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春節的由來 春節養生必備健康守則

春節的由來 春節養生必備健康守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19 14:42:57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假期已經正式開始,很多在異鄉的人們也陸陸續續回到家中,年味也變得越來越濃。那麼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和習俗嗎?春節有哪些養生知識呢?春節年夜飯吃什麼更健康?假期去哪裡旅遊比較好?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目錄

  1、春節的由來 2、春節的習俗

  3、春節養生知識 4、春節養生注意事項

  5、春節年夜飯菜譜 6、春節飲食健康守則

  7、春節去哪裡旅遊比較好 8、春節自駕遊注意事項

  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少數民族都會根據民族習俗舉行一些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是祭奠祖先、祭祀祖神、迎禧接福、除舊布新、祈求豐年,它們的形式多種多樣,附帶着濃濃的民族特色。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于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時間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節的時間(農曆正月初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遊動。

  “最早的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根據曆法計算,如果農曆不進行人為調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将迎來“史上最晚春節”,此前春節最遲出現在公曆2月20日,為1920年和1985年。

  閏春節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曆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隻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閏春節的具體過法是如果一年中出現閏正月,從原則上來講是過第一個正月的,到了閏正月的時候是不用過節的。當然,也有少部分的地方他們是過完了第一個閏正月以後還會繼續過第二個閏正月,因為大家把閏正月也叫做正月,所以就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了。

  春節起源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于臘祭,春節源于巫術儀式說,春節源于鬼節說等,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時間變革

  中國曆代的春節的日期并不一緻: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闳、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将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即農曆),落下闳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名稱變革

  在不同時代,春節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将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将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春節的習俗

  傳統民俗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然定在農曆正月初一嗎,但是春節的活動卻不是就正月初一這一天。一般是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就開始“忙年”了,例如:打掃衛生、洗頭沐浴、準備過年器具等等,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辭舊迎新”。春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稱谷子成熟為一“年”,五谷豐收為“大有年”

  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諸如竈神、門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借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并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春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

  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于高潮。各家焚香緻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緻祝賀。春節更是民衆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跷、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

  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闾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别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拜年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中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于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是有史為證的。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着《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于門闆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内容,貼于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與“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緻,将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将“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将“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辦年貨

  中國的家庭過年前要購買大量的“年貨”,春聯,福字,新衣服,過年期間的食品(過年市場多不開門)。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與過去相比,中國人辦年貨的方式變得更加現代,不拘泥于傳統。山西地方有個特别的年貨:刷子和筷子每年必買,諧音‘快發’之意。

  貼年畫

  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 随着木闆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内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産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産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将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挂曆,至今風靡全國。

  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産,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

  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随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湖南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的花炮之鄉,生産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民族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壯族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

  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

  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炖豬腳和炖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一、二年重,小的僅二、三兩。

  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

  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藏族

  據藏族學者說,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快樂的新年來了。"現在,雅魯藏布江中遊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

  人們穿古代服裝,騎着馬,沿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騎馬射箭,圍着篝火跳舞狂歡,既娛樂自己,又娛樂本地的保護神。相傳,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過年的遺留。還有在藏曆十月初一過年的,"麥收為歲首"。

  拉薩東面四百公裡、雪山和原始森林環繞的工布(林芝)地區,到現在還是藏曆十月初一過年,稱為"工布洛薩"。

  藏史記載,工布地區曆史非常久遠,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這裡非常盛行。藏曆十月過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時代。

  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曆正月過年了。但農民們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過年,稱"索朗洛薩"(農民新年)。

  因為到藏曆正月,春氣萌動,備耕繁忙,農民已沒有心思過年了。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這些當然出自藏胞愛美的天性。

  但也有說法,神王辛者曲傑,要從銅鏡裡觀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興,再給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爛爛,他心煩,降下災害和瘟疫。因此,過年穿新衣,有取悅于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走出喧嘩熱鬧的街市,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曆正月初五,拉薩郊區的農人要舉行隆重的開犁禮。

  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額頭貼着酥油圖案,犄角上插着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紛的綢帶,用"花枝招展"來形容,是毫不過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曆來崇尚白色,所以将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開始。

  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着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淩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

  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勞。

  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準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夜守歲至天明。雄雞報曉,姑娘們争先恐後到河邊擔水,誰先擔回第一擔水,就說明她最勤勞、最幸福。

  朝鮮族

  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樂曲将人們帶入新的一年。

  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闆、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随後,大家圍着點燃的"望月架",伴着長鼓、筒箫、唢呐樂曲翩翩起舞。

  達斡爾族

  達斡爾語稱春節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灑掃庭院,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後,輕煙缭繞,到處籠罩着節日的氣氛。

  老人們将大塊的肉、馍、餃子等食物抛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豐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人們在房屋西側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緬懷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餃子,餃子裡包有白線,意寓長命百歲。春節期間有曲棍球比賽、化裝舞會、聽書唱歌等遊戲。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裡身着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并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

  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

  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

  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秃"了。

  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畲族

  畲族過春節要舂糍粑,取其諧音,祝願在新的一年裡有好糍(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

  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

  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挂三籠帳子,帳内挂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呐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

  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别要向寨子裡的長者拜年。拜年時,雙方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團結和睦。

  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

  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養生知識

  保健篇

  慢性疾病人過年需要注意啥?

  心髒不好要避免勞累 血壓高要控制好情緒

  據我省衛生部門統計資料顯示,每年春節前後,老年人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其中,以心腦血管病和肝、膽、胃等慢性疾病的複發或加重為多。

  心髒不好 一定要避免勞累

  “心髒不好的人,一定要避免勞累,否則會加重心髒負擔,誘發心髒病,同時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一切淡然處之。”

  飲食方面要清淡,不能暴飲暴食,适量飲酒。還要注意避寒,冠心病患者應避免在寒風中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血壓高 一定要控制好情緒

  阖家團聚,親朋好友之間無話不談,情緒激動難以避免。但情緒波動太大,是導緻高血壓、冠心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

  “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注意避免談及易激動的話題。同時需要注意在過年期間需要尤其注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可以适當的利用硒維康片制劑,補充麥芽硒,硒修複心機細胞,清除血管内部自由基,對于避免血管硬化有良好的意義!

  糖尿病 一定要每天監測血糖

  過年期間,糖尿病患者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避免熬夜,注意勞逸結合、适度活動、控制好飲食。

  “糖尿病患者應禁煙少酒,不随意吃零食,更應避免吃含糖高的水果。應按時、按量服藥,每天監測血糖,及時調整飲食及藥量。”也可适當補硒,血硒的提升,能較好的刺激患者胰腺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進而輔助患者穩定血糖!

  胃腸不好 不可多食、多餐

  春節期間,對于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來說,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飲食宜軟,不宜食煎炸、半熟食品及堅硬食物。

  肝膽疾病 切忌飲酒

  對于肝病患者來說,春節宴席應忌酒,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損害肝細胞,甚至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緻病情進一步惡化。

  膽囊炎患者飲食更要保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會引發膽源性急性胰腺炎。

  健康篇

  帶寶寶走親訪友、旅行、拜年如何防病?

  帶孩子走親訪友 要準備一個小藥箱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走親訪友、拜年,但此時,外出或旅行對寶寶來說,接觸病原菌的機會也大大增加,容易患病,因此,要做好防護工作,防止疾病發生。

  預防腹瀉 讓寶寶規律、衛生飲食

  “如果寶寶在旅途中飲食不規律,或不注意清潔衛生,很容易招緻胃腸道感染,造成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功能紊亂。”

  旅途中預防腹瀉最關鍵的措施就是保證飲用水和飲食的清潔衛生。“寶寶必須飲用煮沸的水,飲食以清潔衛生為原則,即使在饑腸辘辘時也不要随便在路邊攤購買食品,必須到有衛生保證的餐館就餐。”

  旅行途中,常會見到一些陌生的食品,雖然這些新奇的食物很誘人,最好不要讓孩子輕易嘗試,以免發生食物過敏。

  “如果帶小嬰兒出門,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在喂奶前注意洗淨雙手。喂奶粉的寶寶,沖泡奶粉時一定要用煮沸的水,必要時帶上保溫瓶。”

  預防呼吸道感染 避免接觸傳染

  冬春季節是各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的季節,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由其他各種病原菌感染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和肺炎等。同時,冬春季節氣溫仍較低,在不同的地區間旅行,冷熱交替,很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冷熱,根據氣溫及時調整衣着。”“對小孩子來說,最好能穿一些穿脫方便的衣服,如毛衣開衫外面加上外套,熱了就脫去外套,解開毛衣,冷了趕緊套上;衣服質地以全棉、羊毛等自然輕巧的織物為佳。”

  “人多的地方也是各種病原菌最多的地方,必須到人群中去時可以戴上口罩,及時洗淨雙手。選用公共交通工具時,盡量不要讓孩子坐在正在咳嗽的人旁邊,以免被感染。”

  春節養生注意事項

  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會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緻病情進一步惡化。

  膽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複,又能避免将病傳染給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緻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态,導緻體内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髒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内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着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闆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态,從而使病症加劇。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複發。

  提醒大家在歡度春節的時候不要忘了防病保健,要做到科學的飲食,正常的起居,不要因為一時的放縱享受而傷害了身體的健康。

  春節年夜飯菜譜

  一、年夜飯菜譜:紅燒肉

  原料:帶皮五花肉1塊,老抽2湯匙,料酒2湯匙,白糖2湯匙,大蔥2段,生姜2片,八角2粒,陳皮1塊,桂皮1塊,香葉2片,清水少許,鹽少許。

  做法

  1、把肉洗淨後放入鍋中,倒入清水沒過豬肉後開大火煮15分鐘出血沫後撈出放涼,把放涼後的豬肉切成小塊。

  2、炒鍋内倒入适量油燒熱,放入豬肉翻炒5分鐘,把油炒出來後盛出。

  3、把鍋洗幹淨後放入2湯匙清水,水開後倒入白糖,當白糖變成氣泡時放入炒過的豬肉翻炒兩下,然後倒入老抽、料酒一起翻炒2分鐘。

  4、把肉倒入砂鍋(也可使用炒肉的鐵鍋),放入大蔥、生姜、八角、陳皮、桂皮和香葉再倒小半杯清水使肉都浸在湯汁裡,調入少許鹽,蓋上鍋蓋小火焖1個小時即可。

  二、年夜飯菜譜:米椒拌牛肚

  原料:牛肚250g、小米椒5、6個、小蔥、生姜、蒜、辣椒油、加加生抽、醋、味精、白糖、花生碎(就是炒過的花生米去皮壓碎)。

  做法

  1、牛肚入開水鍋内汆一下,撈起略涼後斜切成薄片。

  2、小米椒剁碎;小蔥切蔥花;姜蒜切米粒狀。

  3、切好的牛肚裝盤,将調料調好味道後澆上去,最上面撒蔥花和花生碎,盤子的一側放小米椒,吃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嗜辣程度選擇拌多少份量。

  三、年夜飯菜譜:蒜香豉汁排骨

  原料: 肋排300克,大蒜籽3瓣,豆豉一小把,紅辣椒1小根,油300克,芫荽或香蔥幾根。調味料:白酒,鹽,生抽均适量

  做法

  1、将肋排斬成3-4CM長段,洗淨瀝幹水備用;

  2、将蒜籽擦成蒜蓉;

  3、排骨内加鹽,白酒,蒜蓉,拌勻後腌3-4小時(入冰箱);

  4、鍋内倒入油熱至6成;

  5、腌好的排骨(擦幹水份)放入油内中火煎炸;

  6、排骨炸到兩面肉縮緊後即可撈出;

  7、将炸好的排骨倒上切碎的豆豉和切成細段的紅椒,再淋上少量生抽;

  8、在高壓鍋内蒸15-20分鐘(若用普通蒸鍋,需蒸40-60分鐘),出鍋後撒上芫荽或蔥花即可。

  四、年夜飯菜譜:闆栗燒雞塊

  原料:栗子(鮮) 110克,雞腿 500克,大蔥10克,姜5克,澱粉(玉米) 4克,蚝油10克,白酒5克,白砂糖3克 ,胡椒粉3克。

  做法

  1、闆栗先泡水1小時,用牙簽挑除縫内粗膜,洗淨後裝在大碗内,用水沒過栗子,放入電鍋,外鍋加水2杯,蒸至開關跳起時取出。

  2、雞腿切小塊,放入冷水中煮開,水倒掉,雞腿撈出沖淨泡沫。

  3、澱粉放碗内加水調成濕澱粉。

  4、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後,放入雞塊及調料蚝油3大匙、酒1大匙、糖1大匙、胡椒粉少許、清水3杯燒開,再放入栗子,改用小火燒20分鐘。

  5、待湯汁煮至稍幹時,揀出蔥、姜,淋水澱粉勾芡後,盛出即可。

  五、年夜飯菜譜:香菇蒸鳕魚

  原料:鳕魚200克,香菇1-2朵,小紅辣椒10克,香蔥10克,料酒1小匙,蒸魚豉油1小匙,鹽1克

  做法

  1、把鳕魚洗淨,瀝幹水分;香菇洗淨,去蒂,切成薄片。

  2、取一個小碗,加入一匙蒸魚豉油,再加入一匙料酒,少許的鹽,攪拌均勻,做成味汁。

  3、小辣椒洗淨切碎,香蔥切末。

  4、把鳕魚放入盤中,把切好的香菇片擺在鳕魚上,均勻的澆上調制好的味汁,放入蒸鍋大火蒸6分鐘,然後關火,打開蓋子,撒入紅辣椒碎、香蔥末,再蓋上蓋子焖2分鐘就可以了。整個制作過程如此簡單,不需要加油,不需要動用你的過多廚具,輕輕松松就可以享用到健康美味的小菜。

  六、年夜飯菜譜:蟹粉豆腐

  原料:蟹肉 1/2杯、豆腐 1長塊、蔥 2根、姜 2片、姜末 1/2茶匙

  輔料:(1)料酒 1大匙、胡椒粉 少許(2)料酒 1/2大匙、醬油 1/2大匙、鹽 1/4茶匙、高湯 1/2杯、水澱粉 1/2大匙

  做法

  1. 蔥1根切小段,另1根切末。

  2. 用2大匙油爆香蔥段、姜片、焦黃時撈除,再以餘油炒蟹肉,并放入姜末和調味料(1)炒勻,盛出備用。

  3. 豆腐切長厚片,用3大匙油兩面煎黃,再放入蟹肉和調味料(2)燒入味,然後以水澱粉勾芡至湯汁黏稠時盛出,并在上面撒上蔥花即可。

  七、年夜飯菜譜:素炒三丁

  原料:土豆100克,胡蘿蔔100克,黃瓜100克,生抽,鹽,油

  做法

  1、黃瓜,土豆,胡蘿蔔切成小方丁備用。一半的胡蘿蔔丁用水焯一下。

  2、炒鍋内底油,放入另一半胡蘿蔔和土豆丁點少許生抽,翻炒三分鐘。

  3、下入煮好的胡蘿蔔丁和黃瓜丁下入,加少許鹽翻炒半分鐘左右出鍋。

  八、年夜飯菜譜:螞蟻上樹

  原料:紅薯粉絲1把,肉末100克,郫縣豆瓣1湯匙,生姜3片,蒜末1湯匙,蔥花1湯匙,高湯4湯匙(約50毫升) ,花椒1小把,幹辣椒3條(切段) ,老抽1湯匙,味精少許,花椒粉1茶匙。

  做法

  1、先用熱水把粉絲泡軟(約15分鐘),然後用剪刀剪幾刀使其短一點,瀝幹水分備用。

  2、炒鍋内倒入适量食油燒熱,油熱後放入花椒、辣椒、蒜末、姜片爆出香味,然後放入肉末炒散至變色。

  3、肉末變色後将其推至一邊、使鍋稍微傾斜,在有油的一邊放入豆瓣炒幾下後再将其混合,然後倒入高湯(骨頭高湯或清雞湯皆可)。

  4、倒入高湯後,放入事先泡軟的粉絲一起翻炒至湯汁收幹,最後調入老抽撒入花椒粉、味精和蔥花炒勻即可。

  九、年夜飯菜譜:涼拌黑木耳

  原料:蒜泥、鹽、味精、胡椒粉、幹辣椒泡的水(或者辣椒油)、涼拌醋 ;

  做法

  1、先把黑木耳放溫水裡泡發開,然後用流水一片片地清洗幹淨,也可以用鹽或面粉來清洗。

  2、把青紅椒和胡蘿蔔都切成絲,把清洗幹淨的黑木耳用手撕成小片。

  3、鍋上架燒開水,把黑木耳焯熟,接着焯青紅椒和胡蘿蔔絲,記得焯好後迅速放涼水内過涼,以保持它的顔色和脆感。

  4、把焯好的黑木耳、青紅椒和胡蘿蔔絲放碗裡,加蒜泥、辣椒水(或者辣椒油)、鹽、味精、胡椒粉、涼拌醋等一起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十、年夜飯菜譜:炝拌金針菇

  原料:鮮金針菇500克,小蔥段少許,紅辣椒絲少許。調料精鹽1/2小匙,味精1/2小匙,白糖少許,白醋少許,蔥油2小匙。

  做法

  1、将金針菇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後切段。

  2、起鍋燒開适量清水,将切好的金針菇放裡焯一下,撈起沖涼。

  3、将金針菇盛入容器中,加小蔥段、紅辣椒絲、精鹽.味精、白糖、白醋、蔥油拌勻入味,裝盤即成。

  十一、年夜飯菜譜:蓮藕排骨湯

  原料:新鮮排骨、蓮藕。輔料:鹽、蔥段、生姜、陳皮、花椒

  做法

  1、排骨洗淨放入冷水中,燒開約五分鐘,焯過,再洗淨備用。

  2、蓮藕兩截去皮,切滾刀塊,過水,去除澱粉,備用。

  3、排骨、藕塊,放入大沙鍋中,再放入蔥段、姜片、陳皮、花椒等,一次放入足夠多的水(中途不要再加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煮開,注意不要沸騰溢出來。

  4、水開後保持中到大火,一直煮30-40分鐘左右,再改中火炖1-1.5小時左右,湯好,加入适量鹽,不需要加雞精,湯已經很鮮美了。

  十二、年夜飯菜譜:四喜丸子

  原料:豬前腿夾心肉25 0克(剁末)、嫩藕1節(或荸荠50克)、雞蛋1個。輔料:油菜心8棵、老姜1塊、蔥3棵。

  調料:醬油3大匙、幹 澱粉1湯匙(另用1湯匙加适量水兌成芡汁)、鹽和味精适量。

  做法

  1、荸荠、姜、蔥 洗淨去皮切末;菜心洗淨,放入開水中燙熟後撈起,備用;

  2、豬肉剁碎放入碗中,打入雞蛋液,加蔥、荸荠、姜末及适量的鹽和醬油,順時針攪拌至有黏性,用手捏成肉丸子;

  3、丸子放入熱油鍋中,大火 炸至外表呈金黃色,撈出,瀝幹油份,備用;

  4、将鍋中的油盛出後,放入丸子,加入高湯或水、醬油、姜、蔥,燒沸後改微火燒1小時以上,熟透後把丸子撈出裝盤待用;

  5、鍋中勾芡後淋入盤中 撒上蔥末,即可端出。

  十三、年夜飯菜譜:西芹百合炒腰果

  原料:中西山百合50克、西芹100克、胡蘿蔔50克、腰果50克

  調味料:鹽1/4小匙、砂糖1/2小匙(糖不可少)

  做法

  1、将中西山百合切去頭尾分開數瓣,西芹切丁,胡蘿蔔切小薄片。

  2、鍋内下2大匙油,冷油小火放入腰果炸至酥脆撈起放涼。

  3、将油倒出一半,剩下的油燒熱放入胡蘿蔔及西芹丁,大火翻炒約1分鐘。

  4、放入百合,鹽,砂糖大火翻炒約1分鐘即可盛出,灑上放涼的腰果即可。

  十四、年夜飯菜譜:椒鹽排骨

  原料:肋排500克,雞蛋一個,紅椒青椒各一個,洋蔥1/4個,蔥一段,姜片2片,澱粉适量,【調味料】:椒鹽,糖,醬油,料酒

  做法

  1 、排骨切段,青紅辣椒,洋蔥切末。用蔥姜,鹽,糖,醬油,料酒把排骨腌制一小時。

  2、 雞蛋和澱粉攪成糊狀。排骨裹上蛋糊放入五成熱的油中炸酥,撈起濾幹油。

  3 、把辣椒,洋蔥末加适量的椒鹽略炒,放入排骨翻炒均勻即可。

  十五、年夜飯菜譜:豆腐皮春卷

  原料:主料:油皮500克,冬筍100克,蝦仁100克,荠菜750克,瘦豬肉150克。

  輔料:小麥面粉50克,調料:香油100克,味精3克,鹽5克,姜10克。

  做法

  1 、豆腐皮(油皮)每張切成六小塊共切成30塊;

  2 、冬筍、豬肉都洗淨切成細絲;

  3 、荠菜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略燙後,撈出瀝幹切碎;

  4、面粉放入碗内,加水調成濕漿;

  5、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100克燒熱,放入冬筍絲、肉絲、荠菜、蝦仁、味精、精鹽、姜未一起烹炒3分鐘,起鍋成餡;

  6、豆腐皮置案闆上鋪開,一一包餡成卷,在合口處塗上面漿(共包成30個春卷);

  7、原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耗100克),燒至五成熱,将春卷逐個下鍋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盛盤即成。

  十六、年夜飯菜譜:八寶醬炒年糕

  原料:火腿20g,雞肫20g,冬筍20g,香菇20g,蝦仁20g,青豆20g,豆腐幹20g,胡蘿蔔20g,年糕200g,海鮮醬1茶匙(15g),白砂糖1茶匙(5g),老抽1茶匙(5ml),鹽1茶匙(5g),油30ml

  做法

  1、火腿、雞肫、冬筍、豆腐幹、香菇和胡蘿蔔分别洗淨,切成0.5cm的小丁,年糕切成0.5cm厚的片,備用。

  2、将湯鍋置于飛利浦電磁爐上,倒入清水,按燒水鍵燒開,分别放入火腿丁、雞肫丁、冬筍丁、豆腐幹丁、香菇丁、胡蘿蔔、青豆粒和蝦仁汆燙至熟,盛出泡入冷水中浸涼,撈出瀝淨水分。

  3、另起一炒鍋置于飛利浦電磁爐上,倒入油,按煎炒鍵,将油燒至六成熟,放入年糕片稍煎,待兩面煎至金黃色盛出,待用。

  4、鍋中留底油燒熱,放入汆燙好的八寶料煸炒至香,倒入煎好的年糕片拌炒均勻,調入海鮮醬、老抽、白砂糖和鹽翻炒片刻裝盤即可。

  十七、年夜飯菜譜:姜茸菠菜塔

  原料:菠菜250克,芝麻少許,姜茸适量,鹽适量,生抽适量,生油适量

  做法

  1、菠菜去根部洗淨後切段。

  2、水燒開後加入菠菜、生油和鹽,将菠菜燙熟後撈起瀝幹。

  3、将菠菜中的水分稍稍攥幹後放入大碗中。

  4、鍋内放少量油,燒熱後加入姜茸。

  5.将姜茸及熟油淋在菠菜上,再加入适量生抽拌勻。

  6.稍微壓緊菠菜,然後迅速将碗倒扣在碟上。

  7.拿開碗,在上面放上芝麻和姜茸。

  春節飲食健康守則

  一、勿暴飲暴食

  每餐隻能吃八分飽,不可吃得太撐。在食物方面,五谷主食不可少。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體内有害物質的排洩過程。

  忌暴飲暴食年節總是最熱鬧的時候,你夾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豐盛、味道香美,想要控制飲食很難。

  接連吃上幾頓大餐,難免會讓腸胃超負荷運轉,造成腸胃不适、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等,嚴重者會誘發急性胃腸炎、胃出血。因此,節日飲食切莫餐餐都隻吃大魚大肉,要有堿性食物搭配着吃,以求人體的酸堿平衡。含堿量較高的是海帶,其次是青菜、莴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等。

  二、重質不重量

  新鮮食物雖營養,但每次最好隻煮一餐分量,而且要注意衛生安全。慎防病從口入。因此,剩菜應用保鮮膜包好,放置在冰箱内冷藏。此外,廚房最好準備兩套砧闆和刀具,熟食、生食分開處理,以免交叉污染。

  春節裡,千萬不要忽略了蔬菜與水果,每天必須保證有全天總攝入量的6成是蔬菜與水果,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保證每天腸道的正常蠕動;

  尤其是大魚大肉的攝入過多,蔬菜可以很好的幫助減輕身體負擔。節日裡深受喜愛的糖果、瓜子、花生、飲料等食物熱量不低,邊看電視邊吃這些東西,不知不覺中就增加了令人肥胖的熱量,應當注意節制。

  适當用酸奶、水果等健康食品代替瓜子等零食,可以達到清熱通腸,潤喉去燥的效果。

  三、烹調有玄機

  少油、少糖、少鹽分,永保身體健康。太多脂肪會導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産生。因此,烹調方法用蒸、煮、燙、炖、烤、鹵、涼拌等,減少油脂的吸收。

  此外,雞湯、高湯置于冰箱,可去除湯上凝結的浮油。烹調最好不加味精,以防麸酸鈉超量。同時,防止含糖食物使人體發胖,對血脂肪也有不利影響。太多鈉(在鹽、醬油、味精、腌制品中)則會使水分滞留在體内,引起水腫,血壓上升。

  過年期間,煎炸食品的“出鏡率”非常高,菜肴烹調時放的油也比平日多。

  北方人喜歡将煎炸面食作為節日零食,南方也常做炸年糕、炸魚、炸丸子之類的食品;此外,肉類煲成的湯裡也總是浮着一層油。如此一來,飲食中脂肪、熱量極易超标,會造成高膽固醇,誘發心血管疾病。油炸食品和腌制品如果每天大量地吃,連續每天吃,對身體是沒有益處的,應該葷素搭配,注意清淡飲食。

  四、零食應節制

  拒絕零食陷阱。麻佬、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熱量不低,别邊看電視邊吃這些東西,不知不覺中吃了令人肥胖的熱量。

  五、多喝茶及白開水

  多喝白開水或茶。每日飲水(含湯)至少6碗(杯),每碗(杯)以250cc計算。喝飲料不要加糖,充足的水分可以促進和改善便秘高血壓的人特别重要。當然,水分也可促進體内廢物排洩,對腎髒和泌尿道結石的預防和治療有幫助。

  春節去哪裡旅遊比較好

  1、廈門鼓浪嶼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四季如春,可以說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帶着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來廈門,在鼓浪嶼上度過一個悠閑下午,呼吸下清新的空氣,身心都可以得到放松。

  2、青島

  青島素有“東方瑞士”之美譽。凡是來青島旅遊觀光的中外人士,無不為青島的浪漫海濱所感染和陶醉。帶上爹媽到這裡,遊泳趕海,曬日光浴,或者去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看看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一些展品,都不失為一種休閑度假方式。

  3、成都青城山

  青城山屬于都江堰景區,2007年被評為“中國老年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青城山空氣鮮潤,非常适合老年人前往遊玩。這裡有老年精修養生節,在自然氣息中頤養身心,體驗深厚的道教和養生文化。

  4、桂林大圩古鎮

  桂林清秀的山水,最适合長者回歸大自然和放松身心;結伴遊覽已有千年曆史的大圩古鎮,欣賞清代徽派建築風格的青磚、青瓦樓房,在青石闆路大街上漫步,懷舊風十足,很适合知性長者;桂林的農家美食和清新空氣,對久居都市的長者都有着巨大吸引力。

  5、湖南鳳凰

  老年人的腿腳不如年輕人利索,休閑度假的方式是最适宜的,而鳳凰古城主要是玩水、遊故居、園林居多,避免了攀登之勞。一來可以去看看古舊錯落的吊腳樓,老城牆腳下的旋轉水車,清清淙淙的沱江水,二來可以拿着五彩缤紛的許願燈,去沱江去放許願燈,代替家人給全家祈福平安。

  6、雲南

  雲南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昆明、大理、麗江、香格裡拉都是不錯的去處。在麗江品納西風情,或去看元陽梯田的壯麗等,賞盡世外桃源美景。在這裡和父輩們一起享受慢時光,或者去大昭寺曬曬太陽,都會是非常難忘的旅遊經曆。

  7、北京

  北京不僅是兒時小學課本上的“天安門”,更是父輩們精神上最牽挂和向往的地方。北京,給那個時代的人心裡烙下了最特殊的印記。去北京天安門看望毛主席,去故宮領略浩蕩的皇家氣派,如果爸媽腿腳好的,還可以帶着他們一起爬爬長城,有生之年做回好漢。

  8、西安

  如果爸媽屬于對曆史文化十分感興趣的知性派,可以帶他們遊覽西安。西安,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曆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有着“天然曆史博物館”的美譽;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古城牆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

  9、海南三亞

  海南三亞是我國唯一的一個地處濃厚熱帶海洋性氣候城市,據統計,三亞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1000個負氧離子,可謂天然氧吧,空氣質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許多患有老年性疾病的老人到這裡散心旅遊,病情都得到緩解。

  10、廣西北海

  北海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23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特别是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出内地50-100倍,絕對是是老人康複、療養的最佳選擇。

  帶爸媽出行注意事項

  1、出遊前詳細考察線路行程,避免過度折騰。

  2、老年人出遊前應檢查身體,病患者應帶齊藥物,并事先告知領隊和團友,以防不測。

  3、4-6月以及10-12月期間是老年人出遊的黃金時間,這時候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天氣不會太炎熱,也不會太寒冷。

  4、節奏舒緩,避免過度疲勞。

  5、做好腳的保健,穿柔軟合腳的鞋,每晚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

  春節自駕遊注意事項

  自駕遊之裝備篇

  文本類: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養路費及購置稅證件、車輛使用稅證件、路線地圖、信用卡、保險費單、筆記本及筆等。尤其是去不太熟悉的地方,事先準備一張地圖是非常有效的。目前GpS導航儀也日漸成為必備裝備之一。

  日用品類:适時衣物、太陽帽、手套、适宜駕駛的軟底鞋、雨具、照明用具、保溫水壺及餐具、照相器材、洗漱用具等。

  照明用具:充電式露營燈、汽化燈等基本照明。

  藥品類:繃帶、創可貼、消毒藥水、消炎藥、防暑藥、防暈車藥、驅蚊蟲藥水等。所帶藥品都應注意使用期限,切勿使用已過期的藥品。

  車輛備件類:“四大法寶”随車攜帶,有備無患。這些法寶是拖車繩、蓄電池連接線、三角停車警告牌、備用輪胎。最需要強調的是水,除了飲用水,還需要用10L以上的塑料桶裝自來水,可以用來洗手也可用來在緊急情況下補充發動機冷卻液,避免“開鍋”。有條件的話可帶上一桶機油跟汽油,以備急用。

  自駕遊之駕駛篇

  1、留意查看汽車儀表盤上水溫和機油壓力數據,超出正常範圍或者汽車行駛中發覺有異常響聲或其它不正常現象必須立即停車檢修,然後才能繼續行駛。

  2、盡量避免夜間行車,如果需要夜間駕車,應減速慢行,多用變換遠近光燈的技巧,在遇到對方燈太亮時,正确的做法是減速或停車。

  3、山道駕駛,往往彎多且急,此時切不可在彎道超車或在看不清前方有無來車的情況下占對向車道過彎,過彎前要減速鳴笛。

  4、疲勞駕駛是造成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感到困倦之時,應該停車小歇片刻,或者換人駕駛,千萬不要勉強趕路。

  5、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停車時,應停靠在應急車道。如果長途駕駛需要休息,可以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或收費站出口處停靠。

  6、野外臨時停車時要注意不要在轉彎處,某一方向視線不好處,坡度大處,有可疑人逗留處,或者其他你感覺不穩當的地方停車。停車休息時,務必鎖好車門車窗,注意個人财産安全。

  自駕遊之應急篇

  1、發動機不能啟動:首先要檢查分電器、火花塞、高壓線等是否因為汽車淋雨等受潮,如果是這樣,可以把受潮機件晾幹,然後再發動;其次,檢查火花塞是否損壞,如果損壞,隻要更換即可;最後,檢查蓄電池電壓是否足夠。

  2、突然爆胎:後胎爆破會使汽車尾部發生搖擺現象,但方向一般不會失控。這時可反複輕踩刹車,慢慢地将車輛停下。前輪爆破則會造成汽車向破胎一側跑偏,此時應雙手用力控制方向盤,并松開油門踏闆,使汽車利用轉動阻力自行停下,千萬不要急于刹車。

  3、制動失靈:首先要根據路況和車速控制好方向,脫開高速擋,同時迅速踩一腳空油,将高速擋換入低速擋。在換低速擋的同時,應結合使用手刹,但要注意手刹不能拉緊不放,否則容易使制動盤“抱死”,很可能損壞傳動機件而喪失制動能力。

  4、水箱開鍋:停車之後不要關閉點火開關,要讓發動機繼續運轉,利用風扇冷卻。待發動機冷卻後,用布蓋住散熱器蓋,緩緩将其打開,這時要注意保持距離,以防熱水噴出燙傷人。如缺少冷卻水,加入的冷卻水應選用蒸餾水、純淨水等水質較軟的水,以防形成水垢影響散熱。

  其他:應急裝置、多功能手表、指南針、通訊裝置、組合刀具、野營裝備等,如有汽車救援卡,最好也要随身帶着。

  自駕遊之檢測篇

  其實,現在很多4S店都有在長假前後,針對客戶推出的一些免費保養跟檢測項目,車主應該在出行前主動象經銷商咨詢相關信息。以下幾項是出行前檢測時特别要注意的。

  1、在着車時檢查發動機燈、氣囊燈、ABS燈、S燈(S鍵關閉時)是否啟亮,如果不啟亮,則要進維修站維修。

  2、檢查制動系統:看看制動距離是否正常。如果是舊車跑長途,應計算一下自己上次更換制動片、離合器片的裡程,以保證不會因為上述兩片的過度磨損而造成車輛故障。

  3、檢查方向系統:檢查是否有方向發抖、發擺、跑偏現象。

  4、對機油液面、防凍液液面、變速箱油液面、轉向助力油液面、刹車油液面進行檢查,通過觀察車輛部件外觀以及車下的地面,看看是否有油或液的洩漏。

  5、對雨刷、輪胎、後視鏡等外部設備進行檢查。特别應注意輪胎氣壓,輪胎氣壓過低易造成高速行駛時的爆胎事故。

  6、凡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發動機的車輛,添加汽油時要千萬注意,最好選擇國有大中型加油站,劣質汽油易對發動機造成損害。

  總結: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春節是中國比較重大的傳統節日,在這樣的節日裡一定要注意養生,飲食一定要有度,千萬不要暴飲暴食,這樣才能健康安心過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