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症與好動不同
經常聽到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太頑皮了,怎麼也坐不住,注意力又不集中,是不是有多動症啊?”
其實,從醫學角度,孩子在年齡、性格、氣質、智力以及身體發育等諸多方面,都有其不同于成年人的特點,這就就注定了活潑好動的本性,而這種本性和多動症是不同的。因此,做一個好家長,應該懂得如何區分“好動”與“多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兒科主任鄒小兵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指出:孩子的多動症和好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相當一部分正常的孩子也是好動的。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的疾病,這兩者是有區别的。很多家長或者老師不喜歡在課堂上好動的孩子,于是就把他們随意地貼上了多動症的标簽,這是不恰當的。多動症作為一個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的疾病,它具有一個嚴格的診斷标準。多動症的全稱是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沖動和學習困難,除此之外,還伴有沖動性、學習困難、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等症狀。通常起病于6歲以前,學齡期症狀明顯。
$SplitPage$
診斷多動症應參考以下标準:
診斷注意力缺陷多動症,至少要具備以下兩項中的各4種表現;或某一項中的8種表現。
注意力項:
易受外來影響而激動;無監督時難于由始至終完成任務;難于持久性集中注意力;聽不進别人在說什麼;經常丢失生活及學校用品;在學校課堂注意力分散,成績不佳;不能組織達到一定目的的活動;一事未完又做另一事。
多動項:
在教室常常離開座位;常未加思考即開始行動;集體活動中常不按次序;常在問題尚未說完時即搶答;難于安靜的玩耍;做出過分行動如爬高,亂跑;參與危險活動;坐立不安,動手動腳;常幹擾别人;說話過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