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肯三日不食,也不要一日不排”,長期便秘對身體不好,大家都知道,但怎麼算是便秘呢?
其實,就算是每天都排便,也可能是便秘,而有的人一周大便一次也是正常的,有的人一天大便幾次也是便秘。
因為,正常的排便不隻是看頻率還得看質量。比如說,從一周拉 3 次到一天拉 3 次都是正常的。
正常來說,大便應該是成型的、幹燥的,并且排便比較容易,沒有排不盡的感覺。而如果覺得沒有排幹淨、排便時間過長等等都屬于一個病态的表現。籠統地講,真正的便秘是指排便總是既費力又費時,并且次數明顯減少(每周小于 3 次)的情況。
另外,看便秘還得看排便費時費力的問題,是長期存在還是偶爾出現。如果因為天氣太熱、工作忙,喝水少也可能導緻大便幹燥,兩三天才排便一次,這也是正常的。
所以,不要盲目以次數論便秘,如果出現排便不正常,不妨多觀察一下,實在不确定還可咨詢消化科的醫生。
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便便影響着每個人的健康,很多時候身體的一些疾病的出現都會通過一些症狀表現出來,所以,每個人在排便後都應該回頭看看,檢查自己便便是否正常。
1、便便顔色
正常便便顔色為棕黃色或者金黃色,如果出現白色、黑色、紅色大便,則顯示身體有問題。如果大便的顔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于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緻膽黃素無法随大便排出。
而如果是黑色大便,則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導緻。血通過幾米長的腸道,發生各種化學變化,逐漸變黑。
紅色大便則是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但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隻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可能是患了痔瘡。
2、便便形狀
正常的大便應為圓柱形,較軟,有點兒像香蕉型的軟便,如果大便太硬、太爛甚至黏液或水狀則顯示身體出現問題。
如果太稀不成形,那麼可能存在腸炎或者腹瀉的可能。如果大便不成形,但是排便的次數并沒有增多,那麼提示可能是存在一些腸道的炎性病變,而如果大便不成形的同時還伴有排便次數的增多,那麼則可能是腹瀉所引起。
長期便秘會誘發哪些疾病?1、痔瘡、肛裂
因為便秘會讓人在排便的時候用力排便,而用力排便會導緻肛門周圍的靜脈壓力增加,讓痔瘡形成,這樣就會讓肛門皮膚發生破裂,也就形成肛裂,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加重便秘,讓痔瘡帶來影響。
2、大腸癌
便秘會使人有腹部下墜感、腹脹、腹痛等問題,還容易引起肛裂、直腸炎、痔瘡、潰瘍、胃腸功能紊亂、甚至誘發大腸病變。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早期症狀并不嚴重,服用藥物或進行其它治療後大多能緩解,如果任其發展,排便不順利的情況可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
如果真的長期便秘,還有消瘦、便血、貧血等身體報警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去做檢查。
3、影響大腦功能
便秘時代謝産物久滞于消化道,細菌的作用産生大量有害物質,如甲烷、酚、氨等,這些物質部分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幹擾大腦功能,突出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4、誘發其它疾病
很多便秘的人都會用力排便,這時血壓會比平常高,機體的耗氧量增加,容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意外。男性長期便秘還容易誘發前列腺疾病。
所以,日常需要關注大便的變化,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比如固定時間排便,如早期喝水後進行排便,同時排便不要玩手機,這樣更有利于排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