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家的生活當中經常會感覺到身體方面容易出現疲憊,很多時候總是愛吃甜食,突然感覺非常勞累,這些症狀都非常的常見随着秋天的季節,天氣忽冷忽熱,人體的腸胃方面也會随着氣溫的變化,而變得忽高忽低,那麼為什麼身體會出現這些特征呢,就是分為痰濕體質,有關于痰濕質體制,如何來調理了解一下。
氣郁型體質屬于郁火。肝氣郁結,久而化火(郁火) 肝為剛髒,性喜條達,如肝氣郁結不散,久而發展化火,所謂“氣有餘便是火”亦即木能生火之義。
要預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松,一些簡單的藥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或“降”火。
郭美伶中醫師說,預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醫常用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綿茵陳調治,效果不錯。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葉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鐘,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
(注:以上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據人數增加。)
2、金銀花15克、綿茵陳15克
将金銀花、綿茵陳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即可代茶飲。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調味。
痰濕體質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髒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易形成痰濕時,便可以認為這種體質狀态為痰濕體質,多見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
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
此種體質類型有易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征,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
如何調節 痰濕體質者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血糖顯著高于非痰濕體質者,常表現為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多痰,浮腫,睡時鼾聲如雷等.
在養生方法上應多注意:
1,加強運動,強健身體機能,健康脾胃功能.
2,不宜在潮濕的環境裡久留,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濕邪的侵襲.這類體質的人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
3,嗜睡者應逐漸減少睡眠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讓日光使得身體機能活躍起來;
4,洗澡應洗熱水澡,适當出汗為宜;穿衣盡量保持寬松,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這樣有利于汗液蒸發,祛除體内濕氣.
在中醫看來對于痰濕質體質的患者,通常我們可以采取強身健體的方式來給自己身體鍛煉,平時這類人群不宜待在長期潮濕的環境下,特别是陰雨天氣,可以多喝一些大補湯來滋補身體,到的時候一定要用熱水,以免太過于寒冷造成身體方面濕氣過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