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師說蘊含哪些從師問學的道理

師說蘊含哪些從師問學的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22:41:23

師說蘊含哪些從師問學的道理(述而篇7.22子曰三人行)1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釋】

▲三人行:“三”是虛數,指多人。“行”一是指行走;二是指言行,德行。

▲必有我師焉:“師”是老師;學習,效法。《論語·子張篇》19.22章“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老師随時随地向所有人學習,又為什麼要有固定的老師呢?)”

▲擇其善者:“善”與“不善”指同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并非是指兩個人而言,一個是善者,一個是不善者。

▲從:跟随,追随。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學而篇》1.8章“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與他人在一起,他們的言行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别人善的一方面學習,發現别人不善的一面,反省自己有沒有同樣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學而思】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要想做到擇其善者和不善者,首先要有分辨善與不善的能力,不但要知道他人的優點和缺點,還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其次,要有“從之”、“改之”的決心,人們往往習慣要求他人多一些,要求自己少一些。所以孔子才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要想成為一名君子,要注重提升自己,不要一味苛責别人。

參讀:

《學而篇》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政篇》2.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裡仁篇》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顔淵篇》12.6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谮,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谮,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知識擴展】

《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cú]逝,遂亡一鏡矣!”

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曆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