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肥胖在中醫角度來看,也分很多型,首先要分清虛實,還要再各個證型之間詳細鑒别,有針對性處理。比如,白白胖胖多為氣虛。
各證型之間往往兼挾,且可互相影響。如氣虛可生痰濕,痰濕久羁可挾瘀等。實證中痰、濕往往互相兼挾,以頭重身困,乏力,舌苔厚膩為主要表現;代表藥物有陳皮、半夏、茯苓等。根據寒熱的不同,分為寒濕和濕熱、痰熱。
氣虛:往往是白胖型的,多為養尊處優、好逸惡勞者,他們喜靜不喜動,貪睡,稍微活動就出汗、甚至氣喘,食欲并不一定很旺盛,有些人甚至吃得很少。氣虛易生濕,所以這類人常常兼挾濕邪,治療時以健脾化濕為主,可選用的藥物有:白術、蒼術、茯苓等。
陽虛:往往合并氣虛,同時也常常兼挾濕邪,形成寒濕。在疾病的發生過程中,除了先天體質陽氣不足外,貪涼飲冷是常見的原因。他們典型表現是較常人怕冷,有時可有惡心欲吐,關節疼痛等。治療時以溫陽除濕為主,可選用的藥物有:制附子、幹姜、桂枝等。
寒濕:可參見陽虛證,濕熱、痰熱證者,有明顯的熱象,如面紅目赤、口臭、口舌生瘡、心煩易怒、小便黃、大便或秘或黏滞,舌苔色黃等。可選用的藥物有:薏苡仁、荷葉、金錢草、車前草等。
挾瘀:往往病程較長,多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月經紊亂、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這類病人口唇、爪甲發紫,舌紫或舌上有瘀點,皮膚粗糙,女性可見月經延期、甚至閉經、經色暗黑等。可選用的藥物有丹參、葛根、三七、山楂、桃仁、紅花、益母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