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說科普
進入夏季之後,不知道大家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是什麼?對于我個人來說,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蚊子的侵襲。
然而對付蚊子卻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蚊香太嗆、驅蚊貼不管用,炎炎夏日,真的拿蚊子無可奈何了嗎?其實在大自然界中,有一種昆蟲可以說是蚊子的“死敵”,一年就能吃掉3000隻蚊子,但是需要8年才能長大,被人類吃的快成了瀕臨物種。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蚊子總是在夏季出現?要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蚊子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适合生存。
一般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每年4月份就會有蚊子光顧,而在北方則要進入6月份才會有蚊子,8月份的時候蚊子數量達到巅峰。
這時候也是蚊子繁殖的最佳階段,因為蚊子的成長速度非常快,一般隻需要1到2天就能破卵而出,然後經曆4次脫皮最後成為蚊子。
這幾個階段,隻要在溫度适宜的條件下,一般隻要10到15天就能完成,因為蚊子的壽命很短,所以為了繁殖發育,就必須在夏季溫度适宜的時候“紮堆”出現。
而今天我們所說的,蚊子的“死敵”就是蜻蜓,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抓過蜻蜓,它長得非常漂亮,一對翅膀在陽光下可以反射出五顔六色。
小時候我經常會捉幾隻蜻蜓放在房間裡,因為它們非常喜歡吃蚊子,等到任務完成之後,我再把它們放走,這可比蚊香好用多了。
但今天的主角并不是蜻蜓,而是水虿,或許你并沒有見過這種昆蟲,但其實水虿是蜻蜓的幼蟲階段。
所謂的“蜻蜓點水”也隻不過是在産卵而已,沒錯蜻蜓的卵都産在水中,因為受精卵隻有在水裡才能孵化。
水虿長大成為蜻蜓的這個階段比較漫長,需要進行8到14次的蛻皮,快的話1到3年就能成為蜻蜓,慢的話甚至需要8年才可以。
然而水虿和蜻蜓有着很大的區别,除了外形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水虿沒有翅膀不會飛,所以在蛻變成為蜻蜓之前,都要生活在水裡。
還有一點,别看水虿是幼蟲,但它一點都不溫柔,甚至可以說十分兇猛,它專吃水中的浮遊生物和小型昆蟲,其中蚊子就是它的最愛。據不完全統計,一隻水虿在一年之中可以吃掉3000隻蚊子。
水虿的數量越來越少相信蚊子這個物種沒有人不讨厭,人類一直想要消滅它卻無能為力,但是水虿卻能幫上大忙。不過據了解,水虿作為益蟲數量一直在減少,這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人都說中國吃貨沒有不吃的東西,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就連水虿這種小生物,人們也發現了它可口的地方,所以開始了對水虿的大量捕殺以滿足自己的味蕾。
所以現在我們很少能見到蜻蜓的身影,因為水虿還沒來得急蛻變,就已經成為了人類的盤中餐,據說水虿的價格非常貴,一斤要80元左右,真是不敢想。
個人觀點:
不過除了吃貨們之外,我覺得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農藥的噴灑,現在農作物大多使用農藥除草劑,雖然可以快捷有效的殺死雜草,但同時對周圍的水域以及生态環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一旦農藥污染了河流小溪,那麼水虿必然是無處可逃,因為它們的生活環境就是這裡,就算是水虿可以抵擋農藥的傷害,但比它們小的浮遊生物也會被殺死,沒有了食物來源的水虿也很難長大。對此你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