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患毛滴蟲病十分普遍,它是一種多發性原蟲病,對鴿的危害很大,是鴿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發病的病原是毛滴蟲。本病的特征是在咽喉黏膜呈現明顯的紐扣狀黃色沉着物。
本病主要是接觸性感染,2—5周齡的幼鴿發病最為多見,且病情較重。成年鴿多為無症狀的帶蟲者。根據蟲體侵害部位的不同,本病有咽型、内髒型和臍型之分。
咽型:這是最常見和危害最大的一型。病鴿吞咽和呼吸困難,精神沉郁,消化紊亂,消瘦,食少,渴欲增加,排黃綠色稀糞。剖檢可見咽喉部有淺黃色分泌物,或有界線明顯的呈紐扣狀的幹酪樣沉積物,有些病鴿的整個鼻咽黏膜均勻地散布一層針尖狀病竈。
内髒型:病鴿精神、食欲不振,渴欲增加,毛亂,腹瀉,呼吸時張口伸頸,并伴有咳嗽、喘氣。病變發生在消化道時,嗉囊和食道有白色小結節,内為幹酪樣物,嗉囊積液,肝髒和脾髒表面也可見灰白色界線分明的小結節。
臍型:在鴿的臍部皮下形成炎症,病鴿神呆、毛松、食少、瘦消,臍部紅腫,腫塊切開可見幹酪樣或潰瘍性病變。
治療:治療毛滴蟲常規的就是甲硝锉,治療效果還可以,成本低廉,但是長期使用甲硝锉效果沒有原來的明顯,有的鴿友開始使用中藥治療毛滴蟲,中藥的缺點就是作用速度過慢,使用不太方便,好處就是綠色環保。新型的毛滴蟲治療藥物羅尼嘧唑完全解決以上難題,也就是滴蟲腸清。滴蟲腸清一藥三治,不僅可以治療毛滴蟲還可以治療大腸杆菌、沙門氏杆菌、以及腸炎、腸毒、腹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