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護理查房範文?1、概述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長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緻眼、腎、神經、心髒、血管等組織器官出現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綜合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2型糖尿病護理查房範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1、概述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長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緻眼、腎、神經、心髒、血管等組織器官出現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綜合征。
2、病因
1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異常
感染可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激發自身免疫反應而損傷胰島組織。
2肥胖
肥胖者脂肪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相對減少或活性下降,故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易導緻糖尿病。
3精神刺激、創傷
在應激狀态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多,它們具有拮抗胰島素作用,可能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3、好發人群
1肥胖或超重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2高脂飲食者。
3久坐不動、缺乏活動者,例如出租車司機、辦公室文員等。
4長期過量飲酒者。
5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病史者。
6病毒感染者也可能有發病風險,例如腮腺炎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者。
7妊娠期婦女易發妊娠糖尿病。
4、症狀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就是俗稱的“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常伴有軟弱、乏力,許多患者有皮膚瘙癢的伴發症狀,多數患者起病隐匿,症狀相對較輕,半數以上無任何症狀,不少患者因慢性并發症、伴發病或僅于健康檢查時發現。
典型症狀
Ⅰ型糖尿病
1起病較急,常因感染或飲食不當誘發起病,可有家族史。
2典型者有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狀。
3不典型隐匿患兒多表現為疲乏無力,遺尿,食欲可降低。
4 4.20%~40%患兒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診。
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成年人,常在40歲以後起病,有較強的Ⅱ型糖尿病家族史。大多數患者起病緩慢且隐匿,病情相對較輕,體重超重或肥胖,可伴有高血壓、冠心病和脂代謝異常。不少患者因慢性并發症、伴發病或健康體檢而發現血糖升高,僅約50%患者出現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
妊娠糖尿病
妊娠中、末期出現,一般隻有輕度無症狀性血糖增高,分娩後血糖一般可恢複正常。
特殊類型的糖尿病
成年發病型糖尿病
可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狀,發病年齡小于25歲。
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
發病早、β細胞功能逐漸減退、自身抗體陰性、身材多消瘦,常伴神經性耳聾或其他神經肌肉表現。
糖皮質激素所緻糖尿病
部分病人應用糖皮質激素後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常常與劑量和使用時間相關,多數病人停用後糖代謝可恢複正常。
伴随症狀
Ⅰ型糖尿病
可伴有視力模糊、皮膚感覺異常和麻木,女性患者可伴有外陰瘙癢。
Ⅱ型糖尿病
部分患者可長期無明顯症狀,僅于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時發現血糖升高,或因并發症就診才診斷為糖尿病。
5、檢查
1尿糖測定
2血糖測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3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漿白蛋白測定
4胰島β細胞功能檢查
6、護理診斷
1活動無耐力:與糖代謝障礙,蛋白質過多分解消耗有關。2 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胰島素分泌不足緻使蛋白質,糖,脂肪代謝異常有關。3潛在并發症: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應有關。4有感染的危險:與血糖高,機體抵抗力降低有關。5 知識缺乏:與缺乏糖尿病的有關飲食、活動、用藥等方面的 知識。
7、護理措施
1口服用藥了解各類降糖、降壓、降脂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劑量服用過多造成血糖過低或者劑量服用過少造成血糖控制不佳,需要及時就醫調整用藥。如果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需要及時就醫。
2運動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體重。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開展運動,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
3血糖監測可使用便攜式血糖儀在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測,主要監測空腹血糖或者餐前、餐後兩小時血糖,并進行記錄。
特殊注意事項
Ⅱ型糖尿病因血糖調節功能差,易伴發低血糖,須随身攜帶糖塊。當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意識模糊等症狀時,可以及時補充糖分,如果沒有緩解,需立刻急診就醫。此外,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的注意事項如下:
1準确執行醫囑,按時注射。使用胰島素筆時要注意筆與筆芯相互匹配,每次注射前确認筆内是否有足夠劑量、藥液是否變質等。
2未開封的胰島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島素在常溫下(不超過25~30℃)可使用28~30天,無須放入冰箱,但應避免過冷、過熱、太陽直曬、劇烈晃動等。
3注意注射部位的選擇與輪換,胰島素釆用皮下注射時,可分别在上臂、大腿和臀部等部位輪換注射,盡量每天同一時間在同一部位注射。如病人參加運動鍛煉,不要選擇在大腿、上臂等活動的部位注射胰島素。
4飲食護理糖尿病患者确定合理的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種營養物質,應注意膳食多樣化、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合理控制總熱量,避免不規律進食、暴飲暴食。多食用粗纖維食物,如谷物、麥片等,避免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稀飯等。
飲食調理
1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增加全谷物及雜豆類。主食定量最簡單的辦法是一餐一拳頭大小的米飯。
2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顔色種類要多樣。
3常吃魚、禽,蛋類和豬肉類适量,限制加工的肉類。
4奶類、豆類每天都應适當進食,加餐要合理選擇。加餐一般建議糖尿病人選擇奶類、堅果類或者水果類。
5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
6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建議先吃蔬菜,後吃主食。
7确定每日飲食總熱量和糖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比例後,按每克糖類、蛋白質産熱4kcal,每克脂肪産熱9kcal
8體重低于理想體重者、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伴有消耗性疾病者,能量攝入可适當增加10%~20%,肥胖者酌減,使體重逐漸恢複至理想體重的±5%左右。
9成人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為25~30g/d。每日攝入食鹽應限制在6g以下。
10戒煙限酒。
11合理餐次分配,确定每日飲食總熱量和糖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比例後,按每克糖類、蛋白質産熱4kcal,每克脂肪産熱9kcal,将熱量換算為食品後制訂食譜,并根據個體生活習慣、病情和配合藥物治療需要進行安排。
8、健康教育
1合理膳食、三餐規律,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宜清淡飲食、低脂少油、少糖少鹽,定時定量進餐。
2經常運動,防止肥胖,低強度、持續時間長的運動有慢跑、遊泳。避免久坐不動,争取每周至少五天,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的中等量運動,建議将體重指數控制在24以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