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是一種常見的東西,經常用于農作物上面,但是也導緻了現在很多蔬菜上面都有農藥殘留,而農藥殘留的危害是很大的,農藥的危害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知道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我們常吃的哪種食物上面蘊含了多種“毒素”吧。
農藥廣泛使用以後,農藥殘留的危害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例如,最早使用的有機農藥滴滴涕、六六六,雖然能大量消滅害蟲,但它們的穩定性好,可在環境中長期存在,讓動植物及人體中不斷吸收和積累,産生危害。
上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鳥類的身體如含滴滴涕,會導緻産軟殼蛋而不能孵化,對處于食物鍊頂層的食肉鳥影響尤其明顯,美國國鳥白頭海雕幾乎因此而滅絕。
果然公社了解到,新生兒的早産和初生時體重的增加,也和滴滴涕有某種聯系;此外,滴滴涕還會損害人類的肝髒功能,并有明顯的緻癌性。
雖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國包括我國都停止生産并逐步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但直到現在,滴滴涕、六六六的殘留依舊在世界範圍内廣泛存在。
美國研究人員于2008年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全球大部分國家禁用滴滴涕數十年後,在南極阿德利企鵝體内仍檢測出這種有毒物質,且含量多年不降。
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專家說,企鵝體内滴滴涕含量之所以一直沒有下降,可能是滴滴涕被蒸發後經大氣層傳播到南極,然後冷凝“儲存”到冰川中,不斷被阿德利企鵝所吸收。
幾十年中,雖然農藥一直在不停地更新換代,但農藥的危害并沒有解除。“農藥殘留的危害主要是它會進入我們的食物鍊。”果然公社高級農業顧問聶先生說
果然公社高級農業顧問聶先生告訴記者,長期以來,由于農藥濫用,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變得異常突出。這些年,不時就會出現讓人擔憂的食品安全危機,如毒豇豆、毒黃瓜、毒韭菜、毒生姜等事件。
豆角、茄子、白菜等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過量施用農藥情況也很嚴重,例如,一根豆角要被“喂”11種農藥,一根茄子一次就混打4種農藥,而且常常在剛噴過農藥的第二天就被采摘下來運往市場銷售。
另一方面,在農産品的農藥殘留檢測方面,我國目前還存在着很大的制度漏洞,這導緻很多蔬果是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直接從田間走向了餐桌。
近年來,激素類農藥開始成為新問題。比如,現在有一種叫920的農藥,打了以後,蔬菜長得快和大,賣相好,不僅能增産,還能提前上市,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豇豆、苦瓜、黃瓜等蔬菜種植上。有人做過實驗,将采摘下來的幾根還沒成熟的豇豆浸在調制好的920藥水中,豇豆依舊能夠生産,最長的長了差不多五六厘米,短的也有兩三厘米。
實際上,在我國農藥登記批準标簽中,920規定隻可施用于菠菜和芹菜,因為其他蔬菜施用920,安全性無法保證。但無視這種規定的行為,在菜農和菜販中已是公開的“秘密”。
目前國内外農業生産中,廣泛應用的“植物激素”還有很多,有用于增長的“助長劑”,有用于矮化的“矮壯素”,有用于促進成熟的“催熟劑”,還有用于促使落葉的“脫葉劑”等等。
但是這些“植物激素”對人體有怎麼樣影響,有沒有危害,目前還沒有比較可靠的研究。
對于如此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果然公社在十年前便開發出自有的原生态農業基地,施行全透明的種植、生産流程,堅決抵制農藥、化肥、催熟劑等生物激素的使用,保住了北京地區最後一方“淨土”。
哪些蔬菜農藥殘留比較多
一棵葉菜中農藥殘留的規律:根的農藥最多,其次是莖部,然後是葉和果實。
1、豇豆、韭菜農藥多;黃瓜、西紅柿殺菌劑多
豇豆比較愛長蟲,種植時會用較大量農藥。洋蔥和韭菜一樣,根部容易長韭蛆等害蟲,常會灌較濃的農藥,有些農藥毒性較大,且容易殘留。黃瓜和西紅柿的生長環境濕度大,易生病,一般用藥量都比較大,尤其殺菌劑用得多。不過相對于殺蟲劑,殺菌劑對人體的危害要小一些。
2、大棚蔬果農藥少
大棚裡可以用防毒網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蟲,因此打的農藥比較少。與大棚菜相對的,露地菜看上去好像更天然,但防治病蟲害的難度更大,用的農藥會比大棚菜多。
3、大白菜其實是放心菜
大白菜一般在秋季種,隻在苗期用一些防治蚜蟲、小菜蛾的殺蟲劑,距離上市時間,也就是大家吃到菜的時間比較遠,農藥殘留較少。洋白菜、生菜也是如此。
4、秋冬季吃葉菜最安全
冬季和春秋季的葉菜類很安全,因為蟲子少,幾乎不打農藥。不過夏季吃菜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時候不僅蟲子多,而且溫室大棚菜幾乎都已經收完,菜市場裡賣的,絕大多數都是露地菜,農藥殘留比較多。
5、有香味的菜可多吃
蒿子稈、茼蒿、香菜等本身有一種很濃的香辛味,是天然的驅蟲劑。蟲子少,這些菜自然不用打農藥了。
6、野菜中,隻有蕨菜最天然
野菜沒有任何農藥殘留,不過,隻有蕨菜是真正長在山裡的天然野菜,苋菜、荠菜幾乎都是人工種的。苋菜用農藥較少,荠菜易生蚜蟲,用農藥較多。
7、别迷信有蟲眼的蔬果
蔬菜水果上隻有蟲眼,沒有蟲子,說明蟲子被農藥殺死了。而且有蟲眼的蔬菜施藥時間離收割更近,農藥分解少,殘留高。
8、生長周期短的水果農藥少
比如櫻桃,從發芽到果實成熟隻有2個多月,不可能打太多的農藥。
9、出名産地的水果農藥少
新疆氣候幹旱,果蔬害蟲少,用農藥也比較少。還有陝西和山西的蘋果、梨,也比南方的農藥殘留少。
怎麼減少吃進去的農藥?
盡管大多數蔬果是符合國家标準的,其所含農藥量也不足以對健康構成損傷,但這些物質最終還是要通過肝、腎代謝,攝入越多,肝腎負擔就越重,我們還是要盡量減少農藥的攝入。
1、用自來水将蔬菜浸泡10—60分鐘後再稍加搓洗,可除去15%—60%的農藥殘留。
不過,對于茄子、青椒和水果等表面有蠟質的果蔬,最好先泡後洗。
2、将蔬菜切成小塊浸泡會導緻農藥滲入,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蔬果的完整,用流水沖洗。
也可以用淡鹽水或頭一兩次的淘米水浸泡,前者能讓農藥快速溶解,後者可中和農藥毒性,但不要浸泡太長時間。
3、陽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農藥被分解、破壞。
據測定,蔬菜在陽光下照射5分鐘,有機氯、有機汞農藥的殘留量可減少60%左右。
4、高溫加熱也可以使農藥分解,比如用開水燙或油炒。
實驗證明,一些耐熱的蔬菜,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幹淨後再用開水燙幾分鐘,可以使農藥殘留下降30%,再經高溫烹炒,就可以清除90%的農藥。
5、蔬菜去皮雖然會造成一定的營養損失,但可以減少農藥殘留。
尤其是黃瓜、茄子等農藥用得多的蔬菜和大部分水果,最好去皮吃。
6、吃蘋果的時候,最好少吃果核周圍的部分,因為果核的縫隙會導緻農藥滲入。
關于解毒劑
1、果蔬洗滌劑
并不建議大家太多使用,因為其化學結構中的苯環含毒性很高,在蔬果上殘留導緻的危害性,可能比農藥殘留還嚴重。
2、農藥降解劑
号稱利用生物酶,能将農藥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研究人員對一些農藥降解劑的效果進行過對比檢測,其作用非常不穩定。
3、果蔬解毒劑
号稱能用臭氧水消除蔬果表面的農藥,但它更多的是起到殺菌作用,對有些農藥的化學結構很難破壞。
其實,農藥殘留對于食品安全的影響沒有大家想的嚴重,可以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但完全沒必要恐慌。
蔬菜中常用的農藥
1.有機磷類8種
氧化樂果、樂果、馬拉硫磷、甲基對硫磷、毒死蜱、三唑磷、殺螟硫磷、甲胺磷。有機磷殺蟲劑為我國目前使用最廣的殺蟲劑。
2.氨基甲酸酯類3種
滅多威、克百威、涕滅威。這種農藥能抑制昆蟲體内乙酰膽堿酯酶,阻斷正常神經傳導,使昆蟲中毒死亡。
3.拟除蟲菊酯7種
聯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作用機理是,擾亂昆蟲神經的正常生理,使之由興奮、痙攣到麻痹而死亡。這是一類能防治多種害蟲的廣譜殺蟲劑。
為了充分體現不同清洗方式對各種農藥的去除效果,農産品監測中心實驗室郭工程師,首先用這18種農藥,調配了一份農藥混合液備用。
實驗選取三種蔬菜:黃瓜、青菜和豇豆
實驗人員選取了黃瓜、青菜和豇豆這三種蔬菜。黃瓜很多人喜歡生吃,而青菜和豇豆則比較招蟲。
根據農産品監測中心發布的2010年杭州市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報告,農藥殘留合格率從低到高依次是:豆類<茄果類<白菜類<芋薯類=根菜類<綠葉蔬菜<蔥蒜類<瓜類=食用菌類,青菜、白菜和豇豆是2010年農藥殘留主要超标蔬菜。
實驗人員首先從市場上随機抽取了黃瓜、青菜和豇豆各一份,并作了農藥殘留檢測,這三份實驗樣品的農藥殘留都是合格的。
為了體現實驗效果,實驗人員随後将調配好的農藥混合溶液,均勻噴灑在這三種蔬菜樣品表面,将其在通風條件下自然擱置2小時,以備實驗用。
洗潔精去農藥效果最好,但更推薦環保的淘米水
2小時後,實驗人員将噴灑過農藥的蔬菜均勻分成5份。第一份:不做清洗;第二份: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清洗5分鐘;第三份:用淘米水浸泡15分鐘,然後清水洗淨;第四份:用3%的鹽水溶液浸泡15分鐘,然後清水洗淨;第五份:用普通家用的洗潔精(标注可清洗瓜果)稀釋液浸泡15分鐘,清水洗淨。
甩幹後,實驗人員對清洗後的蔬菜進行了農藥測定。
在統計、比對、分析數據後得出結論:農藥洗滌效果從好到差依次為——洗潔精、淘米水、鹽水、自來水。
1.洗潔精去除農藥的效果最好
洗潔精的主要成分為表面活性劑,可以去除大部分農藥,但是,洗潔精畢竟也是一種化學用品,用洗潔精清洗蔬菜多少也會有一些殘留,對人體也有一定危害,所以并不是最佳方案。
2.淘米水去除農藥,效果稍微遜色于洗潔精
淘米水是弱堿性的,在堿性環境下,有機磷殺蟲劑會迅速分解,再加上淘米水含有豐富的澱粉類物質,能吸附蔬菜表面的細小髒物。不但能除去大部分農藥,而且沒有其他危害物質殘留,綜合來說,郭工更推薦用淘米水清洗。
3.鹽水和自來水,去除農藥的效果都比較一般,差别不大
這是因為,大部分農藥是非水溶性的,而且部分農藥具有内吸性,在很短時間就能滲透到蔬菜細胞裡。所以,去除農藥的效果一般。
結語:蔬菜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一種食物,随着現在社會的發展,為了能夠讓蔬菜産量更高,去除一些病害,各種各樣的農藥也成了一種必備品,但是如果長期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物的蔬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牢記,平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