要衡量一下,不是吃的多,就是運動少。
有人和我說,我飯量不大,天天早晚都還去鍛煉,咋就不見體重下降啊?
我問:您吃幹果嗎?
吃,每天2個核桃,一把瓜子。
哈哈,兩個核桃就是80千卡熱量,逛街那樣的走,就得走40分鐘才能消耗掉。100g瓜子熱量就有600多千卡,廣場舞跳100分鐘才能抵消。
沒有無緣無故的胖!
也有很多糖友,嚴格控制飲食,半個月就減了10斤多,這也是我極力反對的。
人是需要“曆練”的,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與體重的“依賴關系”也是緩慢改變的。如果體重變化速度過快,您的身體就不一定馬上适應。有的糖友減肥過快,反而出現了周圍神經病變、脂肪性肝炎肝功能的進一步加重等等。脂肪組織是人體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組織的驟減就可能會影響到諸多激素的平衡不協調。
婚前體重不過百,二胎孕前有百半,妊娠糖尿病就是平常事。
好了,接近尾聲。
對于胖糖,減肥至關重要。已經從原來的“印象”階段到了“證據确鑿”時期,剩下的就看您的知識儲備和行動毅力了。
加油!抗糖路上,我與您同行!
作者陳剛大夫 副主任醫師 瑞京糖尿病醫院住院部主任
微信公衆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關注群學控糖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