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各種千奇百怪的病例都能見到,很多突發情況都令人意想不到。
有一次神經内科請我會診一個病人。因為白天門診太忙,一直耽誤到了晚上大約8點半左右,我才去看望那個病人。
到病房時,要會診的病人沒在,有家屬說他散步去了,馬上就回來。反正都來了,我就坐病房對面的護士站裡歇會兒,準備等病人回來。
護士站對面屋裡有個患者,是一個大約70多歲的老年男性,半邊的身體活動不是很協調,看樣子應該是腦梗塞進來的,正半躺在床上看女兒忙活。
他一側面部表情不自然,說話口舌不清:“明天你大哥、二哥接我……天天都是你伺候,今天不用使勁忙活……簡單收拾一下,明天讓他們拎走”。
女兒在旁邊給他切水果,還唠叨着老爹:“這次撿了一條命,幸虧及時送醫院做了溶栓,雖說留下點後遺症……明天就出院了,以後多吃水果,生活健康一點,少吃大魚大肉的。”
一看就是孝順女兒。一個火龍果去皮後,被精細的切成了很多小塊,放在盤子裡,然後一勺一勺的喂着自己的老爹,眼睛裡滿是關心。
老父親還處于恢複期,一側的腮幫子鼓囔囔的嚼着火龍果,還含糊不清的唠叨:“床下面的盆先别收拾……晚上還要……”
含糊不清的言語突然中斷,老年患者突然出現劇烈的咳嗽聲,一隻手使勁捶胸,女兒也幫忙拍背。
我叫了聲不好,趕緊沖了過去。
沒有咳幾下,老人的咳嗽聲就消失了。我沖到床旁時,隻聽他口中發出滲人“咯咯咯”聲,眼睛瞪的滾圓,臉頰漲的紫紅。他女兒已經驚吓手足無措。
我摳出老人口中殘餘的大量火龍果顆粒,對着他的肚臍上部反複推壓沖擊,可是老人的狀态沒有絲毫改善。
值班醫生此時也趕了過來,讓護士緊急請麻醉科、ICU等科室的醫生協助搶救,同時和我一起配合救治病人。
相關科室醫生也很快趕來,同值班大夫和我全力搶救了四個多小時,試圖挽回病人的生命。哪怕是做了氣管切開,但老人最終還是走了。
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食不言”,意思是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成為君子必須遵守的日常行為規範,是不可逾越的“禮”。
老人的案例說明了食不言絕對不僅是“禮”的問題,應該是關乎人命的行為準則!
每人的喉部有一個會厭軟骨。呼吸或說話時,會厭軟骨向上,讓喉腔開放;吃東西時,會厭軟骨向下,蓋住氣管,使異物不會進入氣管内。
如果邊吃東西,邊說話,異物容易進入氣管,引起氣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生命危險,甚至幾分鐘内就會導緻死亡。
老人和兒童最為常見這種情況,這種意外發生時,就在氣管剛剛吸入異物的那一、二分鐘,及時的急救措施至關重要,這短短的一、二分鐘裡也許就是得救的關鍵。為了家人,一定要知道這個排除氣管異物的技巧。
遇到氣管吸入異物,如果老人能站立,救護人從背後抱住老人腹部,一手握拳,拇指一側放在老人肚臍稍上的腹部,雙手握住,并有節奏地急速推壓沖擊6-10次,以形成的氣流把異物沖出。
如果老人不能站立,采用仰卧位,救護人雙手掌放在患者臍稍上方,向下前急速推壓沖擊。或讓老人屈膝蜷身側卧,面向救護人,救護人用膝、腿抵住老人胸部,在老人肩胛間區脊柱上連續拍擊,把異物沖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