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高危行為的人往往會擔心自己感染性傳播疾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關注,如果能夠及早的發現疾病并給予治療,往往治療效果令人滿意。然而,很多人并非感染性病,隻是過分的放大了以往忽略的細節,或者是情緒緊張造成植物神經紊亂出現了一些不典型症狀,這種表現就是性病恐懼症,包括艾滋病恐懼症、尖銳濕疣恐懼症及梅毒恐懼症等。南京市第二醫院性病科華雲晖
性病恐懼症患者一般都有一定文化知識,在網絡或者書籍上了解過一些性病的知識,但因為并非專業醫生,加上情緒緊張,牽強地将自己的症狀與自己認定的性病對号入座,進而産生一系列新的症狀群,甚至不相信醫院檢測結果,反複就診,身心俱疲。
艾滋病恐懼症就是最常見的實例,患者常自覺低熱、舌苔白、視力下降、肌肉跳動及腹瀉等,但往往輔助檢查沒有異常。其實上述症狀都可以由情緒緊張以及植物神經紊亂引起,很多恐懼症患者在多次檢查排除艾滋病之後症狀漸漸消失。
避免性病恐懼症的最好方法是到醫院給專業醫生檢查,結合血液檢查可以很好的排除性病,同時避免上網檢索該類疾病,也可以多了解一些性病的鑒别診斷,如免疫性疾病及藥物過敏都可能有類似的症狀。如果依然不能脫離恐懼可以找心理醫師進行心理疏導。
如果高危行為後經過專業醫生診斷沒有感染性傳播疾病,就不要再陷入性病恐懼之中,借此敲響警鐘,把它視為上天對自己的恩賜,更加珍愛生命,反而可以成為人生中寶貴的一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