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嘉魚有文明城市嗎

嘉魚有文明城市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15:17:56

今年,國内部分城市陸續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戰士們紛紛出動,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展現白衣戰士的使命擔當;他們全力以赴,織密疫情防控網,守護當地人民群衆的安全健康。

在這一次次的奔赴守護中,來自嘉魚縣疾控中心“95後”白衣戰士邵李慶可謂是連軸轉——3月5日出發援漢、4月2日啟程援滬、8月18日遠征援藏……苦嗎?是苦的。累嗎?當然累。但他說,當看到一個個城市解除暫停鍵重新啟動,心裡還是充滿幸福感與成就感。

嘉魚有文明城市嗎(文明嘉魚嘉魚疾控)1

援漢——他初次帶隊圓滿完成任務

“我去,我年輕,我沒問題!”3月5日,正在吃午飯的邵李慶在單位微信群看到緊急通知——嘉魚需派6名醫務人員與鹹甯醫療隊彙合,去武漢支援核酸檢測工作,下午就要出發。邵李慶當即報名并獲準。

剛收拾好行李,單位領導又打來電話,通知此行由邵李慶帶領嘉魚的另5名隊員,同時還要管理嘉魚運過去的核酸儀器。作為參加工作時間不很長、工作經曆不是很豐富的邵李慶,突然感覺這次身上的擔子不輕,但同時更多感覺到的是使命感和光榮感。

當日,鹹甯醫療隊到達武漢已是深夜。邵李慶在協助安頓好嘉魚隊員入住酒店後,發現儀器設備沒有同時到達,于是他與其他縣(市、區)的負責人一直在臨時場館等待儀器的到來。

“等到淩晨3點,儀器終于運送到了,我們簽收儀器後,立即進行了安裝調試,在完成所有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程序後,已經是早上8點。”邵李慶說,盡管一晚上沒有休息,但在匆匆吃完早飯後,隊員們立刻參加了核酸檢測人員的集中培訓,随後便投入到了核酸樣本檢測工作。

“我們充分意識到絕不能耽誤一點時間,因為每晚一分鐘開展樣本檢測,武漢面臨病毒擴散的風險就大了一分。”邵李慶回憶,在援助武漢期間,鹹甯醫療隊嘉魚小分隊被分配到第三方核酸實驗室工作。他和同事們在漢五天的工作中,服從安排、規範操作、連續作戰,沒有出現任何失誤,圓滿地完成了援漢核酸樣本檢測工作任務。

嘉魚有文明城市嗎(文明嘉魚嘉魚疾控)2

援滬——他逆行而上貢獻鹹甯力量

時間一眨眼就來到了4月。4月伊始,上海日漸嚴重的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支支醫療隊帶着一股股溫暖人心的力量緊急馳援。4月2日中午,邵李慶接到通知——“鹹甯要組建援滬核酸檢測醫療隊,你和同事葉齊明天前往武漢集結出發。”

“我很清楚這次援滬任務重、責任大。作為一名核酸檢測人員、醫務工作者,我必須以大局為重。”邵李慶說,接到通知後,他和葉齊一起連夜籌備好必需的防疫物資,第二天一早就前往武漢高鐵站搭乘前往上海的專列。

到達上海,邵李慶和葉齊被分配到了核酸加樣崗位。進入正式的檢測工作狀态後,他們每天都穿着防護服在實驗室,經常一進去就是七八個小時。連軸輪崗、深夜加班到黎明更是“家常便飯”。密閉實驗室悶熱 “全副武裝”防護着裝 千萬次的機械動作 工作時間長,汗透衣服、渾身酸痛是常常發生的事。

“加樣加到胳膊疼、擰蓋擰到指麻木、睡覺不安常驚醒……這些都是核酸檢測工作的真實描述。”邵李慶說,在上海,看到疫情下空蕩蕩的城市,緊張的工作之餘總讓他覺得難過。但難過之餘他更明白,這座大都市隻是暫時按下了暫停鍵。他相信,在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的馳援下,上海很快就會獲得這場戰“疫”的勝利。

在援滬期間,邵李慶和葉齊一天檢測量達到2500~3500管,工作量非常大,但大家始終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5月14日,他們圓滿完成任務返回鹹甯。

嘉魚有文明城市嗎(文明嘉魚嘉魚疾控)3

援藏——他調整戰略有效提高效率

國慶前夕,鹹甯的2名援藏醫療隊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凱旋。10月5日,他們結束了返鄉後的集中醫學觀察安全回家。此次鹹甯出征的2名醫務人員就包括邵李慶。

8月16日,湖北省決定組建首批20人核酸檢測隊伍前去支援西藏,需要各個地級市挑選有核酸檢測經驗、年輕、身體素質好、持有PCR上崗證人員參加,其中鹹甯要派出2人。到西藏後,要在克服身體高原反應的同時投入抗疫工作,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我年輕,身體好,有援外經驗,我願意去!”當嘉魚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在單位詢問是否有人願意前往西藏支援時,邵李慶毫不猶豫回應道。8月18日下午5點,邵李慶一行抵達西藏,随後被分配到了山南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工作。

“到達實驗室後,我得知他們是9個人3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我跟了全部3個班後,發現檢測效率還有提升的空間。”邵李慶說,憑借自己的經驗,他大膽與山南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相關負責人溝通。在邵李慶的建議下,他們對實驗室各個區域的人員分配進行了調整,優化流程,并傳授了一些在實驗過程中的小技巧,得到山南疾控工作人員一緻認可。随後,當地政府還為實驗室增配了一些必要的物資耗材和一位能參與輔助工作的志願者,減輕了實驗室工作負荷,也緩解了工作人員長期作戰的心理壓力。

就這樣,邵李慶參與援藏工作的實驗室從日檢測500~600管樣分兩班共需8個小時檢測,到日檢測1300~1700管樣隻需4個小時1個班就能檢測完,極大地提高了檢測效率。

在結束援藏工作前3天的晚上,邵李慶接到山南市疾控中心領導的電話,說本市一家檢測實驗室遇到問題需要增援。邵李慶二話不說就趕到了現場,了解情況後馬上帶領2位工作人員進入該實驗室開展環境消殺與檢測。其後,他們就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讨,并為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環境生物安全、人員防護消毒的培訓,在不知不覺間時針指向了淩晨2點。“這種來自組織的信任讓我覺得工作充滿意義,我也感覺到自己已經是個有經驗的‘老兵’。”邵李慶笑道。

援藏期間,邵李慶一行克服高原反應,經常工作到深夜12點才起身回酒店休息。在實驗室裡,他們本着嚴謹的精神規範專業操作,沒有出現過任何失誤,且全部及時、準确地出具了核酸檢測報告,得到該實驗室工作人員高度認可。

後記

哪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從3月到9月,6個月時間,邵李慶輾轉出征三地,總計近90天,采訪過程中,他沒說一句辛苦,也沒說一聲難處,他隻是反複在說:“之前全國各地的兄弟姐妹們支援我們湖北,現在我們馳援其他城市也是義不容辭,畢竟我比較有經驗,人也比較年輕,哪裡有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記者能明顯感受到,邵李慶雖然是年輕的“95後”,但已是抗疫戰場上的老兵,有着豐富的核酸采樣及院感防控經驗。多次的外派援助行動中,邵李慶也充分展現出勇挑重擔、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鹹甯醫務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他說,雖說他們還是崗位上的新手,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們必當勇往直前,這對他們來說,既是一次曆練,更是一種成長。

他說,很榮幸能在疫情防控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他人生中不一樣的經曆,給他力量和鼓舞,為未來的工作積累經驗,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為群衆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香城都市報

撰文:葉子 張耀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