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徐達得背疽是什麼病

徐達得背疽是什麼病

美食 更新时间:2024-12-16 06:38:06

徐達得背疽是什麼病?“《明史》立傳多存大體,不參校他書,不知修史者斟酌之苦心也如《龍興慈記》,徐達病疽,帝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達流涕食之,遂卒是達幾不得其死,此固傳聞無稽之談”,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徐達得背疽是什麼病?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徐達得背疽是什麼病(徐達真死于吃蒸鵝)1

徐達得背疽是什麼病

“《明史》立傳多存大體,不參校他書,不知修史者斟酌之苦心也。如《龍興慈記》,徐達病疽,帝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達流涕食之,遂卒。是達幾不得其死,此固傳聞無稽之談。”

這是清代著名學者趙翼在《二十二史劄記》中做出的研判,認為民間盛傳的“徐達患背疽,朱元璋賜發物蒸鵝,緻徐達病情惡化而死”是“無稽之談”。

曆史學家陳梧桐先生指出,趙翼引書有誤,《龍興慈記》并無相關記載,倒是《翦勝野聞》中提到:“徐魏國公達病疽,疾甚,帝數往視之,大集醫徒治療。且久,病少差(通瘥),帝忽賜膳,魏公對使者流涕而食之,密令醫工逃逸。”并沒說賜的是什麼膳。倒是《皇明傳信錄》稱賜膳中“有馬肉焉”,緻徐達病死。

引書錯誤之外,“疽最忌鵝”是趙翼的發揮。

中醫認為鵝肉性平味甘,入肺、脾經,能益氣補虛、和胃止渴,用來治療虛羸、消渴。《飲膳正要》稱“鵝味甘平,無毒,利五髒”,《随息居飲食譜》稱它“能解鉛毒”“補虛益氣”,對背疽患者來說,鵝肉是滋補佳品,怎成殺人利器?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中認為:“鵝氣味俱厚,發風發瘡,莫此為甚,火熏者尤毒,曾目擊其害。”

曆代食鵝均不稱有毒,李時珍是如何“目擊其害”的?徐達真死于吃蒸鵝?他患的背疽,究竟是什麼病?凡此種種,值得鈎沉。

朱元璋兩年前就下過套

徐達(1332年-1386年),字天德,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22歲起跟随朱元璋。1367年,徐達任征虜大将軍,率大軍北取燕京,此後鎮守北疆多年。

徐達

朱元璋早期在紅巾軍中非首領,密結24将為班底,即“濠州舊将集團”,其中便有徐達。

一次,紅巾軍首領郭子興與孫德崖沖突,郭扣留孫德崖,孫的屬下也扣留了郭子興的女婿朱元璋。情勢危急,徐達親往孫營,以自己換朱元璋,朱得以脫難。所以朱元璋特别信任徐達。

明朝首次分封,“濠州舊将集團”除戰死者,餘皆封侯,占全部受封者的1/3。徐達被封為魏國公(六國公之一),成“開國第一功臣”。

徐達出身貧農,文化程度低,統兵後常“延禮儒士,說古兵法”“單車就舍,延禮儒生,談論終日”,使他從一介武夫成長為将才,進而成長為帥才。

朱元璋說:“今諸将非不健鬥,然能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将之體者,無如大将軍(徐)達。”

朱元璋對徐達也有猜忌。

洪武十七年(1384 年),“太陰數犯上将,上(朱元璋)心惡之,召王(徐達)還,嘗留王夜飲,命左右強使之醉”,留徐達睡在皇帝的床上。半夜酒醒,徐達馬上起身,“北面四拜三叩頭而出”,朱元璋“聞之喜,自是疑心稍釋矣”。

徐達一生謹慎,關鍵時做出了正确反應。朱元璋殺李善長前,也是“會有言星變,其占當移大臣”。

朱元璋晚年多疑,官員“一授官職,亦罕有善終者”。由此看,兩年後徐達暴斃,确有些蹊跷。

“發物”滿天飛

在傳說中,讓徐達暴斃的食物有鯉魚羹、馬肉等,蒸鵝說似乎清代才出現。三者都被視為“發物”。

“發物”說或源于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稱:“凡諸惡瘡瘥(chài,意為病愈)後,皆百日慎口,不爾即瘡發也。”“發物”即讓疾病發作的食物。可誰是“發物”,卻是筆糊塗賬。海鮮、鵝、羊肉、雞、楊梅、豬肉、胡椒、黑豆、荞麥等都曾被記為“發物”,連黃瓜也算“發物”。

“發物”可能指三種食物:

其一,引發口幹、發熱的食物,如韭菜、雞肉、蛋類等。

其二,讓人過敏的食物,如大豆、牛奶、花生等,甚至面粉也能引起過敏反應。

其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

古人未具體分類,隻要造成過不良反應,都算“發物”,結果是“發物”滿天飛,讓人無所适從。

以過敏為例,與個人體質密切相關。同種食物,有人反應強烈,有人毫無感覺。對黃瓜過敏者,吃黃瓜會呼吸困難、皮膚濕疹、腹瀉;對面粉嚴重過敏者,甚至臉上的肉都會掉下來。從DNA看,人類體質分400多種,單一說“發物”有害,有悖科學。

“發物”的概念混亂,則對“發物”的禁忌也常出錯。比如雞肉、羊肉、黃魚,一直被視為“發物”,遭患者忌憚。實驗表明,母雞肉對肝癌患者的抑瘤率達39.9%,羊肉是35.2%,黃魚則是﹣26.3%(不同實驗結果不同,此數據僅供參考,非定論),可見,“發物”和“發物”也不是一回事。

不過,鯉魚、馬肉一直名聲欠佳,鵝肉倒很少被牽扯進來。

搶民田被說成下棋赢的

在《明史》中,對“徐達之死”的記載是:“(元至正)十七年(1385年),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赍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明史》寫于清代,如徐達真是被朱元璋害死的,作者沒必要隐諱。從以上記錄中,無謀害的痕迹。

其實,“朱元璋用食物謀害徐達”一說,可能與徐達後代編造謊言有關。

據學者胡箫白《莫愁湖與南京徐氏》一文鈎沉,朱元璋曾提出将自己的“舊邸”贈給徐達,徐達堅不敢受。徐達去世後,徐達的兒子們在靖難之役中立場相反:

大兒子徐輝祖率軍抵抗,南京失陷後,仍視朱棣為反賊,被削爵,但朱棣後來恢複徐家爵位,給了徐輝祖之子。

四兒子徐增壽則暗中給朱棣軍通情報,被建文帝所殺。朱棣登基後,将徐增壽後代遷至北京。

徐家是“洪武諸功臣”中,唯一子嗣“分居兩京”的。

明朝中樞遷到北京後,南京徐家開始違反明初“勳禁奪田”的禁令,豪奪民間土地。徐達的玄孫徐俌甚至擴張到無錫,一度下獄,他的弟弟徐天賜和他的小兒子徐鵬舉更狠,幹脆占據莫愁湖,建成“東園”。為掩人耳目,徐天賜編造出“徐達下棋讨朱元璋開心,赢得莫愁湖”的謊言,還特意建了勝棋樓。

明代中後期,士大夫階層對明初殘暴頗有反省,認為朱元璋是造成明代種種問題的禍首,緻“勝棋樓”的故事與“徐達被害死”相互勾連,廣泛傳播。不過,初期未提蒸鵝,而是潑污于馬肉、鯉魚。

明代食鵝風氣盛

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養鵝的國家(中國家鵝從鴻雁馴化而成,歐洲家鵝從灰雁馴化而成,二者迥異),明代則堪稱中國食鵝的最高峰。

據王賽時先生鈎沉,中國自漢代即喜食鵝,《鹽鐵論》稱:“今富者……春鵝秋鶵(音如雛,意為雛鳥),冬葵溫韭。”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兩種烹法:一是“缹(音否)鵝”,一是“搗炙法”。缹即蒸,搗炙是烤鵝肉串。可見,最遲到北魏,已有蒸鵝。

唐代皇家設專門機構養鵝,即“鈎盾署,掌薪炭鵝鴨。”

在李時珍之前,少有人稱鵝是“發物”,可能是鵝肉貴,人們不常吃。宋人趙叔向在《肯綮錄》中說:“今自淮而北極難得鵝,南渡以來。虜人奉使,必載之以歸。予謂晉宋以前,雖南方亦不多得,唐時價每隻猶二三千。按晉宋南方亦不易得鵝,則鵝之價必不減于唐時。”

明代食鵝之風突盛。

祝允明在《野記》中說:“(成化皇帝)禦膳日用三羊八鵝。孝宗即位,減,羊一鵝三。”末代皇帝崇祯與皇後每月吃齋10次,“嫌膳無味”,禦廚把蔬菜塞入鵝中,煮熟後取出,用酒洗淨,再用麻油做成菜,帝後“遂甘之也”。

明代鵝價也貴,一隻相當于10多斤豬肉。據沈榜《宛署雜記》記“鄉飲酒禮”菜品:“上席六桌,每桌用豬肉八斤,羊肉八斤,牛肉八斤,大鵝一隻,鮮魚一尾。”而“中上席”則以雞易鵝,可見,吃鵝相當于今天人追捧的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屬貴賓專享。

鵝肉漸被雞肉替代

據《宛署雜記》,明代一隻鵝值銀一錢八分,當時兩石大米(約380斤)也才一兩銀子。隆慶三年(1569年),海瑞升任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後,定《督撫條約》三十六條,其中一條是:“本院别處下程,止雞、肉、魚、小瓶酒等件,不用鵝。”

明朝人多吃鵝肉,但鵝肉的缺點漸漸暴露——太肥。

清代美食家李漁說:“(鵝肉)無他長,取其肥且甘而已矣。肥始能甘,不肥則同于嚼蠟。”明代菜譜《易牙遺意》中記“盞蒸鵝”,明确要求“用肥鵝肉”。

鵝肉本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白肉,但為了口味,明人刻意選育肥鵝(固始鵝),鵝肉含脂率是20%,超過羊肉的14.1%。不過,鵝肉脂肪中66.3%是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含量達4%,屬較健康的肉類。

明人吃鵝肉法不合理,明末京城盛行“燒鵝掌”,将鵝放入鐵籠,下用炭火,鵝掌受熱後膨大數倍,再割食,殘忍且營養不均衡。

明代食鵝風到清初尚存,漸被較健康的雞替代。

為平衡“鵝肉無毒論”和“鵝肉有毒論”,《本草求真》使用調和的觀點,稱鵝肉性涼,體熱者“可以解五髒之熱,于服丹之人最宜者”,而患瘡毒者“其病多濕熱”,鵝肉會增加體内濕氣,加重病情。

此說也不靠譜。從現代醫學看,創傷愈合分滲出、纖維組織形成和疤痕收縮三階段,都需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鵝肉的蛋白質含量高,有利于傷口愈合。

常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利于慢病患者。徐達的背疽可能是患了糖尿病的表征,不應多吃蒸鵝,但吃一次就死,未免太誇張。

徐達可能沒得背疽

《明史》稱徐達死于背疽(又稱發背,因患者手臂反搭才能摸到患處,又稱“搭背”),《備急千金要方》稱:“人皆初不以為事,日漸長大,不過十日遂至于死。”

學者潘務正在《“疽發背而死”與中國史學傳統》中,統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患背疽而死者,多達57人,從西楚軍師範增,到三國劉表、曹休,及唐代孟浩然、張守珪,宋代王雱、宗澤,明代徐達、楊一清、仇鸾,清代姚啟聖、張曜等,幾乎無代不有。

背疽這種小病為何也能死人?

今人多用“古代無消炎良藥”解釋,其實烈酒、黃豆粉、蒜等的消炎效果極佳,且價廉易得。古人治背疽,常用針灸将一瓣蒜插在患處,效果可觀。

潘務正先生提出一個有趣的見解:在古代曆史書寫中,患背疽有悲壯的含義,是史筆表達“隐”的方法。

在正史中,患背疽而死的人大多壯志未酬、胸懷憂憤,比如孟浩然,初在張九齡幕中還算愉快,“與之唱和”,一年多後,詩中便出現“羞逐府寮趨”“從禽非吾樂,不好雲夢田”等句。

患背疽後,他辭職回鄉,一度“病愈”,恰好王昌齡來訪,酒後孟浩然因“食鮮疾動”去世。

最離奇的是唐将韓簡,《實錄》稱他“為部下所殺”,《新唐書》《舊唐書》卻記為“疽發背而卒”。

可見,許多因背疽而死的人可能未患此病,隻是史家不便談實情,或想烘托氣氛,才在他們的後背添上了背疽。如《明史》作者真存此念,則徐達晚景如何,可想而知。(責編:沈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