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胃病怎麼養 胃病不可怕老醫方藥對付它

胃病怎麼養 胃病不可怕老醫方藥對付它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9-16 12:15:39

  胃病是現代人的通病,胃病的人有很多,這往往和我們平時不注意保護胃有關系。那麼有胃病怎麼辦呢?中醫治療胃病的方藥有哪些呢?生活中如何養胃的好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吧。

  胃好的人,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太注意,可吃自己想吃的,喜歡吃的食物,稍微注意一些就可以了,這該有胃病的人都羨慕不已啊。

  胃部疾病很常見,比如最常見的胃痛,再比如今天要介紹的胃酸,都能把人折磨得精疲力盡、心力交瘁!如何和胃制酸呢?老中醫10大方劑,或有裨益!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而東垣辯曰:“吐酸不僅屬熱,也屬寒也。”臨床中,凡寒、熱、濕、食、痰火均可緻酸,而嘈雜酸甚者必有熱火。且酸多者,多與肝火有關。因肝之在味為酸,肝熱犯胃則吐酸也。

  1.左金丸

  處方:吳茱萸2g,黃連10g。

  功效:疏肝清熱,制酸止吐。

  主治:胃及十二指腸炎症、潰瘍、幽門螺杆菌陽性。臨床有胃痛、嘔吐、泛酸等症。

  方解:吳茱萸辛、苦,性熱。有溫中止痛,疏肝理氣,和胃止嘔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痙止痛、抑制胃運動而止嘔止吐、抗潰瘍并抑制胃酸的作用。

  黃連苦寒,清胃熱并燥濕,瀉肝、胃之火并解濕熱之毒。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具有消炎、抑制滲出、抑制幽門螺杆菌、抗潰瘍、調節胃運動、解痙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

  兩藥同用,疏肝郁、瀉肝火、清胃中濕熱、降逆止嘔、止痛制酸。吳茱萸辛熱,黃連苦寒,一辛一苦,中醫稱為辛開苦降或辛開苦瀉。而且一寒一熱,寒為主,熱為輔,稱為寒熱反佐,吳茱萸反佐黃連。

  加減:胃痛甚者,加陳皮、佛手、白芍等,以加大理氣止痛(解痙)效果;胃熱甚者,選加黃芩、蒲公英、栀子、金銀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強清熱抗菌力度;胃酸甚者,可選加高良姜、黃芩。

  2.瓦楞湯

  處方:煅瓦楞子30g,元胡30g,炙甘草10g。

  功效:消痰化瘀,制酸止痛。

  主治:各種胃炎、潰瘍病之胃酸過多,表現為燒心或泛酸或嘈雜。寒熱虛實皆可用之。

  3.姜連湯

  處方:幹姜、黃連。

  功效:辛開苦降,瀉熱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潰瘍、腸炎屬于中焦,寒熱互結者。症見心下痞滿,泛酸或嘈雜,或腸鳴腹瀉。

  方解:黃連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幹姜溫脾陽,除裡寒。二藥寒熱并用,辛開苦降,共奏平調寒熱、瀉熱消痞、健胃厚腸之功。此對藥是辛開苦降、清熱消痞、調整胃腸功能、消炎解痙制酸止痛的較好對藥。

  4.烏貝散

  處方:烏賊骨、浙貝母(也有用川貝母)。

  功效:消痰散結,制酸止血。

  主治:凡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之胃酸過多,症見燒心或泛酸,或嘈雜,不論寒熱均可用之。

  5.烏楞湯

  處方:烏賊骨、煅瓦楞子。

  功效:散結消痰,制酸止血。

  主治:胃病胃酸過多者,不論寒熱皆可用。

  方解:二藥均含大量的碳酸鈣,為堿性藥物。故能中和胃酸,有較強的制酸作用。

  6.茱連丸

  處方:吳茱萸、黃連、黃芩、蒼術、陳皮。

  功效:疏肝清熱,除濕和胃,制酸。

  主治:濕熱吐酸。

  方解:方中蒼術燥濕,濕除不生熱;陳皮行氣,氣行不生郁;黃芩、黃連清熱瀉肝火,熱去不吐酸;吳茱萸疏肝,溫中降逆,辛熱也制黃芩、黃連之苦寒。

  7.曲麥平胃散

  處方:平胃散加神曲、麥芽。

  功效:燥濕消食制酸。

  主治:宿食不化,吞酸呃臭。

  方解:《醫方考》:“食經宿而不化,有熱則令人吞酸,無熱則但呃臭而已。”

  8.火郁越菊丸

  處方:蒼術、香附、川芎、青黛、栀子。

  功效:行氣解郁,清熱制酸。

  主治:氣郁化火之吐酸。

  方解:蒼術、香附、川芎,用解諸郁,尤解氣郁;青黛、栀子,清熱瀉火。

  9.茱萸六一散

  處方:滑石6g,甘草1g,吳茱萸1g。

  功效:清利濕熱制酸。

  主治:濕熱所緻之吐酸。

  方解:滑石,淡而寒,清利濕熱;吳茱萸,辛熱為其佐,疏其肝;甘草性溫氣平,和中瀉火。三藥合用,共奏清熱去濕、和中制酸之效。

  10.痰火越鞠丸

  處方:海浮石、膽南星、瓜蒌仁、青黛、栀子、蒼術、香附、川芎。

  功效:除痰瀉火,行氣解郁,制酸。

  主治:痰火引起的嘈雜。

  方解:嘈雜者,痰火内動也,令人不安。方中海浮石鹹能軟堅祛頑痰;膽南星,燥可祛濕痰;瓜蒌,苦可下逆痰;栀子、青黛,苦寒清熱瀉火;蒼術、香附、川芎,行氣解郁。合用共奏除痰瀉火,行氣解郁、制酸之效。

  胃部是身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但是也是非常容易受到連累的器官,因此,我們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保護胃,尤其是患有胃病的人,生活中更加需要注意胃的保健了。

  中醫中醫養生保健在胃部保健方面的具有豐富的認識,而且中醫養胃具有安全無副作用等諸多優點,所以中醫養胃備受關注不足為奇。

  中醫養胃的方法有哪些

  1.飲食療法

  飲食是中醫養胃食療的常見内容,除遵循飲食原則外,在日常中要多食牛奶、包心菜、湯水、茯苓、蓮子、芡實、豬肚、羊肉、菠菜、紅薯、桂圓、山藥、南瓜、胡蘿蔔等容易消化且符合養胃特點的食物。同時要注意烹饪的方式方法,食物制作要多以炖,煲,煮為主。

  2.運動療法

  運動在身體保健方面的具有積極作用,胃部保健需求人群,同時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能增加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為充分發揮運動在養胃方面的作用,要注意根據人群特點選擇合适的運動方式和方法,進而避免盲目運動造成的各種系列後果。

  3.按摩療法

  适當的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腸胃功能,經常按摩胃部和足三裡,能增加腸胃動力,促進消化。具體的按摩要注意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進行,進而避免盲目按摩造成副作用,同時對養胃的沒有好的幫助。

  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很多朋友對中醫養胃的方法有哪些的問題有所了解。有關方面的專家提醒,中醫養胃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養胃方法有不同的特點及适應症,而由于不同患者的身體健康問題的差異,所以具體養胃的方法要注意結合保健人群的身體健康等方面的因素。

  結語:胃是靠養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的養胃,如果胃出出現不适的話,可以試試上文給大家介紹的一些中藥方劑。除此之外,我們日常生活的飲食要格外注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多喝水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