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白帶增多:白帶增多占41.9%。子宮腔增大,子宮内膜腺體增多,伴有盆腔充血或炎症均能使白帶增加,當粘膜下肌瘤發生潰瘍、感染、出血或壞死時,則産生血性白帶或膿臭性白帶,量可很多。
5.腹痛、腰酸、下腹墜脹:患者通常無腹痛,但當肌瘤蒂扭轉時便會出現急性腹痛。常見症狀是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等,經期加重。
6.壓迫症狀:肌瘤壓迫膀脫出現尿頻、排尿障礙、尿潴留等。壓迫輸尿管可緻腎盂積水。壓迫直腸可緻排便困難等。
7.不孕:25-40%子宮肌瘤患者不孕。可能是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妨礙受精卵着床。
子宮内膜癌
子宮内膜癌是指子宮内膜發生的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高發年齡為58-61歲,約占女性癌症總數7%,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20-30%,近年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已趨于接近甚至超過宮頸癌。
危害
近20年來,由于雌激素濫用等原因,子宮内膜癌和乳腺癌發病率呈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在婦女高發惡性腫瘤中,乳腺癌發病率位居第一,子宮内膜癌位居第四,死亡率高,危害性大。
病因
确切病因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約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内膜癌患者近親有家族腫瘤史比宮頸癌患者高2倍。
2.長期持續的雌激素刺激: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具有高度發生子宮内膜癌的危險。卵巢腫瘤分泌較高水平雌激素的顆粒細胞癌、卵泡膜細胞瘤,可緻月經不調,絕經後出血及子宮内膜增生和内膜癌以及多囊卵巢綜合征,多表現為不排卵,而使子宮内膜處于高水平持續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調節和周期性的子宮内膜剝脫,而發生增生改變。
3.體質因素:内膜癌易發生在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延遲的婦女。目前認為肥胖者體内雄烯二酮在脂肪組織中經芳香化酶作用轉化成雌酮的轉換率增加,長期過多的雌酮刺激可導緻内膜癌;不孕或不育、絕經延遲主要與長期無排卵有關。這些因素是内膜癌高危因素。長期無排卵可導緻子宮内膜僅受雌激素刺激而無孕激素的作用,從而發生癌變。
症狀
極早期無明顯症狀,大多數女性都是在普查或因其他原因檢查時偶然發現,一旦出現症狀則多表現為:
1.陰道排液:少數患者訴排液增多,早期多為漿液性或漿液血性排液,晚期合并感染則有版血性排液,并有惡臭。
2.陰道流血:主要表現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大量出血者少見,或為持續性或為間歇性流血;尚未絕經者則訴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間期出血。
3.全身症狀:晚期患者曾伴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惡病質、發熱及全身衰竭等。
4.疼痛:通常不引起疼痛。晚期癌瘤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癌竈侵犯宮頸,堵塞宮頸管導緻宮腔積膿時,出現下腹脹痛及痙孿樣疼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