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資源,推動雜技、曲藝等文藝事業發展,2月26日至27日,河北省演出行業協會、河北省雜技家協會、河北演藝集團、河北省曲藝家協會等多家協會單位赴肅甯縣開展調研活動,期間觀摩了“2023年肅甯縣雜技精品展演”并圍繞“弘揚狀元文化精神 建設肅甯美好文化場景”為主題舉行了專題研讨會。
嘉賓與雜技演員合影留念
2月26日晚,“武垣風——2023年肅甯縣雜技精品展演”在肅甯縣科創中心震撼上演。演出在開場武術《肅甯人》中拉開帷幕,傳統節目《荷風彩月》盡展雜技柔美,高空綢吊《飛天》讓觀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在《步步高》《流星飛舞》《柔術》《鼓韻》《羅圈獻彩》《龍躍神州》等節目中,雜技演員們流暢連貫地展示着絕技,不斷有“好驚險”“有力量”“動感十足”“視覺享受”的評論聲從觀衆席傳來。
研讨會現場
2月27日上午,“弘揚狀元文化精神 建設肅甯美好文化場景”主題研讨會在肅甯縣委召開,肅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繼東主持會議。
王繼東表示,要借鑒吸收好各位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建議,主動對接,鼓足幹勁,守正創新,充分依托肅甯縣雜技文化資源和曆史文化底蘊,創作出更多有特色、接地氣、有質量、有影響力的文藝精品,繁榮肅甯文化藝術創作,弘揚狀元文化精神,建設肅甯美好文化場景。
研讨會現場
會上,河北省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邊四清,河北省雜技家協會主席、河北演藝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書鎮,河北省雜技家駐會副主席、一級調研員沈海濤,河北省曲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袁冀民等省内外專家學者逐一進行發言交流,大家各抒己見,對加快肅甯縣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更多文藝精品欄目品牌、擦亮“中國雜技之鄉”品牌,推動雜技、曲藝後備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議。
走訪調研
會後,邊四清、陳書鎮、沈海濤、袁冀民等,在河北省雜技家協會副主席、萬晟雜技藝術團團長、畫眉張口技第四代傳人張萬胖的陪同下,到萬晟雜技藝術團進行調研,實地了解該團曆史發展、訓練場地及發展遇到的瓶頸問題,并對“中國雜技之鄉”肅甯縣大王莊村及該團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走訪調研
據了解,肅甯雜技源遠流長,早在上世紀初肅甯雜技班社就遍布全縣,尤其是老藝人畫眉張創建的張家班更是久負盛名,在國内各大雜技院團中幾乎都有肅甯人的身影。2001年,中國文聯、中國雜協正式授予畫眉張的家鄉肅甯縣窩北鎮大王莊村為“中國雜技之鄉”。2018年,畫眉張口技被評為省級非遺項目。此次調研是河北省演出行業協會、河北省雜技家協會、河北省曲藝家協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河北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關于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工作部署的一次生動實踐。下一步,将繼續深入挖掘燕趙大地豐厚傳統文化、聚焦縣鄉雜技、曲藝文化資源,多方搭建平台,充分發揮協會聯絡協調服務作用,努力為河北雜技、曲藝事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