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脾虛怎麼調理 14款食療方治療脾虛

脾虛怎麼調理 14款食療方治療脾虛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22 17:07:14

  脾胃在人的身體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人體内所有食物的吸收、營養的生成都靠它。如果脾胃出現問題,對人的生活會造成不小的麻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用那些方法能夠治療脾虛吧。

  脾虛怎麼調理

  辨證施食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髒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洩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幹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蘿蔔、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

  一、脾氣虛

  【臨床表現】

  主症:食少納呆,食後脘腹脹滿,大便稀溏。

  副症:面色萎黃,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腫。

  舌脈:舌淡嫩或有齒痕、苔白、脈緩弱。

  【藥膳】參苓粥

  組成:人參(或黨參),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參(或黨參)、生姜切為薄片,把茯苓搗碎,浸泡半小時,煎取藥汁,後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藥汁合并,分早晚兩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胃。适用于氣虛體弱,脾胃不足,倦怠無力,面色蒼白,飲食減少,食欲不振,反胃嘔吐,大便稀薄等症。

  二、脾陽虛

  【臨床表現】

  主症:腰膝冷痛,經久洩瀉,面浮肢腫。

  副症: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洩瀉,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脹如鼓。

  舌脈: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細遲弱,或脈微細。

  【藥膳】附片狗肉湯

  組成:附片,狗肉,鹽适量。

  方法:将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時,然後加進狗肉,煮熟放鹽食

  功效:回陽補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之功,煮時用開水,嚴禁冷水,否則會中毒。睡前服,服後不能吹着冷風和接觸冷水。

  三、中氣下陷

  【臨床表現】

  精神倦怠,少氣懶言,納谷不香,面色白,腹脹便溏。重則見男子遺精、女子帶下等症。

  【藥膳】綠豆糯米豬腸

  組成:綠豆60g,糯米30g,豬大腸300g。

  方法:先将豬大腸徹底清洗淨,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把綠豆、糯米放人豬大腸内并加水适量,腸兩端用線紮緊,放沙鍋内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連服7~8日為1療程。

  功效:補中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适用于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症。

  4、脾不統血

  【臨床表現】

  便血,尿血,肌衄,齒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常伴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症。

  【藥膳】山藥苡仁粥

  組成:山藥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将薏苡仁洗淨水煮,将熟時,調入山藥粉,用文火繼續煮至粥熟。早晚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滲濕止瀉。适用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或脾虛不運、濕濁下注之婦女帶下等證。

  其他藥膳粥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幹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幹,共同炖煮至稀爛即可。

  2、芡實粉粥

  芡實粉6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稀粥,芡實粉加水調成糊,入粳米粥中,攪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适量白糖調味。

  3、益脾粥

  熟棗仁250克,雞内金10克,幹姜粉60克,生白術120克,先将白術、雞内金文火焙幹,碾成細末,共入幹姜粉和棗肉搗為泥,制作成約20克的小餅,放烤爐烘幹,每次一個,可空腹時當點心食用(應細嚼慢咽)。

  4、茯苓栗面粥

  茯苓30克,栗子1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茯苓及栗子碾碎成細面狀,與糯米、小米同煮成粥,每日2~3次。

  5、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适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6、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鹽調味食用。

  7、荔枝粥

  去核幹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适量食用。

  8、荔枝淮山蓮子粥

  幹荔枝肉50克,淮山藥、蓮子各10克(搗碎),煮軟,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9、薏苡仁粥

  薏苡仁4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加水适量煮粥,每日分2次服用。薏苡仁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可健脾利濕,适用于慢性腹瀉。

  10、黨參茯苓生姜粥

  黨參、茯苓各6克,生姜5片,加水煎汁,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中老年人因脾胃虛寒所緻腹瀉。

  脾虛怎麼辦

  一、食物調理

  脾胃虛寒者應多吃溫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棗、黑豆、老姜、狗肉、豬肚等。而且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豬肚湯。早晚喝點姜糖水,也有助禦寒胃。也可以服用 胃用中藥蜜漿 進行調理治療,效果明顯,食用胃很快舒服了,綠色安全無副作用,可治愈脾虛胃寒。平時不要吃寒冷性涼的食品,多運動。

  二、茶療調理

  脾虛胃寒的調養還可選用鮮姜紅茶,鮮姜紅茶不僅有治療胃寒的效果,對患者體質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鮮姜紅茶主要由鮮姜、白糖,與紅茶一起沖飲,可治療受涼引起的寒症。鮮姜發暖,紅茶也是發暖之物,長期服用可以驅散體内寒氣,從而使胃寒症狀緩解。此外,胡椒砸碎加以紅糖水沖服,治胃寒且有一定的療養溫胃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療對脾虛胃寒也有很好的療養作用。

  三、酵素調理

  脾虛胃寒一般以脾陽虛為主,因此要治療脾虛胃寒還要從調理脾、胃開始,食物調理和茶療不僅可以治療胃寒,對患者體質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長生酵素含有蛋白酵素,可以補脾養胃,促進細胞循環,對驅散體内寒氣,增加體内氣血,從而緩解緩解脾虛胃寒症狀,俗話說“冬病夏治”,因此夏季是治療脾虛胃寒的好時機,在酵素調理的基礎上,要多運動,注意食物的進補。

  四、飲食注意

  合理的膳食,定時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謹防過酸、過甜、過鹹、過苦、過辛,過熱、過涼的食物。

  中醫認為“脾在志為思”,有“思慮傷脾”之說,思慮過多,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出現食欲不振、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症狀。大家想必都曾有過思慮多了、食欲減退的現象。 脾的保養保健重點在于避免思慮過多,要勞逸結合。

  工作時就認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要順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強求。避免“飲食所傷”,一是飲食沒有節制,包括饑飽失常和飲食規律失常;二是飲食偏嗜,包括偏食、過寒或過熱、過于肥膩或味大、嗜酒;三是飲食不潔方法是不要暴飲暴食、過饑過飽,吃飯要定時,飲食清淡,不吸煙酗酒,要講衛生。

  五、專家觀點

  胃寒脾虛者,在調養中可選用中性溫性的紅茶作為日常飲品,紅茶不僅有治療胃寒的效果,對患者體質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中醫認為:“時屆寒冬,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于抑制狀态。養生之道,貴乎禦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總結:文中給大家介紹的食療調理脾虛的方法,親們都記住啦,會做飯的親們,可以自己動手試試,給家人調理調理身體。不會做飯的也沒關系,都是一些簡單的粥,相信你們可以的。一起行動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