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紅曲如何炮制

紅曲如何炮制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01 04:48:58

紅曲最早發現于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生産、應用曆史,是中國及周邊國家特有的大米發酵傳統産品。紅曲,古代稱之為丹曲,既是中藥又是,是用紅曲黴屬真菌接種于大米上經發酵制備而成。

紅曲如何炮制(淺析紅曲養生文化)1

漢末王粲詩賦《七釋》被認為是中國最早記載紅曲的文學作品。這說明當時已有紅曲并用于做紅飯或腐乳。

在唐代,中國掌握了将紅曲菌接種在粳米上制造紅曲的技術,開創了用微生物發酵法制造食用色素的先河。

北宋陶谷所作的《清異錄》中載有“紅曲煮肉”之說。宋代美食家、文學家蘇東坡曾做詩“剩與故人尋土物,臘糟紅曲寄駝蹄”,表明了當時南方特别是閩南地區已經将紅曲作為特産,而另一首詩中“去年舉君苜蓿盤,夜傾閩酒赤如丹”則記載的是閩南地區以紅曲釀制的紅曲酒。

到了元代,紅曲和紅曲酒已經成為流行商品,并且能夠在食物文獻中找到記載。在《農桑衣食撮要》《居家必用》《日用本草》《本草衍義補遺》中皆提到了紅曲的制作和紅曲“活血消食、健脾暖胃、治赤白痢、下水谷”的藥用價值,證明了紅曲在保健、醫學等方面的作用。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評價說:“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奇藥也”,在《本草綱目》中,紅曲或紅酵母被列為藥劑。在許多古代中藥典集中有記載該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作用。明代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中明确記載了紅曲在中醫學和防腐、着色方面的應用。近代中醫藥理論把紅曲的藥用功能主要概括為“除濕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治赤白痢,下水谷”等方面。

明、清兩代的本草學者著作汗牛充棟,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汪昂的《本草備要》、吳儀洛的《本草從新》、缪希雍的《本草經疏》、張璐的《本經逢源》等,其中都有關于紅曲的記載。紅曲味甘性溫,李時珍稱其與神曲相同。汪昂論紅曲,也認為“人營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胃”。

紅曲作為一種食療兼備的中藥,一直備受我國百姓的珍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北京、湖南、山東、内蒙古等地的中藥材标準及炮制規範中,仍記載有紅曲,内容幾乎與古籍文獻中一緻。

近代中醫藥理論把紅曲的功能概括為“活血化淤、健脾消食”。活血化淤的根本是紅曲能有效地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健脾消食是指紅曲在人體消化系統發揮作用,達到促進代謝之功效。

紅曲是中華民族的先輩們留給人類的珍貴遺産,紅曲産品之所以能風靡全球,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文明的結晶。(綜合《第一食品網》部分内容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