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側柏葉與什麼配生發烏發

側柏葉與什麼配生發烏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12:54:58

側柏葉與什麼配生發烏發(生發烏發側柏葉)1

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年紀一上來,各種問題就出現了,臉上的皺紋多了,頭上的頭發卻少了,而且往往是未白先脫,發際線逐年靠後的還好點,有的人直接中間就秃掉了,不由得讓人感歎人生是多麼悲慘!你說這如果一大把年紀了,頭發掉了白了就算了,可現在一大堆年紀輕輕的就脫發了,稍有點風吹草動,頭上的“草”就嘩啦啦的掉下來了。

脫發是皮膚科中的常見疾病,同時也是多發疾病、難治性疾病之一。雖然不會直接危害生命,但其反複發作、纏綿難愈的特點,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外在美觀,也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精神痛苦和也理負擔。關于脫發的原因,不同類型的脫發是由不同的緻病因素所造成的,歸納起來,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1)雄性激素有關的毛囊機能低下。(2)毛囊、毛球部及頭發生理機能低下。(3)頭皮緊張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4)營養不良、應激反應和藥物副作用。(5)遺傳因素等。中醫認為發為血之餘,發為腎之候,其生長有賴于氣、血、精,脫發較輕者往往是亞健康狀态的外在表現,而重度脫發者則是體内生理指标異常或者是早衰的外在反應。當今社會,脫發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發病群體更趨向于年輕化,與此同時,大衆的健康意識日益強烈,故脫發問題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

現在比較常見的是雄激素性脫發,又名脂溢性脫發,中醫稱之為“發蛀脫發”,病名首見于清《外科全生集》,而後清《外科證治全書》又提出“蛀發癬”病名。西醫學認為與遺傳、雄性激素、皮脂溢出等有關。此病好發于20~30歲的男性青壯年,但近年來年輕女性發病有逐年升高的趨勢,本病是一種主要發生在青壯年的慢性脫發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脫發從前額和頭頂或兩側鬓角幵始,逐漸向上發展,緻頭頂部頭發稀疏、柔軟,嚴重者整個頭頂大部份或全部頭發脫落,後枕部及颞部兩側頭發一般不受影響。脫發區頭發或遺留少許細軟毛發,該病一般無自覺症狀,少數患者有輕微麻癢,常伴有皮脂溢出或脂溢性皮炎,病程發展緩慢,常有脫發家族史。近年來随着社會生活環境的發展變化,發病人數顯著增多,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

古代醫家對脫發的病因病機認識各異,但主要有以下幾點:或肝腎不足,腎精虧虛,無以滋潤與濡養則毛發焦黃脫落,發為本病;或血虛受風,風盛血燥,則無以充養毛發,發失所養,而緻須發秃落;或嗜食肥甘厚味,脾胃損傷,納運失職,中焦濕熱内生,上攻于頭,熏蒸發根之血,漸成枯稿,可緻脫發;或癖血阻于頭部血絡,阻塞血絡,疲血不去,新血不生,發失所養,故脫落。

側柏葉與什麼配生發烏發(生發烏發側柏葉)2

脫發的辨證分型

心血虛損:頭發突然成圓形或橢圓形片狀脫落或有輕度發癢,伴有心悸,氣短,神疲自汗,面色白,乏力,舌淡嫩,脈細弱無力或結代。

肝血不足:初始頭部突然出現銅錢大小的脫發或毛發幹枯分叉無光澤,伴有面色不華,眩暈,耳鳴,目幹澀,視物不清或夜盲,肢體麻木或痙攣拘急,手足抖動,爪甲幹枯,婦女則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脈弦細。

肝氣郁結:頭發稀少脫落,精神抑郁,胸脅或乳房脹悶疼痛,咽堵或為梅核氣。婦女則月經不調,舌苔薄白,脈弦緊。

肝腎不足:發脫齒搖,形體消瘦,腰膝酸軟,足跟疼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盜汗,或性欲亢進,五心煩熱,舌紅少津,或無苔,脈細。

脾胃濕熱:頭發油膩,如同擦油一般,亦有焦枯發蓬,缺乏光澤,有淡黃色鱗屑固着難脫,或灰白色鱗屑飛揚,自覺瘙癢。伴納差口苦,溺赤便溏,舌淡苔黃膩,脈滑數。

西藥治療脫發效果比較明顯,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常見有刺激性接觸性皮炎、性功能方面的障礙,而手術治療的費用高昂,且外觀上也不自然,所以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國早期,人們對付脫發,一般是采用中國的傳統中草藥,以民間醫學的藥方、偏方為主,或采用搽、敷、食相結合的多重作用,通過刺激毛囊,促進血液微循環,提供頭發生長養分等手段,從而達到防脫生發的作用。

側柏葉與什麼配生發烏發(生發烏發側柏葉)3

側柏葉性微寒,入肺、肝、大腸經,有涼血止血、烏須生發功效,入血分而祛風,對血熱(燥)脫發較為适宜,為治療脫發之佳品,在治療脫發方面有一定的文獻記載,葛洪《肘後方》生發方:“取側柏葉,陰幹作末。和油塗之。”《本草綱目》謂其主治“頭發不生”,“浸油,生發。燒汁,黑發。和豬脂,沐發長黑。根皮,生發。”王焘《外台秘要》載:“生側柏葉一升,附子(炮)四枚,豬膏三斤。上二味末,以膏三斤,和為三十丸。用布裹一丸,内煎沐頭汁中,令發長不複落也。”

以側柏葉為主要成分的民間醫學藥方或偏方中,一般采用搽、敷、食相結合的多重作用,通過刺激毛囊,促進血液微循環,提供頭發生長養分等手段,達到防脫生發的作用。側柏葉主要成分為揮發油、黃酮類和鞣質等,具抑菌抗炎、擴脹血管和祛屑防脫及能生須發等功效。可改善毛囊發育生長,同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能去頭皮屑,促進頭發再生,增強毛囊代謝功能。據說慈禧太後曾用榧子、核桃仁、側柏葉一同搗爛後,泡在雪水裡和刨花水兌着梳頭發,令頭發不掉落。《中華本草》中有記載側柏葉防治脫發的作用:側柏葉30g,切碎,浸于60%~75%乙醇100mL中,7天後濾去渣,塗擦毛發脫落部位,每日3次,治療160例,顯效33例,有效91例,總有效率77.5%。近年來,已有相關文獻報道了以側柏葉及其他多味藥材的複方制劑研制防脫洗發香波的研究。

下面介紹一下我治療脫發的經驗:準備好新鮮的生側柏葉,淘洗幹淨,在鍋裡放上清水,放入适量側柏葉(6斤水大約150g側柏葉,還可根據自己的使用調整量)。熬好把水澄清出來,待水冷到可以洗頭的溫度(自測),然後直接洗頭。(不用洗發水)長期堅持,大多數人有效果。配上梅花針叩刺,再用鮮生姜切成片,每天晚上睡前搽擦患處,搽至頭皮發熱為宜,效果更佳。也可配上内服:側柏葉20g,當歸20g将兩藥加水适量煎煮後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下。但需注意,側柏葉治脫發,必須生用、外用,若炒炭或内服則療效幾喪失殆盡。飲食方面多吃維生素A、E的食物。比如黑芝麻,黑豆、黃豆,芹菜等,不要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同時多鍛煉,保持開朗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因為年輕人的脫發一般與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和免疫反應有關,是由于過度腦力勞動、精神憂慮、焦慮等精神狀态而緻。

側柏葉與什麼配生發烏發(生發烏發側柏葉)4

側柏葉不僅能生發還能烏發,《日華子本草》謂本品能“黑潤鬓發”,血熱引起的頭發早白經常用側柏葉30~50g煎湯洗頭能起到疏風清熱、涼血止癢、烏發的作用。白發的病因與發病機理複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可能與遺傳、衰老、疾病等導緻的黑素幹細胞衰老、黑素細胞減少等有關,機制包括bcl-2基因缺失、氧化損傷、氧化應激、微量元素缺乏等,其中,酪氨酸酶表達量減少或活性降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酪氨酸酶是體内黑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使體内黑素合成的反應進行得十分緩慢,側柏葉中樹脂對酪氨酸酶活性表現出較強的激活作用,可能是具有烏發作用的活性組分。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别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