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冬至後的底104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此外,由于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另外,江南地區一帶清明節的時候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馍糍、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糍等。是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清香爽口的青團,從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氣味。青團不僅好看又好吃,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其中所含有的艾草具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驅寒、除濕等功效。别看小小的艾草不起眼,它還是有很多“秘密”的,我們一起來看:
1、鮮嫩的艾葉可以食用
艾葉有甜艾和苦艾兩種,甜艾葉黃綠、偏白,多為人工種植;苦艾葉綠色,多為野生。在廣東,艾葉煮雞蛋是一種家常菜式,具有散寒去淤、祛濕止癢、暖和子宮等作用,是女人的天然保健食品。
2、艾葉泡腳有好處
晚上臨睡前,可以試試艾葉泡腳。它的好處是可以暖宮驅寒、通經活絡、緩解頭痛鼻塞,對于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的功效。
3、艾草洗澡有好處
在一些地區,産婦分娩後坐月子期間會使用幹燥的艾草煮水洗澡,以達到驅散風寒、溫暖子宮、消毒止癢的目的。嬰幼兒也可以用艾草水洗澡,能去身上的濕疹。
4、艾草是一種婦科良藥
艾草能溫經調經、驅寒散瘀,同時還有止血安胎的作用。适用于孕婦下腹疼痛、陰道出血、胎動不安的症狀。也适用于婦女産後出血過多、惡露不絕、子宮寒冷等症。
5、艾草可制成艾草袋和艾草枕頭
艾草袋和艾草枕頭都是将曬幹後的艾草搗碎成艾絨後放進布袋或枕頭裡,封口制成的。艾草袋可以放在衣櫃裡驅蟲,艾草枕頭可以靜心安神、祛濕、抗菌抗病毒,不僅有助于寶寶睡眠,還能預防感冒、哮喘咳嗽等疾病。
6、制作艾條
艾葉曬幹搗碎後的艾絨可以制成“艾條”,以供艾灸之用。艾灸是一種中醫灸法,通過點燃艾條,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治病的目的。艾灸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扶正固本等保健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