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藝術家(姜思達)來說,《思路不能斷》既是一座精神監獄,也是一座精神天堂。
作者 | 石燦
編輯 | 園長
北京十月的一個初秋下午時分,新晉藝術家姜思達出現在北京普通郊區一棟挺大的房屋内。房屋是他的創作空間,裡面擺滿了畫筆、顔料、酒水和一座3米X3米的白色房間。
姜思達與那座3米X3米的白色房間合影,内容主題為《思路不能斷》 圖源來自公号“思達帕特”
兩厘米不到的胡渣從下巴冒出,他坐在椅子上對着錄影機鏡頭自言自語,像極了一場自導自演的獨角戲。他穿着黃色棉袍在房間裡遊走。從他的表情裡能看得出些許未知感帶來的興奮,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徘徊些許。終于,他走到3米X3米的白色房間内,寫下第一個文字作品——“沖刺,加油”。随即動筆寫上一些密密麻麻的字迹。他自侃,這像是高中的手抄報。
這裡遠離北京城區,足夠偏僻,也足夠安靜。我們被工作生活所困,喪失了對生命的感知,或者,每天都背負着未來要做的一百件事情,反而沒能傾注心力把當下的一件事做好。2020年10月,姜思達來到這兒,渴望把一件藏在心中很久的事做好。
為了完成人生中第一次藝術展作品,姜思達關掉手機,與外界的所有繁華、熱鬧隔絕。工作人員把丙烯顔料、紅酒、畫筆、錄影機等工具放到一間巨大且空曠的純白色房間。其他人相繼離開,隻有姜思達在房間裡。他要足足待上8天,開啟一段完全未知的創作旅途,亦像一次苦力修行。
那時,北京的餘夏味道尚未完全散去,蟲子時常光臨他的創作空間。第一天夜幕垂簾,他在午夜睡去,淩晨4點驚醒——他感覺全身都被蟲子咬了。在朦胧的意識中,他把腳伸出被子外,實際上沒有蟲子在蠶食他的身體——隻是做了一個夢:一隻貓被一隻狗咬傷,沒過幾天便死了,他很悲傷。
第二天早上,姜思達被附近村落的雞鳴聲叫醒。上一次他被雞鳴聲驚擾,還是在上海郊區拍攝訪談節目《僅三天可見》脫口秀藝人池子作為嘉賓的那一期。他和制作團隊住在一家農家樂裡,早上雞叫聲四起,他煩得不行。他打開窗,五隻雞在正對面的樹上叽叽喳喳。姜思達撿了塊石頭砸向雞群,它們四散而開,卻到其他地方繼續鳴叫。他想把制片人喊起來,找到那五隻雞的主人,買下來,宰了吃。但制片人還在呼呼大睡。
起床,姜思達右臉起了兩顆痘,面容略顯憔悴,但隻要一說起話,便能找到亢奮的情緒點。這天,他畫了一幅畫,挺開心的,略有成就感。但面對毫無頭緒的一片需要寫滿圖文作品的白色牆壁時,他萌發了厭倦情緒,開玩笑說,“好難啊,什麼時候才能發财啊,我不想搞這種東西了。”
姜思達在創作期間的時間安排 圖源刺猬公社
姜思達第二次醒來時,已經是下午1點40分,“什麼都還沒有幹,不知道為什麼,特别不高興,情緒低落。”姜思達在前一晚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參加在體育場館舉辦的新一季綜藝節目《奇葩說》,他從後台入場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人歡呼他的名字。他挺不開心的。雖然完全不是什麼事兒,但“我居然很在意”。這句話帶着對夢境中自己的驚歎和疑惑。
“有沒有人想我呀?”遠離北京主城區、沒有手機聯系外界的姜思達好奇并猜測到,“除了App的消息外,可能就是沒有人找我。”他在抱怨中抱着一絲期待,“我回去之後第一件事是幹什麼呢?”簡單停頓了一下,“工作吧。”說着說着,情緒逐漸沖上眼眶,微表情告訴我們,姜思達又開始感懷走心了,“其實沒多大個事兒,但有點走心了。我總走心。”
第三天,姜思達在一張白紙上寫了“顔料沒了”的類似字樣,對準實時監控攝像機,示意同事趕緊把顔料送來。因此,他情緒低落。顔料到了,“我好了很多”。它總在非常躁動和非常壓抑中來回切換,頻率很高,速度很快,兩種情緒非常不一樣。當要姜思達對這兩種情緒做清晰的闡釋,卻又“說不清”。人本身就是在多種複雜情緒中生存的動物,說不清也很正常,切身體會便可。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姜思達自言自語的表述明顯比前兩天多得多。他要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要尋找“我”了。他将鏡頭對準面部,特寫畫面填滿鏡框,放大毛孔,牙齒變黃,忽然感慨,“過一種原創的生活真的好難。”我們必須要在人類曆史沉澱的基礎上挖掘自己的閃光點,過好屬于自己的原創生活。
《思路不能斷》(局部) 圖源北京X美術館公衆号
原創意味着嘗試新事物。從姜思達做過的事情歸類來看,他總在做自己沒做過的事兒,每一件事都往他身上貼标簽。姜思達很讨厭媒體記者問他一個問題——“你怎麼定義自己?”——“你放棄吧,能不能别問這種問題了?”姜思達有些生氣和無奈地說到,“人性都藏在過程裡,人是帶狀的,不要總拿着點有頭有尾的東西,嘗試畫出一個人的形狀。”
首次出現在大衆媒介視野時,他是一個辯論選手,21歲,帶領中國傳媒大學辯論隊闖入第四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标賽八強,後參加愛奇藝出品的語言類綜藝節目《奇葩說第一季》。兩年後,他在第三季節目中惜敗知名辯手教練黃執中,拿到亞軍。他善于用動情且有理有據的言辭打動無數人,幾句話便能讓人頓時醍醐灌頂。
相比于定義自己而言,有一點他倒是早就明白了——不是錢,不是名,是關于私密的自我袒露許人自由。這幾年,他也一直用不同作品在诠釋這條理念。制作訪談節目《透明人》,他希望每個嘉賓和自己都像名字一樣,在某些時刻掀開自己。《僅三天可見》始終圍繞一句話,“看懂一個人,才能決定Love or Hate。”直到《愛我》,他在8天7夜時間裡狠狠地挖掘、暴露、展示、親近和認識自己。
自我探索的隧道垂直而下,礦井悶熱潮濕。第六天,他穿着拖鞋、圓領輕薄毛、拖鞋出現在鏡頭前,顔料散落在腳上、衣服上。第六天,胡渣一根根在下巴處變成一撮小黑色。他自嘲,感覺這幾天做的作品不是特别夠,這幾天的視頻内容可以做一個紀錄片素材,但是拿不了獎,除非死掉。每個人都會死去,但我們又不敢死。
酒精是騙術,是興奮劑,是催眠藥,是多巴胺的把戲,也是靈感發動機。姜思達倒上一杯紅酒,喝了兩口,回憶起過往一些傷心的事情,泣不成聲,淚流滿面,鼻涕橫流。一下子從私密的記憶中抽出,回看眼前的油畫作品,“很痛苦,不知道怎麼把畫作完成。”
3米X3米的白色房間外觀一角 圖源北京X美術館公衆号
他在3米X3米的白色房間内創作,一把紅色椅子支撐起整個身體,昂着頭,手持畫闆,畫筆接觸房頂,揮灑思緒。他把更多關于過往經曆和内心的畫面用文字勾勒出來——
他在夜店總是這樣
你不看他 他就不動
你看他 他就自顧自搖頭
他動不動取決于你看不看他
薛定谔的他
——姜思達
幾日下來,他腰酸背痛。
我們都是陌生人,我們都是熟悉的人,但當我們總是表達時,你可能并不在意,我突然停止說話,你卻聽到了我内心真實的聲音。姜思達消失的那些天,是外賣員、小動物、雞鳴聲、電子鐘表、紅酒……陪他度過的。第八天,一輛車從北京城市區駛來,把他接走。
姜思達的作品将會被搬到北京X美術館裡展覽。它創建于2019年8月,2020年5月開館,北京五環外的東北角,前往的人需要搭車或者自行駕車。
這是一棟類似于四合院式的灰色磚樓。樓前屋檐由兩塊巨大的鋼筋以“X”形狀交叉構成,寓意“X美術館”關注年青一代藝術家的“未知性”意義。樓外面有兩個停車場和兩塊綠色草坪。草坪上種滿了銀杏樹,秋天來臨時,這棟樓将被一片金黃色圍繞。
北京X美術館外景 圖片由北京X美術館提供
現在是炎熱的夏天,小暑剛過,屋外遍布叽叽喳喳的鳥鳴聲,草地旁農戶人家種的黃瓜苗躺在地上剛結果,黃燦燦的向日葵花朵在黃瓜苗一旁面朝東方。
2021年7月,姜思達頻繁出現在北京X美術館。下車進入場館時,他正好背對北京城,那是一個充滿修辭的信息流賽博空間,流量浪潮下的賬号主體和社交媒體中的注冊資本,洶湧澎湃;他身前面朝美術館,是一個充滿自我私密表達的個人藝術空間,流量在這裡失效,心貼心的彼此感受才能進入對方的命運之川。
姜思達團隊把他舉辦個人藝術展的消息散播在社交媒體上,姜思達也在個人播客中号召大家前去觀展。由于舉辦地在北京,遠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粉絲在推文末評論,“啥時候來上海”“什麼時候是深圳”“看看杭州吧”。6月12日開幕當天,很多其他城市前來北京X美術館的觀衆,拖着行李箱在美術館門口等着開門,隻為了見姜思達一面,
樓内,姜思達的個人首次藝術展“愛我”正在上演。一共有8個展廳,10個展示區,10個作品主題展。大樓右側是展廳入口,姜思達于2020年創作《思路不能斷》時的創作手稿。煙頭、花朵作為一種生命意向,逐漸破碎的狀态是一種生命的自述。手稿是藝術家思維彩排的所在地,裡面藏有很多秘密。
一片漆黑中,第一個主題展廳《愛我1-4》撲面而來。在姜思達的創作中,“情欲”是他最原始的創作動力。《愛我1-4》裡,藝術家把畫布當作自己的“愛人”,持續跟畫布進行交纏和碰撞。
孤獨是不是騙術?為什麼會有人感到孤獨?為什麼一些人需要陪伴,而一些人沒有?也是在新冠疫情2020年的夏天,姜思達躺到朝陽公園空曠的草地中,在個人公衆号發布一張粗糙的邀約函,“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跟我一起來趟,什麼都不需要準備,在我身邊好好躺下就好”。大家來了之後,他本以為有人安安靜靜與自己躺下。但人們拿起手機,把姜思達當做一隻大熊貓一樣注視和圍觀。
圖源來自公号“思達帕特”
這種“愛”對他來說太複雜了。和Michael說完自己的經曆,他們把這個場景搬到X美術館,做成一個藝術作品,名為《躺下》。
圍繞愛的主題在延伸,由不同的實體具體演繹。2021年3月14日,“藝人”姜思達在北京 Mandrill 舉辦了“見面會”。當天,二三百人從四面八方彙聚而至。桌面上的展品是“粉絲”的禮物,包含共計打賞33元人民币。
“這是除了那些淚水和撫慰,能夠留下的關于他們愛我的全部。”不知該歡喜,還是悲傷,人是客觀獨立的個體,人也是感性渴望被了解的存在。
展廳二裡展示的作品叫《思路不能斷》,3米X3米的白色房間已經五彩斑斓,觀衆需要從一個小入口俯身進入才能杯中窺豹。姜思達團隊如是介紹:對藝術家(姜思達)來說,《思路不能斷》既是一座精神監獄,也是一座精神天堂。
文字被拆分在各個角落,因此無法被完整的有序閱讀;繪畫中的人物有象征着藝術家本人的五顔六色的璀璨大腦,有象征着藝術家的母親的蓮花。這些私密的情感在這個空間内得到釋放,又得以收藏。
圖源刺猬公社
除了文字,8天7夜錄像内容被剪輯成一個2.5小時的紀錄片,姜思達呈現出一個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平靜、不安、躁動、欣喜、沉靜狀态。
情感連接在固定場域中被自動連接。如果你是一名觀衆,還會進入X美術館展廳三、四,一件行為藝術作品《皇後》在那裡等着你——“這是一場心靈出走的遊戲,把阻礙情感建立的因素摘除,對相遇與社交進行一次光明正大的提純。”它的區域面積有237平方米,分為ROOM A、ROOM B、觀衆等候區三個區域。你在觀衆等候區觀看完40分鐘皇後紀錄片後,進入ROOM A,每天會有兩位皇後等候你,如果運氣還不錯,會遇上皇後扮演者之一的姜思達。
觀衆等候區 圖源來自公号“思達帕特”
皇後:李麗(姜思達飾) 圖源自公衆号“思達帕特”
進入ROOM A後,你會與皇後一對一面對面。你們短暫矚目,快速在面前的兩個按鈕——喜歡、不喜歡中做出選題,如果都選擇了一個答案,彼此配對成功,進入ROOM B。那裡是你們的私密空間。
促成姜思達這場展覽的人叫黃勖夫,X美術館創始人兼館長,大家都喜歡叫他英文名Michael。他最開始了解姜思達,是從姜思達比較有争議的熱搜開始,當時覺得姜思達挺“瘋”的。後來在生活中二人相互有了交集,在深度交流後,Michael發現姜思達的“瘋”具有非常超前的一面,“敢于做自己,也敢于表達自己,挑戰大家習以為常的習慣。”
在多次飯局閑聊裡,二人一拍即合。一同在“愛我”主題展中,探讨了很多關于人與社會的契約關系、人如何愛與被愛、人性與情欲的讨論等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所以無論是不是姜思達的粉絲,他們在觀看視頻、觀看作品的時候都有會跟着一起哭、一起産生各種情緒,我覺得這就是觀衆可以得到的東西。”
大雨來臨前,北京大大小小的媒體持續發布預警,告知衆人,7月11日晚間将引來2021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呼籲減少出行。
那天,北京格外炎熱,天色陰沉乏悶。一撮又一撮着裝時尚的俊男靓女踩着相同路線,在美術館門前下車,步入展區,用眼睛、耳朵和大腦觸摸姜思達流露出來的個人思緒和藝術表達。姜思達在下午5點前抵達美術館,他将擔任皇後一角,在小黑屋裡與觀衆親密互動三個小時。
美術館于晚上8點打烊,最後一撥參展者相繼離開。幾個小時後,大雨傾盆注京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