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很多人的胃都是玻璃做的,一不注意,就會出現胃疼、胃難受、消化不良等等的胃病,這其實和我們的飲食有很大的關系。那麼,如何得了胃病該怎麼辦呢?中醫有什麼秘方能夠治療胃病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治療胃病的時候,都會選擇中醫治療的方法,因為中醫治療胃病一般都不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胃病患者更多的選擇中醫治療胃病,以及中醫方法來養胃。
1、胃氣悶脹,不思飲食
用木香、诃子各二十兩,搗爛篩過,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2、肺、胃出血
每日服白及末,米湯送下。
3、脾胃有蟲,食即痛,面黃無色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下,我們可以用兩三量的蕪荑仁,和面炒成黃色,之後再研成粉末狀,每次吃兩匙,用米湯服下。
4、胃脘火痛
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複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反胃吐食
用幹柿三枚,連蒂搗爛,酒送服,甚效。不能同時服其他藥物。
6、胃隔氣
用守宮七個(砂鍋炒焦),木香、人參、朱砂各一錢半、乳香一錢,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木香湯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7、壯胃健脾
準備三斤的羊肉,切下來和粱米一起煮,在下五味作粥吃。
8、胸胃積痰(頭痛,不思飲食)
礬石一兩,入水二升中煮成一升,加蜜半合。頻頻取飲,不久即大吐積痰。如不吐,可喝一點開水引吐。
9、心脾冷痛(按:即胃痛胃病)
用高良姜四兩,切片,分成四份: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去米;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去土;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去豆;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去蝥。另取吳茱萸一兩,酒浸一夜後,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為末,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姜湯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錢,五靈脂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醋湯調下。
10、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寬胸下氣
用高良姜、幹姜等分,炮過,研細,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飯後服,桔皮湯送下。妊婦忌服。
治療胃病中藥
得了胃病,治愈比較困難,吃中藥是很多患者理想的治療方法,那麼哪些中藥可以治療胃病?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山楂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用于胃病消化功能減退引起的飲食積滞都可以使用。
元胡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為罂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藥中的止痛良藥,對胃脘作痛及經行腹痛尤為效捷,配伍應用效果更佳。
砂仁
砂仁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洩瀉。
藿香
藿香具有順氣,和中,辟穢,祛濕的功效。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洩瀉,瘧疾,痢疾,口臭。
雞内金
本品有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并且能夠健運脾胃,廣泛用于治療米面薯芋肉食積滞的各種消化不良。
中醫治療胃病的方法有哪些
脾氣虛損
因素體虛弱,或久病失養,外感寒邪,内傷生冷,中陽不振,虛寒内生而緻。症見胃脘隐痛,嘔吐清水,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甚則嘔血,大便色黑。舌質淡胖,苔白膩,脈象沉細無力。治宜健脾益氣,攝血甯神。方選歸脾湯化裁,藥用黨參,黃芪,白術,白芍,當歸,茯神,酸棗仁,砂仁,伏龍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肝火犯胃
因恚怒傷肝,疏洩不暢,氣機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氣,失于和降而緻。症見吐血鮮紅,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氣惡心,脘脅脹悶,煩躁易怒。舌質紅,少苔,脈象弦數。治宜清肝瀉火,和胃止血。方選柴胡疏肝散化裁,藥用柴胡,白芍,枳殼,陳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黃芩,山栀,川楝子,龍膽草,吳茱萸,仙鶴草,甘草等。
瘀血阻絡
因久病胃痛,反複發作,氣機不利,傷及胃絡,血瘀阻滞,不通則病而緻。症見胃痛拒按,痛處不移,宛如針刺,夜間尤着,或徹胸背,嘔血便血。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象弦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選金鈴子散加味,藥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參,五靈脂,生蒲黃,赤芍,廣木香,佛手,制沒藥,制乳香,甘草等。
熱傷胃絡
因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水濕停滞,日久化熱而緻。症見脘腹脹悶,衄血嘔血,高熱汗出,口渴引飲,大便黑幹,小便黃赤。舌質绛紅,苔黃燥,脈象洪數。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方選三黃瀉心湯化裁,藥用黃芩,黃連,大黃,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黃,側柏炭,大薊炭,甘草等。
看了本文中關于中醫治療胃病的方法介紹,相信大家對中醫治療胃病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要提醒胃病患者,由于自己患有胃病,因此在日常飲食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胃部,切不可因為食物太美而大吃大喝,以免加重胃病的病情。
結語:你不要小看胃病,胃病也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不治療,或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的話,可能變成胃癌的哦。治療胃病的方法有很多,中醫方法一般更受人們的歡迎,小編覺得胃在于我們的保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