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四個維度?元旦已過,春節将至,工資是這段時間大家談論較多的話題據《法制日報》報道,以前建築行業農民工讨薪是工資問題的焦點,現在一些“白領”也面臨工資問題不過,與農民工工資被拖欠不同,不少“白領”面對的是企業以“績效”為由莫名扣發薪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績效工資四個維度?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元旦已過,春節将至,工資是這段時間大家談論較多的話題。據《法制日報》報道,以前建築行業農民工讨薪是工資問題的焦點,現在一些“白領”也面臨工資問題。不過,與農民工工資被拖欠不同,不少“白領”面對的是企業以“績效”為由莫名扣發薪酬。
對于勞動者來說,薪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以及福利等部分,績效工資能夠起到激發員工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的作用。但企業克扣員工績效工資的現象卻見怪不怪,嚴重侵害了勞動者權益。比如将近年關,進入了跳槽的高發期,一些跳槽員工卻被用人單位拒發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本來有利于用人單位管理員工,結果卻成了一些用人單位管控員工、甚至侵犯員工合法權益的工具。所以績效工資有兩面性、具雙刃劍效應:一方面,績效工資有利于企業對員工進行适當的管理,可以讓企業通過獎懲制度來激勵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避免一些人渾水摸魚,光拿錢不幹活;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又濫用懲罰權,拿績效工資為誘餌讓員工“賣命”,結果績效工資卻不過是“鏡花水月”,并不會兌現。
對此,一方面不能否定績效工資的作用,不能收回企業制訂相應獎懲條例的權力,但另一方面,企業不能随意扣除勞動者績效工資,要能嚴格管控企業的懲罰權。根據勞動部在1994年頒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可見企業扣除勞動者工資,必須是在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前提下,而且也不能一次性扣除。但一些用人單位早已超出了底線,員工動辄受到處罰,績效工資成了企業的重要籌碼,一些員工就算沒有給企業造成損失、沒有違反企業規章制度,企業還是找借口克扣員工績效工資。這種情況還是在于勞動者權益沒能得到有力保障,當勞動者權益受損之時,維權之路較為困難所緻。
這些造成績效工資落實難的難題,這就需要勞動監察部門等相關部門能夠幫助勞動者維權,加大對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企業的懲治力度,增加其違法違規成本;勞動者在入職前,也要多一些維權意識,要能清楚了解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的發放條件,并要通過書面合同予以确定,避免被企業欺騙等等。
隻有讓勞動者能與企業處于平等博弈的地位,才能避免績效工資的“雙刃劍效應”,績效工資才會真正成為勞動者通過努力工作就能摘到的果實,而不是企業予取予奪并欺詐、欺騙勞動者的借口與工具。(戴先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