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健康養生小常識 養生就得把晚飯減少一半

健康養生小常識 養生就得把晚飯減少一半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1 05:23:35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就能夠看出飲食的重要性。一日三餐是每天必須的,但是怎樣吃能更健康呢,這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晚餐。養生專家說,晚餐吃的不當,會引起很多種疾病的,晚餐吃一半是最健康最養生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晚餐的四分之一是用來維持生命的,剩下來的就是維持醫生的生計。正确的晚餐标準應該是,第二天早晨起床沒有饑餓感,就把晚餐減少一半吃。我們不要認為随便吃晚飯沒有關系的,其實,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就是不良的晚餐習慣。晚餐吃錯了,小心疾病找上門哦。

  晚餐與肥胖

  90 %的胖子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産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及進入睡眠狀态中,使得腸壁蠕動慢,延長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内的時間,增加大腸癌發病率。

  晚餐與糖尿病

  如果我們總是晚餐吃得太飽的話,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這樣就會使得胰島素負擔加重,因此會加速身體的老化,從而引發糖尿病,而且晚餐吃的太飽、太好的話,會使我們變得肥胖,這也會引起糖尿病的。

  晚餐與尿結石

  人的排鈣尖峰期在餐後的4、5小時,若晚餐太晚吃,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滞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緻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期下來就擴大形成結石。

  晚餐與高血脂症

  晚餐若采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髒制造低密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上升,造成高血脂症。

  晚餐與動脈硬化與心髒病

  晚餐的飲食若偏高油脂,高熱量可引起膽固醇增高,并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為誘發動脈硬化和心髒病的一大原因。此外,動脈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内,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飽食及太晚吃晚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其中原因。

  晚餐與高血壓

  如果吃的晚飯偏葷食再加上睡覺的時候我們的血流速度減緩,這樣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引起細小動脈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這樣就會使得血壓升高,也會使全身小動脈的硬化。

  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轉化,造成脂肪肝。

  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若暴飲暴食,加上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髒炎,甚至使人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晚餐與腦部退化

  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覺時胃腸及附近的的肝,膽,胰髒等器官仍在運作中,使腦部不能休息,并且腦部的血液供應也會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部老化。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食的美食家,在年老後有五分之一機率會罹患失智症。

  晚餐與睡眠品質

  晚餐的盛食,飽食,必然造成胃腸,肝,膽,胰髒在睡眠時仍不斷工作且傳訊息給大腦,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态中,造成多夢,失眠等,長期下來還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5個建議健康吃晚餐的方法

  1、晚餐吃少,定量為好,不暴飲暴食。

  2、晚餐時間在6、7點最有益健康。

  3、晚餐要多吃素食,少吃葷食。

  4、晚上少吃高油,高脂肪,高熱量,高鈣,脹氣食物。

  5、發育中的孩子可以适當的多加一餐。

  健康晚餐的四大講究吃法

  中醫認為,不吃晚餐是個很不好的習慣,我們講,食物在胃裡消化的時間大概是四五個小時,如果我們不吃晚飯,中午的食物下午五、六點鐘就消化完了,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大概會在九點以後才睡覺, 有些夜貓屬性的人,更是會到淩晨才睡覺,人在進入睡眠後,腸胃的活動才會降低。那麼從午飯消化完到睡覺之間就有數個小時的間隔,這期間我們的胃還是處于一 個活動狀态的,隻是相對于有食物的時候沒那麼活躍,但是依然會有胃酸分泌,如果不吃晚餐,那麼胃裡的胃酸就會對我們的胃造成一定的損傷,長期不吃晚餐的 話,久而久之就會得胃病,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緻胃癌。所以我們講,晚餐是一定要吃的。

  首先,晚餐不宜過晚

  我們講晚餐的時間最好在每天的下午六點左右,如果這個時間不方便,也不要超過晚上八點,晚上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而且晚餐後四個小時内不要睡覺,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如果經常很晚吃晚飯,就很容易患上尿道結石。

  很多人因工作關系很晚才吃晚餐,吃完後不久就上床睡覺,這個習慣是很不好的。因為我們在睡眠狀态下,血流比白天的時候要慢很多,排洩系統也比較 遲鈍,小便很少,而食物中的鈣鹽除被人體吸收之外,餘下的是要經過尿道排出的。據測定,人體排尿高峰時間與胃消化的時間一緻,都在飯後4~5小時,如果晚 餐吃得很晚,比如晚上八、九點才吃晚飯,那你的排尿高峰就會延遲到深夜十二點鐘以後,我們通常是這個時候已經睡得很熟,高濃度的鈣鹽就隻能和尿液一起在尿 道中滞留,并且與尿酸結合生成尿酸鈣,與草酸結合生成草酸鈣,當尿酸鈣和草酸鈣的量越來越高的時候,就會析出結晶并沉澱、積聚,這就是結石的形成過程。因 此,日常中,要避免尿道結石,除了多飲水外,還應該注意自己的晚餐時間,按時按量地吃晚餐,而且要準時睡覺,注意不要太早睡覺或者熬夜,排尿後再睡覺是最好的。

  其次,晚餐不宜過飽

  俗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中醫也有言,“胃不和,卧不安”,就是說如果胃裡不舒服,那麼睡覺就不安穩。如果我們晚餐吃得太飽,必然會加重胃腸負擔,其緊張工作的信息不斷傳向大腦,導緻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每天反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就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的負擔加重,進而衰竭,容易誘發糖尿病。

  另外,晚餐過飽,必然會有一些蛋白質不能被腸胃消化,而蛋白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産生有毒物質,加之睡眠時腸壁蠕動的速度比白天時要慢一些,這樣就相對延長了這些有毒物質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時間,就有可能促進腸道癌變的發生。故而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食。

  再次,晚餐不宜常吃葷

  午餐作為正餐的習慣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國現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 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如果晚餐經常這樣吃葷,攝入的營養能量過多,就很容易引起膽固醇增高,而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動脈 硬化和冠心病等病症。而且,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起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含量要高3~4倍,這樣就很容易導緻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如果是高血脂或高血 壓患者,晚餐就盡量避免經常吃葷,因為這樣等于是火上澆油,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最後,晚餐不宜常吃甜

  國外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研究,就是在攝取白糖的量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攝取的時間不同,就會産生不同的結果。科學家将試驗用的小白鼠分成兩 組,一組早上喂的飼料中添加了白糖,晚上喂普通的飼料;另一組則正好相反,早上喂普通飼料,晚上喂含白糖的飼料。而前一組動物由于早上喂含白糖的飼料,因 此,進食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做運動;而後一組是在晚餐時食用含白糖的飼料,而且第二組一吃完就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活動了。它們雖然每天都吃的總的白糖量 是相同的,但是一段試驗的過程過後,晚餐喂含白糖飼料的那一組動物,血液中中性脂肪含量比另一組高得多。

  科學證明,肝髒、脂肪組織與肌肉等代謝白糖的能力,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是不一樣的。生物學上,物質代謝的活性,應該是随着陽光強弱的變化而受 到影響的;而身體方面則是受到安靜狀态或活動狀态的很大影響。白糖經過腸胃功能的吸收消化之後,會分解為果糖與葡萄糖,這兩種糖分再經過消化和吸收就轉變 成能量與脂肪,能量部分會再被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

  運動可以讓體内的胰島素分泌得到抑制,對體内的糖分轉化成脂肪也有抑制作用,使白糖變成能量的來源,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因此,如果在吃了大量 糖分後立即做些簡單的活動,就可以抑制血液中中性脂肪濃度的升高。而如果在攝取糖分後立刻讓身體安靜地歇息,結果則相反,久而久之就會使人發胖,所以晚餐 與晚餐後最好避免吃甜食。

  健康晚餐吃什麼好

  聽起來晚餐講究這麼多,都不知道要怎麼吃了,其實要想晚餐真正吃得好、吃得健康也并不是什麼難事。

  首先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含維生素、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比較多的食材,晚餐時最好吃多于兩種的蔬菜,比如涼拌綠色菜,就既可以增加營養,又能提供豐 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也可以少量吃一些魚類。而保持體重者或減肥人士,晚餐就可以選擇一些粗糧粥,比如玉米或者小米燕麥等,這些粗糧富含維生素B2,能夠 促進消化,幫助減肥。

  現在很多人晚上應酬不斷,很多都會持續到很晚,這個時候的身體會非常疲勞,而且大多數人應酬時注意力不在飯菜上,所以在應酬結束後就容易饑餓,這樣的話回家之後可以喝一杯牛奶,最好是低脂的,或者喝一小碗粥,最好是粗糧粥,如果不是特别餓,就不要吃主食了。

  所以我們說晚飯一定要吃,吃少、吃清淡、不加餐,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吃出好身體。

  結語:看完本文,相信大家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會說晚餐是鬼食了吧,晚餐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健康有着很大的關系,所以你最少減少一半的吃,而且内容也不要太高脂肪、蛋白哦。大家可以看下小編給大家講的健康晚餐的标準是什麼,以後我們為了健康也要這樣吃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